2019 China-Thailand Joint Visualization Workshop
PacificVis 2019於4月23日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召開。本屆PacificVis的前一天舉辦了第一屆中泰視覺化論壇,在本次論壇中,中國與泰國的視覺化研究者共同交流討論視覺化的前沿技術。
本次中泰視覺化論壇由泰國Chulalongkorn大學舉辦,論壇的主席是來自Chulalongkorn大學的Puripant Ruchikachorn, Pimmanee Rattanawicha教授, 以及中科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的單桂華研究員。視覺化論壇主要包括Keynote以及8個短報告。

馬匡六教授作主題為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的Keynote報告
本次中泰視覺化論壇Keynote的講者是來自UC Davis的馬匡六教授,本次Keynotes的主題是馬匡六教授在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特別聚焦於AI-driven互動協作的視覺化。馬教授主要介紹使用者在協作的多個不同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使用者針對同一資料集的協同式探索,第二個方面是基於視覺化輔助使用者在協同探索過程中的交流討論。馬教授認為AI無法替代使用者,二者各有優勢,AI能夠很好的輔助資料處理,從而組織資訊得到knowledge,而視覺化能夠更好的提供給使用者整體的overview,從而幫助使用者針對協作有更好的態勢感知的能力。通過AI與視覺化相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支援使用者的協同式探索。

Chulalongkorn大學商學院的Uthai Tanlamai教授作報告
來自泰國Chulalongkorn大學商學院的 Uthai Tanlamai 教授介紹了他們與視覺化相關的工作。由於是在商學院中進行的科學技術研究,所有的專案都是以實用化、商業化為目標。從2015到2019共有11個視覺化相關的專案產生。涵蓋了從有效廣告標誌設計運營管理,網頁設計,社交媒體研究,到與增強現實結合的視覺化,圖扭曲程度研究在商業展示中的對比等。Uthai 教授展示了Chulalongkorn 大學一些專案,富有趣味性和實用性。

賓州州立大學張小龍教授作報告
來自賓州州立大學張小龍教授主要介紹了在頻繁模式探索方面的工作DART,傳統的頻繁模式挖掘的工作在資料量巨大的情況下使用者無法進行探索,DART通過可視分析的手段幫助使用者從不同規模的規則資料中探索資料並得到啟示。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程生輝博士作報告
可視分析輔助人們對複雜資料進行探索和利用,比如媒體記錄、環境監測、商業市場、社交網路等資料。 成博士介紹了一個線上資料分析平臺“Dagoo”。這個平臺有很多內建函式用來支援不同型別的分析,並通過清晰的視覺化來促進分析流水線。 另外,學者們可以通過Dagoo的方法池來分享和釋出他們的新方法,並將他們與現有方法做比較。 在這個方法池的幫助下,使用者可以獲得更新方法並通過簡單的點選就能將他們應用到真實的實踐中。

中國科學院田東老師作報告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田東老師圍繞地球大資料給大家講解了一系列的視覺化方法。首先是大氣和海洋資料。STA是一種海平面的相關資料,他們通過視覺化的方法可以探究到海洋入侵相關的問題。

浙江工業大學湯穎博士作報告
電影的數量巨大,而人們對它們的喜好又是各種各樣的。這使得如何針對不同觀眾推薦合適的電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來自浙江工業大學的 湯穎博士介紹了她們的推薦系統。這個系統根據使用者的偏好將使用者聚類成不同的組,並基於使用者聚類應用加權的local model fusion演算法。這個基於網頁的可互動的電影推薦系統能夠根據視覺化使用者畫像提供對推薦結果的解釋,並允許使用者基於他們臨時的選取互動的修改推薦結果。

天津大學張加萬教授作報告
來自天津大學的張家萬教授給出了關於文物保護的視覺化研究的相關工作,在文物保護中。視覺化在文物數字化及重建、災害分析、文物的細微變化中作出貢獻。 數字視覺化藉助高精度的儀器對文物進行掃描,後續也可以通過相關資訊進行重建。視覺化也可以從不同時期的照片中尋找出變化的部分,指導專家哪些部分發生了微小的損壞。以此達到監控文物的損壞。 除此之外,張教授還在文物保護中的新的方向給出可能,比如關於文物的自動系統。

北京大學李國政作報告
來自北京大學的李國政介紹了比較大量層次結構的工作,該工作提出了新穎的樹視覺化形式條形碼樹,通過將層次結構資料線性化的方法,將層次結構資料在一行內顯示,從而壓縮縱向的高度,將大量的層次結構資料在一個螢幕範圍內顯示,同時通過將節點對齊的方法輔助使用者尋找相匹配的節點進行進一步的比較。

朱拉隆功大學的Ruchikachorn博士作報告
來自朱拉隆功大學的Ruchikachorn博士介紹了視覺化和文化相關聯的工作,他列舉了一些相關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是他自己的作品,也有他學生的作品,或是其他相關的視覺化案例。 Ruchikachorn博士做過一些視覺、互動非常有趣的工作。有與選舉相關的,也有幫助人們記錄下自己在世界範圍內足跡的等等。他用地鐵圖的例子來說明文化對視覺化的影響。
本屆中泰視覺化交流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各位與會者都在聽取報告、參與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瞭解了視覺化前沿技術的發展狀況,也分享了許多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可謂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