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掏空的萬家樂還能樂萬家嗎
2019年新年伊始,一支即將更名為“順鈉電氣”的股票,萬家樂(000533.SZ)連續收穫三個漲停,成為滬深股市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在接連經歷了子公司被查封、董事長被捕等事件之後,廣東萬家樂股份有限公司下定決心與曾經帶給自己無數榮耀的名字告別—— 曾經的國民品牌萬家樂,終於將要消失在上市公司的列表之中。
上市公司萬家樂的多事之秋開始於2018年10月22日,當天萬家樂釋出公告,稱主要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攜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翰晟”)涉及P2P平臺草根投資爆雷案,辦公場所被查封,基本存款賬戶被凍結。兩家公司共同的董事長陳環先是失聯,隨後確認被捕。
浙江翰晟是一家從事大宗商品貿易和供應鏈管理服務相結合的企業,主營石油化工、能源化工、農產品、金屬等大宗商品貿易和圍繞大宗商品貿易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於2017年1月歸入上市公司萬家樂體系。近日,《財經》記者從負責查封浙江翰晟的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工作人員處瞭解到,浙江翰晟所有的賬戶資料、辦公電腦都被帶走,恢復經營暫時無望。日前,萬家樂臨時股東大會已經審議通過了清算浙江翰晟的提議,但持有浙江翰晟40%股份的陳環在看守所內拒絕簽署相關檔案,清算過程陷入停滯。
目前,外界所知萬家樂的一切訊息都來自於頻繁釋出的公司公告。《財經》記者曾致電萬家樂董事會祕書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公司這樣的情況,近期不方便接受任何採訪,一切以公告為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萬家樂從2016年出售燃氣具業務,剝離核心資產轉型金融開始,就逐漸走上了隕落之路。 《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圍繞萬家樂有一條隱祕的關係網,網中資本各方環環勾連,最初,資本方看中了萬家樂作為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但借殼上市還沒成功,萬家樂就已經被掏空。
陷入資本漩渦
2016年,萬家樂出售燃氣具業務,轉型走上了金融之路。圖/視覺中國
“脫實向虛”是近幾年實業公司轉型的主要打法,玩新金融投入少、現金流好、利潤高。但是,玩砸的也不在少數。萬家樂就被一家爆雷的網貸平臺推向了深淵。
上市公司萬家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成立於1984年的廣東省順德縣二輕工業總公司,1990年更名為廣東萬家樂集團公司(下稱“萬家樂集團”),名為集體所有制企業,實際是一家由佛山市順德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100%持股的地方國企。1992年,萬家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兩年後在深圳掛牌上市,萬家樂集團為其控股股東。
上世紀90年代,萬家樂成為全國銷量第一的熱水器品牌。但在萬家樂上市時,為了“先進帶後進”,順德政府將一些業績不佳的企業與燃氣具業務捆綁在一起募集資金,拖累了萬家樂的發展。
為了拯救這個明星企業,主管部門引入了新的大股東——同樣是國資背景的廣東新力集團公司,原本的大股東萬家樂集團退居次席。新任大股東為萬家樂注入了變壓器和塑料機械業務,原本虧損的不良資產則被剝離給萬家樂集團。
然而,一系列資產重組、債務重組沒能見效,由於兩大股東的貸款擔保出現問題,萬家樂部分資產被法院凍結、經營場所被查封、“萬家樂”商標也被作價抵賬。地方政府終於決定放手,新股東廣州匯順投資有限公司入主萬家樂。
廣州匯順投資有限公司(即現在的“西藏匯順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匯順”)成立於2001年,工商資訊顯示,其主營業務為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投資管理和投資諮詢。廣州匯順的接手,標誌著萬家樂開始逐步走上“脫實向虛”之路。
2016年底,萬家樂剝離主營業務燃氣具,徹底轉戰供應鏈金融市場。當時,萬家樂給出的官方解釋是,廚衛電器業務競爭激烈,公司主營業務持續下滑,且後續資金投入大,經營風險較高。
但是,兩年之後萬家樂的業績並未好轉。2018年三季度,萬家樂的淨利潤為-0.22億元,同比下降191.36%。禍不單行,三季報釋出前後,傳出萬家樂董事長陳環失蹤的訊息。2018年12月19日晚,萬家樂公告顯示,陳環已經被逮捕。
而陳環被捕居然與一家P2P網貸公司的爆雷有關。
2018年10月19日,草根投資(浙江草根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實際負責人金忠栲到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投案。警情通報稱,因P2P平臺草根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依法對金忠栲及相關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陳環兼任董事長的浙江翰晟也牽涉於此案之中,其辦公地點已經被餘杭分局查封,公司基本存款賬戶被凍結。
萬家樂公告稱,將於2019年1月18日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罷免陳環董事職務一事。
陳環與金忠栲究意有什麼關係?萬家樂是如何一步步被資本裹挾的?
時光回到2016年3月,萬家樂主營業務燃氣具連續三年業績大幅下滑,原第一大股東西藏匯順投資有限公司決定將股份轉讓給廣州蕙富博衍投資合夥企業(下稱“蕙富”),後者成為萬家樂的第一大股東。
蕙富入主後,對萬家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6年11月11日,萬家樂釋出公告,以7.45億元的價格剝離廚電業務。從此,消費者所熟知的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下稱“萬家樂燃氣具”)與上市公司萬家樂再無關係。2017年初,萬家樂又以轉型大宗貿易和供應鏈金融為由頭,以4.5億元收購了浙江翰晟60%的股權。交易達成後,2017年底,1987年出生的年輕高管陳環空降萬家樂,成為新任董事長。
陳環本人非常神祕,在萬家樂上市公司的高管團隊介紹中,關於陳環的資訊也是語焉不詳。但是,陳環此前已經是多家網際網路創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浙江翰晟在沒有被萬家樂收購之前,幾乎是陳環的個人公司。陳環為這家公司的執行董事,佔股90%。萬家樂收購浙江翰晟後,陳環與萬家樂分別佔股40%、60%。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翰晟在更早之前曾經是草根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草根控股”)的子公司,而草根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正是金忠栲。2015年5月12日,浙江翰晟的工商資訊發生了變更,草根控股將浙江翰晟90%的股權轉讓給陳環。也就是說,在此之前草根投資和浙江翰晟都是草根控股的子公司。後金忠栲放手浙江翰晟,讓其實際控制人變成陳環,而浙江翰晟也借萬家樂重組之機,併入上市公司旗下,實現了借殼上市。
然而,萬家樂與草根投資的關係遠不止如此。公開資料顯示,蕙富收購萬家樂時的實際出資人叫孫劍鋮。他曾做過草根(深圳)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草根投資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而且和金忠栲都曾是浙江拓遠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這家律師事務所還曾有一名叫陳環的律師,他在2014年接受採訪時的頭銜是“拓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草根投資法務總監”。但是,此人在2015年以後再也沒有以草根投資法務總監的身份出現過。浙江省司法廳的公告資訊則顯示,陳環已經於2017年二季度登出了律師資格。那個擔任浙江翰晟等多家企業高管的陳環,正是在律師陳環淡出後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
如果此陳環就是彼陳環,那麼他和金忠栲、孫劍鋮的關係就昭然若揭了。他們不僅曾是同事,還是生意上的夥伴。2016年,孫劍鋮、金忠栲、陳環兵分三路,金忠栲做P2P網貸業務,吸收公眾理財資金;孫劍鋮籌集資金拿到上市公司萬家樂控股權,並將原金忠栲的子公司、現由陳環控制的浙江翰晟併入上市公司。
如果草根投資不爆倉,這家P2P網貸公司會不會也被萬家樂收購,真正圓了金忠栲借殼上市之夢?
斷裂的資金鍊
交叉持股、關聯交易、買殼上市,資本用慣用套路裹挾了萬家樂,但是,在股市低迷與互金史上最嚴監管下,這些套路又變得漏洞百出。
萬家樂在2017年初收購浙江翰晟。2017年還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上市元年,這一年,中國共有七家網貸公司赴美或於香港上市,如信而富、眾安線上、趣店、和信貸、樂信等,融資規模基本都超過20億元。
但是,2017年也可以說是互金行業跌落神壇的一年,跑路、圈錢,高利率高風險在互金行業愈演愈烈,導致央行、證監會、銀監會等部門的監管細則密集出臺。尤其是《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及《網路假貸資金存管事務指引》的下發,不僅對網際網路小貸、現金貸、P2P網貸、股權眾籌進行專項整治,還給出了排查重點和整治時間表。
在最強監管面前,很多網貸平臺縮量或爆雷。來自網貸天眼的資料,僅2018年7月這一個月,爆雷的平臺就有253家。隨後,草根投資也傳出了爆雷的訊息。
草根投資成立於2013年,主要業務為P2P網貸。現在的P2P網貸平臺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資產端和資金端點對點的對接,只要是資金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公眾存款,一般都稱之為P2P平臺。一家國內大型P2P網貸公司高管告訴《財經》記者,草根投資就是這樣一個廣義上的P2P平臺,通過釋出金融債權吸收個人投資。草根投資平臺的官方網站顯示,該平臺累計投資總額已超過860億元,註冊使用者超900萬人。
2018年12月27日的最新通報顯示,目前草根投資一案已逮捕涉案嫌疑人25名;累計凍結銀行賬戶524個,資金3.3億元;查扣車輛38輛;累計已凍結9.3億股(首次凍結2.02億股,輪候凍結7.28億股)。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已經查出9億多元的真實債權,現在已經移交給由法院、律師、檢察院和其他機構組成的資產處置組處理。
在金忠栲的草根投資爆雷前,孫劍鋮的日子也不太好過,由於萬家樂股價大跌,孫劍鋮正面臨平倉危機。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3月,蕙富以15.5億元購買萬家樂17.37%的股票,成為控股股東,資金來源為平安基金的一個資管計劃。據《財經》記者瞭解,平安基金只是通道,超過99.9%的資金都來自於孫劍鋮和浦發銀行。
合同規定,孫劍鋮需自籌資金約5.5億元,其他10億元浦發銀行以每年7.3%的利率借給孫劍鋮,這筆資金的使用年限為10年。目前,孫劍鋮自籌的5.5億元資金來自哪裡無處可查,而接近蕙富的資管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2018年萬家樂股價出現大幅波動時,孫劍鋮並沒有補倉。
蕙富收購萬家樂時,萬家樂的股價是12.9元/股,以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為截止時間(12月28日),萬家樂的收盤價格是2.53元/股,重組之後,萬家樂股價已經從高點下跌80%。以蕙富持有1.2億股計算,其市值在兩年時間內減少了12.5億元。也就是說,孫劍鋮當初用資管計劃籌集的15.5億元資金,現在只剩下3億元。不僅浦發銀行的10億元槓桿資金賠光了,他的自有資金也賠了2.5億元。
如果孫劍鋮不及時補倉,浦發銀行很可能選擇平倉,這甚至會影響蕙富在萬家樂的控股股東的地位。當然,這還要看當初收購的合同細節。
作為“親密戰友”,陳環可能在孫劍鋮面臨平倉危機時伸出了援手。2018年4月4日,萬家樂公告,其第一大股東蕙富收到弘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信控股”)以電郵發來的意向函,弘信控股擬協議收購蕙富所持有的萬家樂全部股權,即17.37%股份。但是,陳環是弘信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此項收購隨著陳環的被捕也不了了之。
其實,在萬家樂收購浙江翰晟60%股權後,就開始了漫漫的擔保之路。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到2018年,不到兩年時間內,萬家樂為浙江翰晟累計約6億元貸款進行擔保。而在2018年,有近千萬元的擔保出現了逾期。
2018年12月7日,萬家樂公告,二股東西藏信業達貿易有限公司向公司股東大會提出清算浙江翰晟的提案。提案顯示,目前浙江翰晟生產經營停滯、財務狀況惡化,公司對浙江翰晟的投資及債權款項難以收回,同意對浙江翰晟的投資及債權計提全額減值準備,合計計提金額7.94億元。也就是說,這將對萬家樂2018年的年度利潤帶來-7.94億元的重創。萬家樂2018年三季報顯示,其淨利潤為-4612.41萬元。
脫實向虛不歸路
上市公司萬家樂接連爆出董事長被捕、子公司被查封等一系列負面訊息,“正宗”的萬家樂坐不住了。這家主營燃氣熱水器的公司曾因一句“萬家樂,樂萬家”的廣告詞而聞名全國。
由於部分公眾和自媒體混淆了上市公司萬家樂與萬家樂燃氣具,2018年10月23日,萬家樂燃氣具發表宣告,稱與萬家樂“不存在任何從屬和控股關係”,並表示將妥善解決“萬家樂”字號的歷史遺留問題,避免媒體及公眾的誤讀。
然而,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在來看,兩個“萬家樂”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萬家樂燃氣具曾為上市公司萬家樂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它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此外,公開資訊顯示,萬家樂燃氣具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艾穗江在“分家”後仍擔任上市公司萬家樂監事,萬家樂燃氣具董事張逸誠,同時也擔任上市公司萬家樂的董事。
2016年11月11日,上市公司萬家樂剝離廚電業務後,萬家樂燃氣具與上市公司萬家樂正式分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萬家樂”商標的所有權歸萬家樂燃氣具所有,但兩家公司卻共同以“萬家樂”的名字從事經營活動長達兩年,直至矛盾爆發。
當年,萬家樂出售公司核心資產的決定曾引起深交所的關注。在出具給深交所的回覆公告中,萬家樂解釋稱,出售燃氣具公司的原因,一是業績占上市公司比重呈明顯持續下滑趨勢,且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盈利能力相對較低;二是業務發展面臨困局,未來經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由此,萬家樂決定將廚衛電器業務及資產變現,用於加大對輸配電裝置等業務的投入,以及投資供應鏈管理、商業保理等其他新業務。
剝離日漸虧損的燃氣具業務,轉戰金融市場,對於萬家樂來說究竟是甩包袱,還是丟掉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一位接近萬家樂燃氣具人士認為,當時萬家樂的廚衛業務“其實沒有(當時宣傳的)那麼不堪”,在上市公司體系內為其營收貢獻最大的仍是這一核心業務。
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6年(1月-8月),萬家樂燃氣具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131億元、7633.42萬元、-1838.72萬元。雖然燃氣具業務在剝離母公司之前為虧損狀態,但是毛利率三年內卻始終維持在30%以上。在被出售的2016年,廚衛家電系列產品在萬家樂的業務佔比依然達到了64.84%。
根據中國產業資訊網釋出的《2017年中國熱水器及燃氣熱水器市場格局分析》,國內燃氣熱水器市場集中度低,目前呈現7大品牌角逐的狀態。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萬家樂牢牢佔據一席之地。2017年,萬家樂燃氣熱水器零售量排名第三,僅次於A.O.史密斯和萬和,被視作強勁競爭對手的美的、海爾和能率,都未能趕超。
另一方面,萬家樂控股股東蕙富和董事長陳環一直對外發布的轉型方向——大宗貿易及供應鏈服務業務卻表現不佳。 萬家樂公佈的2017年財報中,工業、商業、其他三個板塊,商業佔營收比重為83.30%,商業板塊中主要業務為大宗貿易及供應鏈服務業務,但是,這一塊業務的毛利率僅為0.40%。而工業板塊(主營業務變壓器系列產品)毛利率為29.31%,比上年同期減少3.26%,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68.23%。
如今的萬家樂燃氣具急於與上市公司萬家樂撇清關係。萬家樂燃氣具官網展示的一則報道顯示,燃氣具公司認為當初私有化的原因是“為取得更獨立的經營自主權,使得專業的生產和技術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上述接近萬家樂燃氣具人士也告訴《財經》記者,按照燃氣具公司高層的說法,他們是主動與上市公司剝離。萬家樂燃氣具董事長艾穗江也於2018年12月27日辭去了上市公司監事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具給深交所的回覆公告中,萬家樂曾將大股東蕙富的金融背景視作萬家樂開展金融業務的一大優勢。後來的故事眾所周知,蕙富為萬家樂帶來了陳環和他的浙江翰晟,開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面對萬家樂燃氣具方面的“抗議”,上市公司萬家樂已作出更改公司名字和證券簡稱的迴應,一旦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上市公司萬家樂”將不復存在。當然,那個作為國民廚電品牌的萬家樂還將繼續存在下去。
來源:財經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