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取消耳機孔有什麼用?全面屏真的受到大眾喜愛嗎?
今天在某問答平臺上受邀回答提問“智慧手機取消耳機孔有什麼用?全面屏是否真的受到大眾喜愛?”,對此我列出幾個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觀點1, 智慧手機取消3.5mm耳機孔違反了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從廠商角度講純粹是追求更大利潤的商業推廣行為。
觀點2, 追求100%全面屏雖無百分百的必要性,卻在視覺觀感和綜合體驗上明顯優於非全面屏,於情於理值得推廣。
觀點3, 每每提及“大眾是否喜歡”這類問題,我就想到一個說法,那就是“大眾喜好有50%以上都是廣告商建立的”,你喜不喜歡,取決於商場願不願意大力推廣,如果能得到熱烈的正向反饋,這一主動推廣就會逐漸變為普世的審美標準。

說說觀點1:智慧手機本不該取消3.5mm耳機介面。如果一個東西該取消,它一定是可有可無的。手機的耳機孔是否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我覺得還沒有。首先人們離不開音樂,“現代人不怎麼用手機聽音樂”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即使有一半人不用手機聽音樂,看電影打遊戲只靠外放也是不合理的。其次,雖有藍芽耳機和雞肋的Type-C耳機坐鎮,相比3.5mm音訊插頭的有線耳機來說二者皆有剛性弱點,哪怕只談音質和便捷性,人們也離不開有線耳機,更不要說那些高階耳機的擁躉了。那麼廠商為啥用取消耳機介面,強迫你用藍芽耳機?是為了把手機做得更薄?為了手機更好看?還是為了讓你為了用智慧手機聽歌購買更多周邊配件?我想大多數人都能想明白。

再談觀點2:全面屏有無必要,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們的審美需求決定的,手機再怎麼做就是這麼一張正臉天天見面(且不談雙屏手機),為了增加它的顏值,藉助新科技擴充套件它的屏佔比是最直接也最能引起轟動的做法。為了做到屏佔比更高的手機螢幕,人們需要更復雜、要求更高的封裝工藝,尤其是要想辦法把聽筒、前置攝像頭、必要的感測器、Home鍵等妨礙屏佔比的元件及對應開孔重新妥善安置,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手機業界的研發深度,並正向推動手機產品的創新迭代,最終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看的手機產品,從這一點上看,發展全面屏手機合情合理。

觀點3其實是由1和2延伸出來的,正是因為耳機插孔不可或缺,所以取消它就是變相退步,因此肯定是商業行為佔多一些,並不符合使用者剛需;而全面屏產品對手機業界發展,對消費者體驗都有極大的正向影響,不管大眾一開始是否喜歡,日後肯定是被使用者廣泛接受的主流設計。

最後還要提一點,有人說藍芽耳機在音質和續航方面越來越強大,且全面屏要求做薄做一體化,取消3.5mm耳機孔也是大勢所趨,個人並不苟同。我認為,只要高階有線耳機不可取代,旗艦機型就不可能完全拋棄耳機孔,你看看三星,除了A8s取消了耳機孔,新旗艦又讓3.5mm耳機孔迴歸。一句話,離開了實用性,任何所謂的創新都是不靠譜的,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