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苦惱於自己的企業創新不足?這1句話也許就能為你解惑
世界經理人專欄

“劉潤”公眾號主理人,網際網路轉型專家,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任海爾、中遠、恆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業戰略顧問,他總能將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地探尋出商業本質,釋出在他的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世界經理人經授權轉載。
在前兩期《問道美國》系列,我談了我對“無人駕駛”的看法,又講了 我在CES上看到的幾個科技靚點 。
有同學在咱們後臺就留言說:
“提到的這些科技都離我們創業者太遠了。
5G、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柔性螢幕等等這些小公司,沒有一定資本,根本玩不起,那我們這些創業者在 科技創新 上就沒有機會了嗎?”
當然有機會,誰說初創企業不能做科技創新?
很多真正顛覆性的創新,都是初創公司創造出來的。
那你可能會說,我們沒錢、沒多少技術人員,怎麼做科技創新呢?
其實,我個人認為, 所謂科技創新,就是在我們做的比較熟的領域上,加一點科技。
1
本次CES展,在我們和王煜全老師合作的一個活動中,有一個同學,問了這樣的問題。
“請問,王煜全老師,你覺得AI如果要落地,最有可能最快落地的是哪三個領域?”
王煜全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我非常認同。
他說:
“你不應該這麼思考問題,因為AI最快在哪落地,對你不重要。
你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是,你所在的這個領域應該如何加上AI。
其他都不重要,你只要關心你的領域怎麼加就行了。”
2
我在CES展上看到 很多創新的東西,都是在我們已經很熟悉的領域加上一點科技。
比如說睡眠這件事兒,很多人會有打鼾的習慣。
這個習慣讓別人很難受。你推醒他,他也很難受,那怎麼辦呢?
有一家小創業公司就發明了一款智慧枕頭,這個枕頭左右兩邊的高低是可以調節的,一旦你打鼾,你就被這個枕頭輕輕的轉個方向。
打鼾和我們的睡姿有關,一旦調整頭的方向,就不會打鼾了。
那怎麼檢測到我是否打鼾了呢?
在枕頭裡放一個小的智慧裝置。打鼾比較規律,比較容易判斷是否打鼾,於是這個智慧裝置就可以通過聲音判別。
你說有什麼技術難度嗎?
沒有。但是把這種感測器和枕頭的左右兩邊聯動起來,就能解決一些很實際的問題。
再比如蝸牛做的睡眠系統,他們的創始人也是咱們5商學員。
蝸牛睡眠系統是做什麼的?
你可以理解成就是一個助眠枕頭,蝸牛在枕頭裡面放了個骨傳耳機,通過聲音幫助你更快地入睡。
聽起來是不是也不難,就是骨傳耳機加枕頭。
3
說完睡眠領域,其實在其他領域都一樣。
我這次在CES的金沙館,也看到了好多創業者,他們帶來的好多科技創新,其實也都是傳統行業加一點科技。
舉個例子,有一個創業者,展示了他的一個非常簡單的AI攝像頭。
就是傳統的攝像頭加人工智慧。
這個AI攝像頭到底能幹什麼?
比如我們放個菠蘿在這個攝像頭面前,電腦螢幕就顯示,98%的機率這是個菠蘿。
然後你換個橙子呢?螢幕顯示,67%的機率是一個橙子,等等。
這東西成本多少錢呢?
他說這個小的晶片加上這個小的攝像頭,成本是30塊錢人民幣。
這個AI晶片,大概有12兆的記憶體。
那它的邏輯是什麼?
簡單來說, 這個AI攝像頭已經經過大資料訓練學習了,就是經過無數的影象的識別,最後把訓練的結果放在那12兆的小記憶體裡面。
因為比較小,它不可能識別萬物,它只能識別這麼幾種固定的物體,所以它的成本特別低。
那你可能問,這有什麼用呢?
恰巧,我們這次《問道美國》之行的組員中,有一位同學是做掃地機器人的。
他看到這個AI攝像頭後,特別興奮,說“這個技術太有用了”,還和那位創業者交換了名片,說以後好聯絡。
為什麼這位同學會說,這個技術太有用了呢?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掃地機器人是通過鐳射雷達的方式來判斷阻礙物在哪,然後設計演算法繞過去。
可是,如果它不能識別就很麻煩。這一直困擾著做掃地機器人企業。
我們的組員舉了一個例子。
他家裡養了一條狗,在他家地板上拉了坨粑粑。
但是這個掃地機器人不知道這是狗粑粑啊,那它會怎麼辦?
它就一路掃過去,一直到全家地板上均勻的攤平。
這個例子,可能會讓你感覺有點不適哈。
所以提醒下大家,養狗的家庭建議不要輕易用掃地機器人,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有了這個AI攝像頭的掃地機器人,就不一樣了。
我只要讓這個機器人能夠識別一些特別危險的固定物體就可以了。
畢竟掃地機器人是在室內工作,不像在室外,會有很多種危險物體。
目前一個掃地機器人市場上售價要一兩千元,這個三十幾元的AI攝像頭,相對於售價來說,很便宜。
用如此便宜的成本讓掃地機器人具有識別危險固定物體的能力,也許它就在市場中憑此建立了戰略優勢。
4
其實還可以舉很多例子,各種各樣的傳統產業的東西加一點科技的例子。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其實我們熟悉的、身邊的很多東西,簡單的加個科技,如果設計得能更美觀、更簡潔一些,那它 很有可能就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我在 《2019,鷹即將突圍》文章中 ,提到了今年很可能是 新制造 的元年。
那到底什麼是新制造?
就是把各種各樣的原來傳統產業的東西,我們再給他加一點點科技,可能就開發出一片新的藍海。
這就是新制造,這就是技術創新。
最後,你可能還是會問,未來的人工智慧、5G、無人駕駛等等這些新技術到底會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