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欲圖超級船票 手機業務外再造新引擎
[摘要] 雷軍在小米年會上宣佈,2019年起,小米將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作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小米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時代週報記者 王媛 發自深圳
1月10日,紅米品牌獨立釋出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豪言,並正式任命金立前總裁盧偉冰為集團副總裁,讓其全面負責紅米Redmi業務。雷軍坦言成功請動盧偉冰加盟花了兩年時間,而將在全球總計賣出至少2.78億臺的紅米手機放權交給盧偉冰,雷軍意欲何為?
1天以後,雷軍在小米年會上宣佈,2019年起,小米將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作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小米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而兩個星期前,小米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大動作,是與傳統家電品牌TCL“抱團取暖”,通過在二級市場掃貨入股TCL集團,持股0.48%。雷軍表示,與TCL集團將在聯合研發、供應鏈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對小米繼續做大做強大家電業務有巨大幫助。而2019年,小米決意在大家電領域全面發力。
2019年一開局,小米便擺出劍拔弩張的進攻態勢,並釋放出“決鬥”的訊號。
“可能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冬天已經來了。2019年我們即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沒有一絲一毫盲目樂觀的餘地。”雷軍在年會中毫不諱言地發表了“寒冬論”,並罕見提及企業當下面臨的內外部矛盾。
雷軍坦承,從手機行業來說,全球手機行業整體需求不振已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在這個冬天,所有人的日子都很不好過。
同時,小米也面臨著很多內部挑戰。成立8年,當前小米麵臨的兩個主要挑戰,一是公眾、米粉對小米的期待與小米創新、發展速度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是小米高速發展的速度與當下管理能力之間的矛盾。
冬天之後當然會有春天,“5G就是手機業務的春天。5G時代來臨,將會帶動智慧手機行業新一波的換機潮。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幕並不會馬上發生,距離5G大規模商用,同樣還有2–3年時間。”
雷軍意識到,小米亟須調整戰略積極佈陣,以便在手機之外培育出另一個擁有獨立優勢的新的競爭護城河,並連通小米生態鏈企業一同勾勒出AIoT業務新增長極,帶領小米站到一個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更上一個數量級的超級機遇面前。
也就是說,距離拿到下一張超級船票之前,雷軍還有3年的時間。
手機形成多品牌矩陣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是雷軍在紅米品牌獨立釋出會上說的,說這話的語境在於整個手機市場正在進行“暴裂無聲”的競爭和洗牌。
市場調研機構GFK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下半年,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最賺錢的手機市場開始面臨“熄火”,首次出現“量價雙降”的局面。尤其在2018年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滑18%,銷售額同比下滑9%。
過去,小米手機曾靠著“價效比”闖蕩江湖,成就銷售傳奇,但隨著小米想要向高階市場上探,紅米跟小米之間的模糊界限嚴重影響了使用者對小米品牌的認知。於是,將紅米品牌獨立出來,是小米集團為改變低價形象、拓展中高階手機市場邁出的一大動作。用雷軍的話來說,把小米和紅米分開,各自按不同的方向發展,可以把小米品牌做得更好。“紅米Redmi專注極致價效比,主攻電商市場。小米則專注中高階和新零售。” 未來,紅米Redmi與小米兩者既是同一集團下的兄弟品牌,也是同一市場中的競爭對手。
從這個角度看,鬆綁小米和紅米,跟華為與當初為挑戰小米而生的榮耀品牌之間的獨立道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榮耀與小米近年來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此前榮耀高層就曾對外迴應稱,榮耀與小米的競爭早已結束,無論是整體銷量,還是中高階產品線的市場表現,榮耀早就已經遙遙領先。
面對榮耀的挑釁,雷軍表示“不服”。雷軍將Redmi品牌定位為高品質、極致價效比、全球化,還揚言將在非洲“搶地盤”,“並要教對手什麼是價效比。”
“因為我們的東西便宜,他們天然地就覺得質量有問題,我看到友商的宣傳說一分錢一分貨的時候氣得半死。”雷軍表示,小米因為“價效比”經常被黑,他將高品質視為破解之道,因此在Redmi的定位上將高品質放在極致價效比之前。
紅米手機此前被列為“千元機”,在定價上侷限於千元水平。雷軍稱,紅米手機在銷量上可被稱為“國民手機”,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紅米手機在全球範圍內售出2.78億臺,“平均每個工作日要賣出20多萬臺”。
雷軍在會後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進一步分析稱,分品牌運作是2019年小米的三大策略之一,另外兩個策略,一是要做出更好的產品,還有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全球化,尤其是要在歐洲市場上建功立業。
據公開資料,盧偉冰是手機圈內少有的清華大學畢業的高管,早年擔任過康佳通訊銷售公司總經理,之後又轉戰到天語擔任海外事業部總經理。2010年加入金立後,他負責金立的海外市場。2017年卸任前,一直是金立手機業務的二把手。之後盧偉冰創立了誠壹科技,從事手機ODM及配件的生產、手機國際貿易等業務。
雷軍對盧偉冰負責紅米Redmi業務充滿信心,“盧偉冰的加盟將有助於紅米Redmi在中國區與國際市場雙賽道實現快速增長。”
小米方面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小米和紅米Redmi兩大主品牌將各自獨立,小米將專注先進技術的率先匯入,立足中高階到旗艦市場、佈局新零售線上線下全渠道;Redmi則將死磕價效比和電商市場。除此之外,小米的黑鯊、美圖、POCO品牌,也將分別在遊戲使用者、女性使用者、海外極客使用者的垂直賽道上全面發力。
全球化方面,目前,小米已經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小米方面稱,2019年將重點開拓東歐、西歐、獨聯體和拉美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道,日前雷軍剛批准成立非洲地區事業部,這意味著小米也要大力進軍非洲“搶地盤”,非洲地區正經歷從功能機到智慧機的升級大潮,面對這麼大一塊大蛋糕,小米未來勢必會跟非洲“手機之王”傳音進行“正面剛”。
IDC資料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小米海外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5000萬臺。小米海外市場增長最快的,當屬西歐,出貨量增加386%;其中印度市場同比增長31%,連續四個季度穩居第一;印尼市場的出貨量增加了337%,排名第二;在其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前五。
在整個海外營收中,2017年時,小米海外市場銷售額還只佔總收入28.8%,到了2018年上半年,已經升至36.3%,第三季度大漲112.7%,佔比升至43.6%,海外發展成為小米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砸100億換“AIoT”船票
過去8年,手機一直是小米的核心,小米正是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機遇,才能在全球市場迅速崛起。從2013年開始,雷軍便意識到,手機的高速增長或難以為繼,下一個超級風口就在萬物互聯時代,於是以手機為中心孵化出了生態鏈的打法。
“可以預見,未來所有家庭裡的裝置都將互聯互通,能夠用語音來進行互動,這將帶來一輪規模巨大的智慧家居裝置的換機潮。”雷軍在近日年會上作此判斷,並正式宣佈“手機+AIoT”雙引擎發展,成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還宣佈將為此投入100億元資金。
申萬巨集源研報指出,物聯網繼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之後,成為新一代產業發展方向。
目前,小米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物聯網平臺,構建出初具規模的IoT帝國。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臺現已連線了1.32億臺智慧裝置(不含手機和膝上型電腦),支援超2000款裝置。
而小米近期的動作,也已顯示其AIoT戰略的核心地位。1月6日,小米戰略入股TCL,雙方達成深度合作,這將使得小米的大家電業務在供應鏈、代工產能等方面都得到強援,會持續為小米空調、洗衣機等大家電加足馬力,雙方產業鏈的協同勢能,有助於小米在大家電領域的進一步拓展。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小米此舉是其生態鏈IoT產品業務規模、權重持續走高的訊號,小米深度佈局生態鏈IoT,欲在手機之外再造一座新帝國。而大家電的佈局,也將成為AIoT業務的驅動引擎,提升小米變現能力。
據小米此前釋出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AIoT業務收入已達108.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AIoT業務的崛起,成為小米突破營收天花板的最大驅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7月9日登陸港交所以來,小米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不佳,目前的股價相對於17港元的發行價跌掉了近四成。
小米機構投資者之一的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近日在談到小米模式時表示,小米股價的下跌並不完全是小米的原因,也要結合2018年整個大的市場環境。尤其是2018下半年,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投資氛圍不佳。同樣處於網際網路行業的BAT,也遭遇不同程度的下跌。
而之所以不減持小米並繼續看好,陳九霖認為原因有三,首先,是小米“硬體+網際網路服務+新零售”這一獨特的商業模式具有投資前景;其次,雷軍及團隊執行力很強,近年來,除了國內市場,小米開拓國外市場也表現強勁;最後,手機行業對技術更新換代的要求很高,5G商用後,將是重新賽跑的機會,
在外界看來,雷軍的雙引擎戰略契合了當下最大的兩個風口:AI和IOT,而小米的積累和競爭護城河也恰恰構築在這兩個巨大機遇之上。此前雷軍更表示,5G其實是為IoT時代準備的通訊方式,有5G的助力,IoT還會插上起飛的翅膀。
1月份下旬以來,小米集團已斥資近1.6億元兩度出手回購股票。有不願具名的賣方機構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有不少客戶正密切關注入場時機,不少人隔天就在詢問新的賣盤,等候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