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介面設計行業趨勢總分析。
這不僅僅是一篇經驗,而是前輩用日積月累得工作心得,用筆記用腦想,最重要得是要走心。還有我是佔位符不是簡介。
2019年介面設計行業趨勢總分析。
很多人從零開始學習介面設計,沒有方向盲目學習,一會學圖示、一會學互動、一會做APP,嘗試了很多最後不得不放棄。原因很簡單,碎片化學習只會損耗掉你大量的時間,使你最終不得不放棄。

趨勢一:極簡
一份來自微軟的調查資料表明:2000年,人類的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平均在12秒,而到了2015年,變成了8秒。而另一個研究發現:有47% 的使用者希望一個網頁能在2秒之內載入完成。
但事實上,目前網頁的平均載入時長達到了8.6秒,而在移動端,則變成了22秒。
網站的載入速度會受到很多原因的影響, UI 設計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更少地使用圖形元素和更簡約的UI 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一個網頁的載入速度,同時更明確的「指引」和元素的區分也更能讓使用者快速熟悉網頁的互動,甚至,簡約的網站還能影響其搜尋結果排名,Google 在今年就開始建議網站的載入時間不應超過3秒,並將其加入到搜尋排名的影響因子中。
趨勢二:微動畫
今年是「全面屏」手勢的加入,讓廠商們發覺「跟手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使用者體驗到的品質感,於是許多國產廠商開始注重微動畫的設計來儘量對使用者在螢幕上的滑動產生迴應。
但僅有系統層級實現的這些微動畫還遠遠不夠,當用戶進入到 APP 中,如果這些微動畫不復存在,那產生的割裂感會讓整個使用者體驗大打折扣。所以,安卓手機系統UI 的精細化會倒逼 APP UI 設計的進步,當然,對於那些「懶得設計,照著iOS 版再做一遍嘍」的廠商們,如果再不用心做,就要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了。

趨勢三:重疊效應
什麼是重疊效應?簡單來解釋就是,通過把不同的元素(如色塊,文字和影象)重疊地放在一起以達到說明內容和視覺引導的效果。
本來由於對比度不足,重疊效應在 LCD 面板上的效果並不理想,一些明度接近或者色彩對比不夠明朗的設計很容易讓使用者混淆不同的元素,同時一些低透明度的元素會讓LCD 面板對比度不足的缺陷徹底暴露。而在 OLED 面板上,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設計師來更加得心應手地運用「重疊效應」以實現他們想要的效果。

趨勢四:移動裝置適配要優先考慮
在2018年,移動端流量消耗佔比為 52.2%,實現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趕超 PC (包括 Tablet 電腦)。並且這個趨勢在 2019 年會繼續保持。
這意味著從今天起,一個網站(或網際網路產品)的 UI 設計需要首先適配移動端,從而滿足更多數的使用者使用場景。

趨勢五 :深度空間
一個帶有縱深方向的空間必然要比平面具有更高的資訊效率,更能在視覺上對使用者的操作進行正確引導。
其中發展最成熟以及最高效的還是「陰影」相比於普通的高斯模糊以及高階點的「毛玻璃」,陰影的特點在於不光能在 UI 中把某一個特定的頁面提前,還能同時展現多個頁面並賦予它們對應的縱深關係,以及大多數的 UI 設計工具(如 PS AI Axure)對陰影的支援都十分友好。
至少在目前看來,「陰影」會大量地出現在 2019 年的 UI 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