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明星應援娃娃做小衣服,15分鐘一套,95後女生月入5萬
摘要: 可別說你懂00後了。
天下網商記者 丁潔
兩年時間,18歲的Susie光是給“兒子”買衣服就花掉了近萬元。
Susie口中的“兒子”是那十多個娃娃——身高20cm,長得像韓國明星樸燦烈,“圍成一圈,萌到不能呼吸。”作為一個18歲的年輕“媽媽”,她每天最開心的事情是給兒子們搭配服裝,冬天長袖,夏天短袖或者裙子,聖誕新年各種節日穿著也要應景。
Susie是眾人眼中的追星女孩。她們每天的功課是在微博上籤到打卡,應援、打榜,對愛豆內容轉贊評,翻牆刷油管看視訊、追綜藝,甚至花光所有生活費去“養成玩偶”。這些你根本不敢相信的事情在她們看來卻是日常。
而這樣的日常卻讓大二女生阿圓和曉嫻,開啟了她們的服裝創業路。一處小隔間裡,一臺縫紉機,一臺電腦,兩個姑娘給娃娃做衣服就能月入5-6萬元。她們在娃圈也有了小小的“江湖地位”,幾十萬粉絲的“EXO玩偶找麻麻同盟會”為她們打call,不久前,還接到一筆百餘件的韓國代購的訂單。
兩位店主
“如果像EXO這些偶像不紅了怎麼辦?”
“還會有各種偶像出現的呀。”
對她們來說,只要有追星女孩,這就是一門源源不斷的生意。
“養娃”這件事
如果你對追星的印象還停留在哼幾首歌,買幾張CD的年代,那很不幸地告訴你,你可能已經被時代拋棄。現在的00後流行買偶像同款玩偶,玩養成遊戲,俗稱“養兒子”。
一位有3年娃齡的飯圈粉告訴《天下網商》,養娃分養國內娃和國外娃,“國內的包括TFboys三小隻和最近火起來的NINE PERCENT,國外的相對就比較多,最早做人形玩偶的是EXO家。”
玩偶和娃衣是娃圈的兩大消費品。
這些玩偶都是“娃媽”做的,她們通常會找一些畫師約稿,然後直接將畫稿拿去工廠打樣做大貨,“誰都可以做,還有不少娃媽會拿去籤售會給明星本人看。”某資深粉絲表示,飯圈的玩偶通常售價不會特別高,以100-300元居多,如遇到很難求的款式,價格就會被炒到上千元。
娃媽通常會組建一個QQ群,集中販賣。在購買過程中充斥著大量的圈內術語。“一日入金”,表示這一天賣家會有福利包,代購都會集中在這天預訂;“幾開”,是含蓄的價格說明,大體上1開代表售價100元起步,3開就是300元起步。一般明星偶像團體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網紅娃,在閒魚上,一隻20cm的幼年勳(韓國男團成員吳世勳)二手娃價格可出到千元。
張藝興同款玩偶
購買這些娃娃的粉絲有00後,也有大齡單身女青年,大多數人養娃都是為了排遣生活中的那些孤獨感。有專家曾做過粉圈心理研究,認為女孩子們十三四歲就來月經了,平均二十七八歲才生孩子,這樣漫長的一段時間內“母愛”無法寄託,就把愛豆當孩子養了。不但要奮力保護自己的“孩子”遠離世界的種種敵意,還要各種“裝扮”自己的孩子,不能輸給別家的“孩子”。
對娃媽而言,養玩偶等同於養兒子,也要時時操心他們的冷暖。“冬天要穿長袖,夏天要換短袖或者裙子,一年下來衣服要搭配很多套。”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在這裡同樣適用。
15分鐘裁出一件手工娃衣
買娃衣可不像買童裝那樣容易,小時候給芭比娃娃做衣服的曉嫻接到了第一個訂單,便很快抓住了機會。大二那年,專做娃衣的淘寶店“宇宙第一圓滾滾”上線,曉嫻負責設計和製作,閨蜜兼同學的阿圓負責店鋪的全套運營。
平日裡,曉嫻喜歡追星、看動漫,現在看來,這些興趣好愛才是正經事,成為設計娃衣時候的靈感來源。只見,曉嫻花了15分鐘便就完成了一件娃衣。這麼短的時間裡,她需要製作完成髮帶、書包以及衣服三部分,工序極其複雜。為了讓還原度最高,她們還去網上購買了各種輔料,樣品出來之後再掛上淘寶,等待使用者的反應。目前,店鋪的運作模式主要以預訂為主,在7-15天內給陸續給粉絲髮貨。
當然,更多的時候還是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媽媽”們的心情。
“冬天,考慮到娃娃會冷,我們就想到做一款法蘭絨的睡袋,”雖然商品已經下架了,但這款銷售不錯的產品一直給曉嫻留有深刻印象。“法蘭絨這款布料,做的時候要掉毛,我們都帶著口罩在製作。”
目前,店鋪產品的平均客單價在35元左右,主要考慮到粉絲的消費力。“我們不太會嘗試過於重工的裁剪,及售價較高的產品。”曉嫻表示,雖然娃衣屬於極其細分的類目,但競爭依舊很激烈。
曉嫻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一週上新一款,“只有加快上新頻率才能讓同行追不上。”經過這三年測試,明星同款是她們銷售最好的一類。不久前,她們接到一位粉絲的訂單,做偶像練習生中尤長靖的同款娃衣,一下子就預定了幾百件,這讓曉嫻一時忙不過來,她去找了身邊會縫紉的熟練女工幫忙來分擔工作。
娃媽在哪裡?
等同於朋友圈晒娃,00後的娃媽們也愛在圈子裡晒娃。
針對大量粉絲的晒單,阿圓和曉嫻開設了一個微博號,叫“阿圓控”,專門用來維繫與粉絲間的黏性。微博是目前她們用來營銷和互動的主陣地,也是吸新粉的重要渠道。阿圓對店鋪的運營思路很清晰,“這批使用者是小眾的,但人群的集中度很高,”這就為她們在早期的營銷傳播上製造了天然的條件。
阿圓有一個飯圈的朋友,認識一批飯圈博主,他們以釋出明星資訊、周邊為主要業務,其中也包括明星玩偶與娃衣售賣,依託這些內容他們累積了一大波黏性較強的粉絲。
“這些博主的粉絲定位極其精準,都是飯圈的人,因而釋出娃衣的成交率就會很高。”通過找博主釋出廣告為店鋪引入了第一波流量,曉嫻覺得,與其找一些幾百萬粉絲的大博主,不如找一些有上千上萬粉絲基礎的小博主。
娃衣和床
目前,她們與寶貝屋8、雙葉幼稚園第一保護廢物、Biscuitsui_OS等博主建立了合作聯絡,每一輪上新都會通過她們擴散資訊。其中,寶貝屋8還用了她們店裡天線寶寶系列娃衣做頭像。
阿圓也會偷偷潛入到一些偶像的粉絲群裡,去獲取一些重要的“情報”。比如新浪微博上#exo玩偶#的超話的閱讀量超過7100萬,每天都有無數的粉絲在裡面釋出與玩偶相關的資訊。“我們會在裡面看他們的動態,瞭解她們的需求。”
飯圈的購買忠誠度很高 ,“每個月在看訂單的時候會刷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有些買的次數多的一個月能有3-4次。”曉嫻發現這批人中有一些是粉絲,有一些是代購,輻射範圍包括國內和國外。“他代溝的量相對來說較大,我們會有一些折扣給到他們。”
一定程度來說,飯圈文化很難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作為潮汕學院電商班的一員,曉嫻坦言,當初切入娃衣領域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甚至分院院長也不理解。“可能我們周圍沒人買,但這部分人不代表全部人。”現在,她們也用成績讓這些70後的老師們看到了另類的小眾市場,在她們的影響下,一些老師還能有模有樣地說出幾個飯圈的專有名詞。
從EXO玩偶起步,如果他們不火了怎麼辦?
“我們的娃衣沒有清晰的註明是針對哪位明星,不會特定到人,因而只是賣衣服,主要尺寸合適,誰家的玩偶都可以穿。”現在,不僅EXO,NINE PERCENT、WANNER ONE、TF boys的粉絲也會在她家採購。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