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在等程式碼出結果的時候都會幹什麼?
程式碼出結果的速度依賴於程式碼量、執行硬體等諸多因素,所以程式員在程式碼出結果(包括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如果結果需要等幾分鐘到幾小時(且中途沒有報錯),在這段時間程式設計師都會選擇幹什麼?
- 牛逼的程式設計師都是擅長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的能手,減少無效idle時間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點。如果你可以多執行緒幹活,那麼兩臺機器,一臺機器build切換到另外一臺機器做另一個事情,這個需要你大概預估一下工作量,最理想的是主力機器做feature,備胎機器修bug,最好還是小bug,
這樣子可以讓你比較快的做完小事情回主力機器接著下面的工作。如果你覺得多執行緒幹活context switch成本高,記住”程式設計師不可能不被外界事情打斷的”,你每天總有無數次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擾,開會啊,問問題啊,諸如此類,所以,請學習如何多執行緒高效幹活。不要浪費這樣的idle時間,每天程式設計師被外界打斷浪費的時間已經夠多了,我們要珍惜 - 一般程式設計師在等程式碼編譯結果的時候,會盯著螢幕,雙手併攏,心裡默唸,求佛祖保佑,千萬別編譯報錯,不通過啊!
- 如果特別著急的開發,我會心裡默唸不要報錯,不要報錯,然後心裡不斷將剛才的程式碼邏輯在我腦子裡跑一遍,有時候還沒編譯完我就知道錯了。我可能就是個操心的命。。。
- 會在想什麼,這是個嚴肅的問題,一般我都會想,這次執行肯定沒問題,這解決辦法簡直完美,結果….,唉!!!
- 欣賞剛剛寫完的程式碼,繼續看下一個bug…
PS:起身抽菸活動活動。磚家說,久坐不動容易造成血栓,可能下一個猝死的就是你。
>>原文連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