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詳解新一代“魅眼全面屏”:4.5mm極限孔徑逆天
12月10日,榮耀釋出了新一代“魅眼全面屏”技術,該螢幕技術將於榮耀V20首發,其核心在於屏下攝像頭技術應用功能。
據悉,為了保證視覺美觀和自拍效果, 榮耀將開孔孔徑控制在極限的4.5mm(多為6mm左右),並將前置攝像頭嵌入螢幕中,並放置在左上角,實現了螢幕極簡純粹的視覺效果。此外,“魅眼全視屏”可讓榮耀V20的螢幕閱讀內容更多更面,即使橫屏也幾乎不影響視覺體驗。
今日,榮耀業務部副總裁@榮耀老熊 釋出微博長文,詳細介紹了V20的魅眼屏和其他通孔屏的差異。
全面屏概念出現到現在已經有幾年時間,但到目前為止市面上還沒有一款量產機型能夠達到100%屏佔比。第一代全面屏將螢幕比例做到18:9,讓前攝、聽筒等器件設計在更窄的空間內。
第二代全面屏採用不同形狀的異形切割方案,但螢幕的頂部空間依然不能完整利用。 可以說全面屏的每次升級,都繞不開“前置攝像頭如何安放”這個命題。
劉海屏和傳統螢幕攝像頭模組侵佔螢幕空間
榮耀表示,榮耀Magic2用滑蓋的設計,在平衡了技術和實用的前提下達到了前置攝像頭的隱藏,類似的方案還有前置攝像頭伸縮、旋轉等等方案。但是如果堅持目前流行的直板並且“一體化”的設計,那麼把攝像頭模組放到螢幕下方則是一種理想的方案。
在劉海屏之後,榮耀同步展開了多個方案實現全面屏,屏下攝像頭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選擇的方案是將螢幕挖孔,這個方案最終因為孔徑不夠小,不夠穩定從而被拋棄 。
通孔屏方案示意
經過不斷的努力,榮耀發明了更佳的方案, 將孔徑控制在極限的4.5mm通過這種方式,孔區面積縮小一半,前置攝像頭完全嵌入到螢幕之下,與顯示屏融為一體 , 使用了業界首創的點膠和全貼合技術,保證了外部光線最大程度的進入camera,並排除了其他光線的影響,減小視覺干擾 。這就是榮耀V20的魅眼全視屏了。
盲孔屏方案示意
相對而言,魅眼全視屏的方案優勢有很多,首先從視覺效果上來講,通孔punch由於panel玻璃需要挖穿,黑邊要做得比較大,在0.8mm-1mm左右;而盲孔punch由於panel玻璃不挖穿,沒有液晶的密封問題,黑邊最小可以做到0.4mm寬。
在cam尺寸一致的情況下,通孔要做到5mm以上,盲孔可以做到4.5mm以下,從而在視覺效果上相差很多。而另一方面,通孔屏的方案在強度上也要劣於榮耀的盲孔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石頭砸了一個洞的冰面和完整的冰面,人站在哪種上面更安全,道理差不多。
可以說魅眼全視屏或許是當下最極致最完美地全面屏解決方案了。
-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文章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