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超5家公司摘牌,新三板不再是遊戲廠商的好歸宿了?

9月14日,心動網路釋出公告稱為配合公司經營和發展戰略調整,擬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也即是從新三板退市。
遊戲行業曾流行過這麼一個段子:“新三板就如公交車,誰上都行。”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就陸陸續續有遊戲公司登陸新三板,掛牌新三板成為了一股新浪潮。進入2016年後,上市新三板遊戲企業的數量更是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但是從2017年開始,新三板卻漸漸不再是遊戲公司的“香餑餑”,更有一些登陸了新三板的遊戲公司選擇了摘牌,這個現象在進入2018年後更加明顯。對於現在的遊戲行業來說,新三板似乎不再是融資的捷徑了。
一、心動網路擬摘牌新三板,2018上半年營收6.98億
2015年11月,心動網路正式掛牌新三板,同時發行792萬股,每股人民幣36元,募集資金2.9億元,而距今申請退市也已過去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從歷年的財報資料來看,心動網路每年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在持續強力地增長。2018年上半年,心動網路實現營業收入6.98億元,同比增長64.25%;實現淨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77.38%,其中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38萬元,同比增長26.32%。其旗下子公司TapTap2018上半年實現營收1.26億、淨利潤3043萬元,已經成功扭虧為盈。
就目前的遊戲行業資本情況來看,心動網路是目前行業內為數不多保持高速增長的新三板公司之一,在2017挖貝最具成長性TOP100榜單上排在第51位。
從結果上看,掛牌新三板的確為心動網路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然而,在自身業務持續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新三板似乎已經不足以承載心動網路的體量和野心了。
二、今年以來,已有超5家公司選擇“逃離”新三板
不過選擇摘牌新三板的不止心動網路一家。從手遊那點事瞭解到的情況來看,進入到2018年之後,已經有5家遊戲公司擬申請或者已經正式摘牌新三板。這些遊戲公司當中,有營收不足一億的小型廠商,也有像英雄互娛這種營收超十億的大廠。雖然體量不同,但它們的目的卻出奇地一致——逃離新三板。
英雄互娛

2018年2月9日,英雄互娛釋出公告稱已與國泰君安簽署協議,並擬在A股IPO。
回顧往昔,英雄互娛於2015年6月借殼塞爾瑟斯,實現掛牌新三板。它在2016年的營收約為9.36億元,同比增長773%。其中,淨利潤約為5.32億元,同比增長2587%。
直到2018年3月22日,英雄互娛釋出了2017年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它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為10.36億元,同比增長10.65%;淨利潤約為9.11億元,同比增長71.25%。
目前,英雄互娛仍未正式提交IPO申請。
卓杭科技
2018年3月12日,卓杭科技釋出公告稱將從新三板摘牌,並於3月26日開市起暫停轉讓。
卓杭科技於2015年12月21日獲准在新三板掛牌,據當時資料顯示,它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4月的營收分別約為370.71萬元、376.77萬元和238.14萬元。其中,淨利潤分別約為83.83萬元、95.59萬元和112.45萬元。
直到2018年1月11日,卓杭科技釋出了2017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據公告顯示,它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為4.2-4.5億元,同比增長1115.71%-1202.54%;淨利潤約為2050-2250萬萬,同比增長105.93%-126.02%。
業績變動的原因,是卓杭科技旗下游戲《放置奇兵》的下載量、活躍使用者和付費使用者數不斷提升,收入規模擴大,利潤增加所致。
目前,卓杭科技處於新三板對其摘牌申請材料進行稽核的停牌階段。
華清飛揚

2018年3月20日,華清飛揚提交了A股創業板的IPO申請,並於3月27日獲得受理。
華清飛揚於2015年11月正式掛牌新三板,據當時資料顯示,它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自研遊戲收入分別約為1.01億元、1.36億元和1.45億元,佔總營收的75.57%、 34.54%和89.46%;而代理遊戲營收則分別約為3259.53萬元、3276.84萬元和1705.74萬元。
直到2017年7月31日,華清飛揚釋出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它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為4.73億元,同比增長4.27%;淨利潤約為1.1億元,同比增長338.57%。
目前,華清飛揚處於證監會對其IPO申請進行稽核的停牌階段。
金剛遊戲
2018年3月22日,金剛遊戲釋出公告稱將從新三板摘牌,並於4月26日開市起暫停轉讓。
金剛遊戲於2014年11月借殼易生創新,成為在新三板掛牌的第一家遊戲公司。它在2016年的營收約為1.92億元,同比增長169.64%。其中,淨利潤約為7296.49萬元,同比增長145.73%。
直到2017年9月6日,金剛遊戲釋出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它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為8594.41萬元,同比增長154.73%;淨利潤為1435.16萬元,同比增長142.23%。
目前,金剛遊戲處於新三板對其摘牌申請材料進行稽核的停牌階段。

蓋婭互娛
2018年5月11日,蓋婭互娛對外宣佈正式從新三板摘牌。
蓋婭互娛於2015年6月收購道從科技,實現借殼掛牌新三板。據當時資料顯示,它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約為784.10萬元、419.63萬元和260.35萬元。其中,淨利潤分別約為31.40萬元、-355.15萬元和-117.48萬元。
直到2017年8月,蓋亞互娛釋出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它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為3.13億元,同比增長17.94%;淨利潤約為0.71億元,同比下降31.89%。
值得注意的是,蓋婭互娛於2017年9月釋出公告,宣佈已完成6億元的募資。其中,東方明珠認購額為5.6億元。本次認購後,東方明珠對蓋婭互娛持股比例由17.4%增加至25.5%。
以上5家擬申請或者已經正式摘牌新三板的遊戲公司,其中有2家選擇在A股IPO、1家或會直接注入A股上市公司、另外2家則意向不明。雖然各自的選擇不同,但這些公司無疑都是想要往盤子更大的資本市場邁進。
三、新三板不再是遊戲廠商的好歸處?
曾幾何時,新三板是中小企業的“成長搖籃”。和A股、港股等相比,新三板的門檻要低得多。企業在新三板中既可以融到資,也可以對企業自身加以規範化。
但是隨著遊戲行業資本環境的變化,新三板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管理成本高、融資能力弱等問題越發明顯,流動性也越來越差。而在“存量市場”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中小遊戲廠商的創業成本、生存成本都變得更高了。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截止4月27日,新三板共有94家掛牌遊戲公司,共有90家公司披露2017年年報,其中有31家新三板遊戲公司在2017年出現虧損,大多數在2017年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因此從2018年開始,新三板市場迎來了一波“退市潮”,增量企業數量和節奏也開始放緩。

而那些仍在新三板堅持的“少數派”,從它們近期的財報資料來看,營收情況也不甚理想。
力港網路於2015年12月登陸新三板,2018上半年實現營收1.77億,同比下降24.33%;實現淨利潤6554萬,同比下降37.02%。
掌遊天下於2016年2月登陸新三板,2018上半年實現營收7248萬,同比下降18.68%;實現淨利潤-1030萬,同比下降170.13%。
杭州掌盟與2016年6月登陸新三板,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139萬,同步下降57.04%;實現淨利潤145.5萬,同比下降86.28%。

不過,也有在如今集體“出逃”新三板的情況下逆流而上的“另類”,比如智明星通和雷霆科技這兩家體量較大的遊戲公司。
6月15日,中文傳媒公佈旗下控股子公司智明星通在新三板正式掛牌的公告。2018上半年,智明星通實現營收17.5億、淨利潤4.1億。
8月13日,吉位元公佈其控股子公司雷霆科技擇機申請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告。2018上半年,雷霆科技實現營收6.6億、淨利潤2.2億。
總的來說,發展好的新三板公司選擇“更上一層樓”,衝擊IPO或者港股;而那些體量大、營收情況不錯的遊戲公司選擇掛牌新三板,更多的是作為暫時的“跳板”來考慮。
回過頭看,新三板的確為很多中小廠商提供了一條融資的“突破之道”,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於當下的遊戲廠商而言,新三板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