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IP季”200天賦能300 IP:網易新聞的內容差異化解題新思路

若選一個年度代表詞來概括2018年的內容行業,“消費升級”最為貼切。
去年,電商們喊了一年“消費升級”口號,內容領域的消費升級趨勢卻絲毫不亞於零售行業。比如,從得到、知乎、豆瓣時間到知識星球、樊登讀書會,各種精選式的知識付費產品火了一個又一個。
再看短視訊領域也是同樣的情形,比如網易新聞網易號在6月推出了短視訊專案“超級IP季”,緊接著美拍在7月完成內容整改後提出更改內容定位……
有很多人認為知識付費販賣的是知識焦慮,也對,也不對。內容行業會迎來消費升級,說到底是因為使用者還有需求得不到滿足。
內容消費升級背後:內容傳播權重向短視訊傾斜
內容消費升級的背後,是內容消費形式愈加豐富和傳播權重轉移。目前在整個網易新聞中,短視訊和圖文內容的消費佔比已經到了4:6,短視訊內容的消費比重還在上升。
網際網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降低了資訊傳遞和獲取的門檻。但從文字到圖文到視訊,隨著內容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資訊載體不斷增多,已經出現了資訊過載的現象。內容平臺產出了遠高於使用者汲取能力的資訊量,導致使用者篩選有價值資訊的成本越來越高,說是大海撈針也不誇張。再加上音訊、視訊、短視訊等內容產品雖是百家爭鳴,但海量資訊中存在大量同質化的內容,使用者的選擇面反而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使用者的內容消費習慣與內容的傳播權重在資訊載體的進化中發生了改變,視訊內容的傳播權重由電視端向線上視訊,再向短視訊傾斜的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你經常追劇,就會發現線上視訊平臺和衛視平臺播放熱門劇集的先後順序已對調,2017年是“先臺後網”,當年為了《軍師聯盟》能在衛視播出,優酷還得做出讓步,更改排播方式,到了2018年已經變成了“先網後臺”,並且出現了不少網路獨播劇。
比如,去年熱播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分別在愛奇藝和騰訊平臺獨播,網路播完之後才陸續登上浙江、江蘇等主流衛視平臺。不過,熱門劇集的多級傳播除了線上視訊平臺向外輻射外,更多是依靠內容、尤其是傳播效率高和資訊密度大的短視訊,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和網易新聞等媒體社群中發酵傳播。
《Quest 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秋季大報告》也指出了這一點,報告顯示,2018年9月短視訊的使用者總使用時長佔比為8.8%,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2%;而線上視訊的總使用時長佔比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僅為9.0。兩者相差無幾,說明短視訊已經擔起內容傳播重任。
傳播權重遷移,各大衛視平臺和線上視訊平臺們自然也希望能借助短視訊和全新的傳播模式擴大自家影劇綜IP的使用者覆蓋面。
短視訊內容營銷何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使用者對產品的期望值會隨著使用頻次的增加不斷提高,內容同質化已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深層次需求,影劇綜IP也需要覆蓋面更廣的渠道,作何解?網易新聞網易“超級IP季”的回答是找內容差異點,突破使用者期望;以全新營銷模式,打造IP影響力。若想IP傳播範圍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時:內容覆蓋面決定傳播聲量
內容的覆蓋面和優質內容的量級是影響內容傳播層級的第一環節,哪種內容能滿足這兩個條件,自然是影劇綜頭部內容。網易新聞深諳此道,“超級IP季”的內容合作方目前已突破百家,包括央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主流衛視平臺以及優酷、騰訊、愛奇藝等重量級線上視訊平臺,影劇綜頭部內容儲備非常豐富。
據官方透露,“超級IP季”合作的頭部電視劇包括《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懿傳》、《大江大河》、《原生之罪》等,覆蓋率達91%;合作的頭部綜藝有《中國好聲音2018》、《中餐廳》(第二季)、《吐槽大會》(第三季)、《奇葩說》(第五季)等,覆蓋率達93%;合作的院線熱映電影有《碟中諜6》、《海王》、《蜘蛛俠:平行世界》等,覆蓋率為88%。此外,“超級IP”季也非常關注垂直內容,覆蓋了科技、遊戲、工藝等內容品類,比如人工智慧現象節目《機智過人》(第二季)、籃球競技節目《這就是灌籃》等。
頭部內容不僅自帶傳播聲量和流量,與垂直內容相結合也能滿足更多圈層的內容消費需求,並由此突破使用者增長的天花板。QM資料顯示,小鎮青年和銀髮老人是移動網際網路潛力人群,其中,小鎮青年規模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的一年時間中增加了將近1億。而網易新聞在都市90後月均使用時長排行榜中排在第7位,高於微博、抖音;在小鎮青年人均使用時長排行榜中排行第8,高於微博。
兩組資料足以說明網易新聞不僅使用者粘性高,在流量紅利褪盡後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地利:內容營銷資源決定使用者覆蓋面
有了豐富的影劇綜頭部內容儲備之後,還需輔以特色內容營銷才能助力頭部內容向外傳播。對此,“超級IP季”投入了網易新聞50%的資源,如品牌強曝光、裂變傳播、推薦優先分發等助力頭部內容發酵傳播。
一方面,網易新聞通過演算法推薦可以精準定位年輕使用者,並提高頭部內容在演算法中的權重,從而擴大使用者覆蓋面,助力頭部內容獲得更多曝光。
另一方面,網易號有70多萬自媒體,每天能產出50萬餘條內容,其中一半為視訊內容,通過自媒體聯盟產出優質內容和提煉節目亮點等高頻次的短視訊互動內容策劃,可以帶動使用者瀏覽、跟貼互動。
人和:社群氛圍決定傳播效率
帶有社群屬性的產品往往具有短平快的傳播特性,開放式平臺尤其如此,微博、網易雲音樂、網易新聞都是典型例子。
網易的內容產品已經成了品質和內容社交的代名詞。網易新聞是使用者活躍度長期排在一眾新聞平臺前面,並且盛產優質新聞評論,使用者參與內容互動的積極性非常高。QM資料顯示, 2018年9月,網易新聞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75.5分鐘,較前一年12月淨增14.5分鐘。
經由一系列內容運營刺激,使用者更多的表達慾望會被激發出來。內容與討論能將節目的影響力推向至高點。據悉,網易新聞的使用者一天能產生400多萬條跟貼,而“超級IP季”上線200多天,產出的優質內容已經超過3萬條,《相聲有新人》、《吐槽大會》等綜藝節目播出期間使用者跟貼非常多。
活躍的使用者氛圍和大量頭部內容所產生的社群效應最終會形成一個能夠不斷向外輻射傳播的良性迴圈。而“超級IP季”融合天時地利人和的宣推模式不僅促進了臺網融合,對擴大影劇綜頭部內容的影響力也有顯著作用。官方透露,超級IP季才上線200天,合作IP數量已達到300檔,累計播放量達1億,使用者觀看時長達20萬小時。
短視訊資訊過載,將是“超級IP季”式宣推模式的機會
據瞭解,2019年“超級IP季”將把短視訊節目合作作為下一階段的目標,對於短視訊製作團隊來說是一個利好訊息。
短視訊行業的爆發式發展產出了大量內容,已出現同質化和資訊過載的跡象。美食作家王剛、華農兄弟等短視訊博主能受年輕使用者歡迎,正是因為使用者已經厭倦千篇一律的短視訊節目。但這些也是個例,畢竟靠使用者自主發掘優質內容的成本過高,優質短視訊節目的使用者覆蓋面也很難快速擴大,短視訊節目IP的傳播同樣需要全新的運營模式來助力。
作為一個短視訊專案,“超級IP季”的宣推模式與短視訊節目也非常契合。當網易新聞將全新的宣推模式應用到短視訊節目IP的合作當中,將有更多優質短視訊品牌能被髮掘,並通過通過“超級IP季”專案所開放版權合作、聯合出品等合作模式獲得影響力的提升。
網易新聞網易號“超級IP季”通過全新的短視訊宣推模式突破內容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和使用者增長天花板,不僅能引領短視訊行業的消費升級,也能靠內容差異化、品牌影響力、傳播能力突圍短視訊。新的一年裡,網易新聞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在短視訊行業的影響力都會更上一個層級。
網易新聞通過內容差異化突破使用者期望,使用者粘性進一步增長也向新聞、短視訊等內容平臺們提了一個醒:只有尋找差異點,提升內容覆蓋面和傳播聲量,為使用者帶來更多優質的內容體驗,才能留住使用者。內容差異化是走出存量市場增長瓶頸關鍵。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