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BB-8 機器人之父再出招:推出新一代易程式設計機器人
儘管有些機器人公司在 2018 年宣佈關門,但機器人依舊是熱門議題,在甫落幕的 CES 2019 上,除了一家 Promobot 公司搞出服務機器人被特斯拉撞了的營銷新聞之外,在 AI+Robotics 展區,中國和韓國公司就佔據了一大半,像是優必選、物靈、Woobo 等,展出的專案也多是服務機器人、陪伴機器人、兒童及 STEAM 寓教於樂機器人。
機器人的很多細分領域都面臨市場需求不如預期、消費者期待值遠高於機器人實際功能的問題,尋找機器人的殺手級應用,就成了行業最大的挑戰,有一家公司反其道而行,他們認為為機器人硬套上一個應用,不如先壯大開發者社群,降低機器人開發的進入門檻,就像過去個人計算機(PC)產業的發展史,最初是由許多自制計算機俱樂部、對計算機感興趣的玩家,動手打造計算機、寫應用程式,推動了整個 PC 行業快速進展及今日的普及,而機器人的發展或許有機會複製這個模式,因此他們針對初學者、開發者或是機器人玩家,推出易於程式設計的機器人開發平臺,這家公司叫做 Misty Robotics。

圖|Misty II 機器人(圖片來源:Misty Robotics 提供)
從 Apple II 得到靈感,打造機器人中的機器人
Misty Robotics 創始人 Ian Bernstein 在機器領人業內頗有名氣,當 iPhone 問世時,Ian Bernstein 與他的朋友 Adam Wilson 合作打造了一個由手機控制的機器人球 Sphero,這款教育玩具被超過 1 萬所學校採用,之後他們與迪士尼合作,進一步開發出知名電影《星球大戰》的 BB-8 遙控機器人,由於 BB-8 融合了電影特色及 STEAM 教育性質,根據 Bloomberg 先前的報道指出,BB-8 在 2015 年 9 月開賣時短短 12 小時內就賣出 2.2 萬臺,銷售獲得大成功讓 Sphero 公司一戰成名,BB-8 也成為 STEAM 機器人的經典案例。
之後,Sphero 公司在 2017 年中將其機器人部門獨立成為新公司 Misty Robotics,Sphero 公司則聚焦在玩具及教育上。“如果說 BB-8 機器人吸引小朋友學習機器人的興趣,那麼 Misty Robotics 就是進階版,讓學生、開發者創造機器人應用,”Ian Bernstein 接受 DT 君採訪時如此表示。

圖|Ian Bernstein 在開發出《星球大戰》的 BB-8 遙控機器人之後,又推出了 Misty II 機器人(圖片來源:DT 君)
對於去年知名的 Jibo、以及打造出 Kuri 的 Mayfield 等相繼收攤,機器人是否根本還沒有真正的市場?Ian Bernstein 很坦誠地說:“實際上 Misty Robotics 最初的定位其實非常類似於 Jibo 和 Kuri,試圖打造一個給消費者的機器人,為機器人找到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但我們花了大約 6 個月的時間試圖找出除了吸塵之外的殺手級應用,但我們想不出來,很令人沮喪。”
就在 Ian Bernstein 持續研究,並回顧到有一個產業的成功歷史時,給了他不同的思路,那就是 PC。在 PC 發展初期時,有許多愛好者(hobbyist)組成社群、自制計算機俱樂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像是蘋果聯合創始人 Steve Wozniak 就是一例,他 11 歲時設立自己的無線電發射電臺,13 歲開始研究設計計算機,後續他與喬布斯相識,成立蘋果公司,後續的 Apple I 、Apple II 原型就是由 Steve Wozniak 一手設計。
在當時 Apple II 最初針對開發者、玩家釋出之後,社群的玩家開發許多軟體及遊戲,之後才發展成為一個適合消費者使用的計算機,消費者必須知道計算機可以做什麼、為什麼需要一臺,有許多的軟體、工具套件可以容易取得或購買,才讓個人計算機正式開始普及,“那為什麼我們不對機器人做同樣的事呢?那我們就來打造機器人的 Apple II,”Ian Bernstein 說,因此 Misty Robotics 推出了 Misty 機器人及平臺工具,讓大眾 DIY 機器人。

圖|Misty II 售價 2399 美元(圖片來源:Misty 官網)
Misty II 售價 2399 美元,4 月出貨
由於 Misty 的特色在於簡易程式設計,目標物件是愛好者、開發者、學校、企業,因此新一代的 Misty II 價格不算便宜,售價為 2399 美元,可以通過它簡單程式設計機器人的相關應用、進行測試,為機器人增加技能,“希望能夠在 30 分鐘之內就能完成程式設計”,說得更簡單些,Misty 就是機器人的機器人。不過,他也表示,為機器人打造技能是長期的計劃,或許需要 2~4 年時間,才能發展出足夠的技能。
在 CES 2019 上,Ian Bernstein 向 DT 君展示了第二代的機器人 Misty II,預計在今年 4 月出貨。在硬體規格部分,頭部有遠場麥克風,深度感測器、飛時測距(ToF)感測器、障礙物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等,脖子則有 3 個自由度,通過輪子可以移動,並支援無線充電。
在功能上,團隊提供了機器視覺、面部偵測、語音互動引擎等技能,例如可以進行面部識別,可以應用在辦公環境、家中等,檢視是否有小偷等,或是跟家中的物聯網產品結合,像是可控制飛利浦的 Hue 智慧照明系統。同時開發者也可以加上自己開發的技能,或是利用 Amazon 等提供的 API 來增加服務,目前也有開發者正在設計基於 Unity 的模擬器。

圖|Misty II 硬體功能(圖片來源:Misty Robotics 提供)
機器人是未來的趨勢已無庸置疑,只是現在還處在增加技能、探索市場的階段,行業的發展仍有一段長路要走,Misty Robotics 的方向不像是其他機器人公司以商業應用為出發,倒是有種信仰 DIY 的復古情懷,“我們想要專注於可以創造有用的東西,”Ian Bernstein 說,召集全球開發者及愛好者的創意及技術,將是推動機器人走向普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