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廣告主席劉勝義:朋友圈是私人天地,不一味追求收入增長
劉勝義在首屆全球首席營銷官發展峰會發言
“上個時代的網際網路廣告,是轟炸式廣告。所謂精準投放 ,是精準找到你、在特定時間轟炸你。坦白說,這個東西是不對的。”
“因為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八卦到處飛,很多人不會分辨新聞和八卦的區別。”劉勝義說:“而廣告該做的,首先應該是怎麼幫助使用者找到他要的資訊和產品。”
日前,在10月23日至24日於美國奧蘭多舉行的首屆全球首席營銷官發展峰會上,騰訊集團高階執行副總裁、騰訊廣告主席劉勝義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採訪。
不單純追求廣告收入增長
今年整個遊戲行業不景氣,加上政策的不確定性,遊戲作為原來騰訊最大收入來源受到一定影響。相比之下,網路廣告卻保持著高速增長。
目前網路廣告已經成為騰訊的三大收入來源之一。據騰訊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網路廣告收入佔總收入的20%,達到162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受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小程式)、移動廣告聯盟以及QQ看點收入等增長所推動,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61%至112億元。
“Pony(指馬化騰)對我們所有的業務,坦白說,他所抱有的期望一直都沒變的。我當年加入公司的時候,大概十三四年前,他認為騰訊必須是一個多元化的產品組織的企業。”劉勝義說。
劉勝義說,騰訊廣告業務不會單純追求收入增長,也不追求市場份額,他們更多以產品為中心,強調花心思把社交廣告產品的智慧、技術、能力建設起來。
拿微信朋友圈來說,劉勝義認為,朋友圈是展現內心情緒的私人天地,使用者對它24小時有主控權,如果一天來兩三個廣告,就不是自己的了。“微信做那麼多年依然保持一天每個使用者最多兩次廣告,我覺得還算很剋制的。”劉勝義說。
傳統企業營銷必須轉型了
騰訊剛剛進行了第三次架構調整,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產業網際網路,同時對廣告業務進行了梳理,將原社交與效果廣告部與原網路媒體事業群廣告線合併,成立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
騰訊總裁劉熾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產業網際網路的趨勢下,每個品牌都將是智慧化品牌,騰訊要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推進這一智慧升級。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則可以結合社交、視訊、資訊以及其它富媒體資源,配合打通的使用者洞察資料,形成整合營銷方案,助力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連線。
以家樂福為例,2017年起,騰訊整合廣告、支付、小程式、雲端計算、AI等能力,實現會員轉化率高達90%,銷量增長1.5倍的戰績。
對於廣告業務的整合,劉熾平則解釋稱,這相當於對外有了一個統一的服務視窗,減少溝通成本和管理成本。
10月23日至24日舉行的首屆全球首席營銷官發展峰會,是目前市場營銷界規格最高、覆蓋範圍最廣的行業盛會。劉勝義是該峰會主辦方中唯一一位中國企業代表。今年6月,首席營銷官發展理事會在戛納設立,25名行業權威加入理事會。
劉勝義在會上說,數字文明的到來,給品牌建設帶來三點挑戰和機遇。一是數字文明不單是消費者的數字化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方式、企業的組織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的重塑;二是人工智慧將賦能一切,實施轉型並利用人工智慧來實現品牌承諾,是企業發展必須依靠的;三是全球社會處於後真相時代,數字技術的發展可能引發社會矛盾和信任缺失,需要提升品牌的道義標準。
會上,寶潔、聯合利華、LVMH等全球250多家企業的首席營銷官探討,“數字時代,CMO(首席營銷官)的工作是不是被CTO(首席技術官)給取代了?”
“他們中很多都已經五六十多歲,但他們非常謙卑。哪怕是在面對顛覆的挑戰,有創新力的領導永遠在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去提問。”劉勝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