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國際醫療引領市場新爆點,專業化發展成剛需
近來,國際醫療市場因為前景廣和發展速度快而備受矚目。
動脈網(微信號:vcbeat)獲悉,9月21日,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京召開,將為促進國際醫療資源對接與合作,打造國際醫療交流平臺,推動國際醫療服務發展及其規範管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德不孤,必有鄰”。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之際,再次強調:要著眼地區可持續發展,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倡導積極開展發展戰略對接,重點提升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曆程中,健康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趨深入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國際醫療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大力鼓勵發展健康服務產業叢集,加強國際醫療合作,優化多元辦醫格局。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健康中國”戰略部署之下,“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觀念深入人心。
一方面,國內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出境就醫的人數越來越多。來華設立辦事處或直接建立醫療機構的海外醫療機構也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國際化程序加速,企業投資、商務交流、旅遊等增加,境外人士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大,在華外籍人士成為新興就醫群體。
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國際醫療服務需求量每年約3000萬-4000萬人,市場規模估計近千億,涵蓋了從新生兒到93歲的全年齡段人群。國際醫療保險亦呈增長趨勢,以2015年為例,保費收入達2410.47億元,同比增長51.87%,理賠金額達762.97億元,同比增長33.58%。
在此背景下,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應時而生。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在專委會成立大會上表示,國際醫療服務是當今醫療市場發展的必然需求,必須朝著專業化、規範化的方向走進全國各大醫院。同時,優秀的國際醫療服務和管理已成為提升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改善投資環境的重要因素。
張抒揚主任委員指出,目前我國的國際醫療市場還存在配套缺失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如缺乏保護行業發展的法律規範,缺乏與國外擬進入國內醫療機構對接的組織,缺乏保險及金融支付對接平臺,缺乏與國際接軌的行業標準,缺乏服務、管理、保險、支付等相應專業人才,缺乏行業聲音等。
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其前身是成立於2014年的涉外醫療與健康管理沙龍,此次在中國醫院協會批准下正式成立,以具備提供國際醫療服務水平、具備國際醫療服務能力、具有國際醫療服務及管理經驗的相關機構及從業人員自願組成的專業性、學術性、群眾性的全國性二級協會團體,致力於打造和建立成具有國際化、專業化、權威性、有領導力的平臺。
中國醫院協會張寶庫副祕書長代表協會對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表示了熱烈祝賀。他說,專委會的成立為中國醫院協會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作為協會唯一一家涉外醫療服務管理的專業委員會,其成立標誌著我國在國際醫療服務提供、管理、行業監管領域又增加了一個由國家一級社會組織領銜、專家學者參與、廣大醫療機構和企業聯合支援的社會組織和業務發展平臺,對於推動國家國際醫療服務的行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發起人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海濤說:“第一屆委員會吸納了全國131家頂級醫院參與,同時還引進了包括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德勤中國、通用環球醫療集團、華潤健康等企業的廣泛參與,涵蓋大型公立醫院、私營醫療機構、保險公司、投資機構、醫藥企業等領域。”
這也意味著,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將充分進行跨界對話,開展國際醫療質量、服務水平與管理評估研究;國際醫療衛生技術合作與交流;國際醫療資訊平臺建設;國際醫療臨床專業研究;符合國際醫療要求的醫學及行業人才交流培養;國際醫療組織間的學術、管理的交流與協作;國際醫療金融合作等工作。
專委會戰略合作伙伴——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總經理郝傑介紹說:“希望通過參與專委會工作,共同推動國內健康管理服務與國際機構的無縫銜接,使其儘快達到國際水準。方便客戶的同時也幫助醫院對患者進行分流管理,精準對接高階醫療服務,助力提升我國的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水平。”作為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開創者和領先企業,FESCO目前服務於近3萬家中外企業客戶、近200萬國際化人才。
近年來,FESCO大力發展健康管理相關服務,針對高階客戶對醫療健康深入需求,打造了一系列服務閉環,包含:健康體檢、家庭醫生、門診預約、檢驗檢查相關服務、健康檔案管理、健康保險的選擇和使用等。目前,這些服務都整合在FESCO的服務平臺上,讓客戶進行一站式選擇。
此次大會期間,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委員會還召開了以“國際醫院質量管理認證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主題的分論壇。來自JCI、DNV GL(醫療)、英國BUPA等國際頂尖第三方認證機構代表和與會嘉賓就國際醫療旅遊、醫療定價、醫保支付、醫院質量認證管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尋求合理、高效的醫保支付方式對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分級診療體系落地、醫療費用控制、醫療質量控制和規範醫療行為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促進了醫療服務體系的優化。而作為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醫療質量控制“與醫保支付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更是備受關注,在業界引起了熱烈討論。
值得關注的是,在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醫院開始採用不同的國際醫院質量管理認證體系作為提速醫院管理、醫療質量控制建設的工具。這也引發了國外醫院質量管理認證是否可以達到有利於優化結構、實現控費,為醫保支付提供有力保障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