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攸關:張首晟的死,無關陰謀論
-做基金的必讀,做學者的請認真讀-
作者:丹華美元基金LP,教授生前好友
編輯:米豆
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教授在美國時間12月1日去世,自殺的原因引發了多方猜測,一個流傳很廣的陰謀論是說,張教授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研究將會帶來世界晶片行業的巨大革命,而美國人為了阻止這件事的發生,用301調查做藉口,逼死了張教授。
這個說法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因為在老百姓心目中,張教授的人物設定是愛國華人科學家,還是楊振寧的徒弟,又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於是,他們自行腦補了很多情節……
但我想說的是,這個說法不靠譜,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是基礎物理研究,發表於2006年,跟晶片技術相差十萬八千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張首晟華裔物理學家人設之外,他還有另一個人設,那就是區塊鏈佈道師、幣圈大佬、山寨幣莊家。
張教授作為區塊鏈的佈道師,和其他區塊鏈大佬還不一樣,他是真的“信仰”這套把戲。
張教授自殺,是因為他愛惜名譽勝過生命。
賠錢這都是小事,作為一個終身教授,這輩子都有鐵飯碗,吃喝根本不用愁,所以這根本不是賠錢的事情,而是無法接受失敗的挫折。
看看張教授的履歷表:
1978年,在沒有讀過高中的情況下,15歲的張首晟直接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1979年,大二就被派往德國深造。(16歲)
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國深造。(20歲)
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24歲)
1995年,32歲就當上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成為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張首晟已包攬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看看這份簡歷,張教授從一開始就是人生贏家,幾乎就從來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可是這次幣圈之旅,可以說是敗得太慘了。
一路風光的人生贏家,突然之間沒了掌聲,他躺下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但凡張教授有其他所謂幣圈大佬十分之一的臉皮,他也不會死。
巴菲特說比特幣是老鼠藥,張教授可能是老鼠藥的又一個犧牲品,但我相信他並不是最後一個。
本文作者是丹華美元基金LP,張教授的生前好友,揭露了丹華資本管理的內幕,做基金的必讀,做學者的請認真讀。
教授一去,舉國一片悼念聲。
教授生前壓力,至少有三方面:中美經濟關係緊張,團隊內部明爭暗鬥,丹華基金業績慘淡;
年初FBI集中約談千人計劃專家的同時,也曾經與張教授談話,希望其不要繼續投資人工智慧等美國尖端技術公司。
11月底,美國再次釋出新的301報告,報告中點名通報丹華基金主要LP為中國國企。
團隊明爭暗鬥,既包括丹華美國萬某,丁某等年輕人借用丹華基金品牌暗謀私利,私自向專案方索要回扣;也有內部矛盾重重,爭搶專案送幣福利。
幾位年輕人頭頂“區塊鏈女皇”,“幣圈新生代掌門人”等丹華資本賦予的光環,卻做著為自己博名利,挖基金和投資人牆角的事情。
一名董事總經理,教授夫人的朋友孩子,更是與合夥人谷安佳直接衝撞;在矛盾愈演愈烈之時,教授也多次表達過為難。
內部鬥爭,於萬卉離開丹華之時暫時告一段落,各方面都買教授的面子,但爭奪利益之事仍未停歇。
從一名基金從業者的角度,幾位團隊成員追求個人名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基金的利益自己只有小部分,個人的利益卻是百分百的;更何況誰也不會在基金工作一輩子。
但是幾位年輕人做出的有悖投資人利益的行徑,著實是令人齒冷的。
投資業績,比起以上的兩點,或許更加令人惋惜。
丹華一向以矽谷華人基金翹楚自居,從融資額和投資總數來看,都領跑矽谷。
改變了華人基金只投早期天使的狀況,直接參與到A輪 B輪甚至更後期的投資。
在短短几年間完成了超過150家專案的投資,獲得了空前的聲譽。
然而,教授個人相當一部分時間要花在學術和科研上,投資並不能全身心投入。
科學上高屋建瓴的成就也幫助不到投資的經驗。
丹華呈現出相對民主的投資決策機制,多由年輕人蔘與,教授把關。投資專案時多有失誤。
丹華一期成立於2013年,大部分專案獲得了足夠的成長時間。
從這期投資的專案來看,幾個重金投資的專案:光場相機LYTRO,機器人公司3D Robotics,無人機Airwave, 室內地圖Insidemaps, 機場用車Flightcar等均血本無歸。
其餘大部分專案也面臨增長停滯。
基金投資的表現最好的明星專案AutoX; META; 也在與Pony.ai; Hololens等專案的競爭中處於下風。
基金賬面回報僅為約1倍,基本不存在能夠返還投資者受益的可能。
丹華基金受到大陸關注主要是在2017年的幣圈狂歡,一度成為中國最有名望的區塊鏈基金。
然而眾人所不知的是,基金受LP Agreement所限,並不能直接投資代幣,僅能通過投資專案公司股權的方式投資。
而丹華基金在2018年1月,終於與LP達成協定,允許投資專案代幣,這才重倉進場,卻怎料將大部分資本投資在了歷史最高點。
基金投資的ZIP, UUU, HSC, IHT, RFR均告慘敗a,僅有ZIL及時退場收回成本。
在交易所中投資的OK和Fcoin也是幾乎清零,成為了這一場資本泡沫中,最被看好也最為萬眾矚目的失敗者。
教授曾經不止一次的講過,他最愛的還是教書。
作為一位聲名顯赫,學術成就登峰造極的學者,他同樣在意自己的名望;我對教授的選擇無比遺憾,因為這隻基金中,他是最正派,最為投資人利益負責的那一個;但最終,這樣一個有擔當的男人,卻要為一群沒有擔當的人的行徑而負責。
教授是那麼的令人尊敬,矽谷有千百名教授,但教授一詞,永遠特指張教授。他是每個人心中的 THE PROFESSOR。
教授是那麼的純粹,他的名字在他生前,被無數下屬消費;而在去世後,又被無數網友消費;有多少人,在教授去世後發合影悼念,只為了炫耀自己曾經與教授相見。
但我想,這個道骨仙風的學者,倘若看見這一幕,也只是會淡然一笑,擺手唸到:不礙的。
別了,首晟。
“
你對本文有何想法、觀點、評論嗎?
”
(在文末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