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寶盒,磅礴凌厲——AROMA A100便攜平衡耳放評測

在音訊市場中,便攜捆綁就像一道“防火牆”,翻過去便是另外一片天地。作為隨身玩家我很慚愧,由於追求簡單便捷的聽歌,我並沒有分享太多有關隨身裝置捆綁的玩法。AROMA在15年的時候就進入我的視線,我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停留在便攜耳放A10,也可以說正是A10突出的聲音表現,讓不少玩家認識了AROMA。在穩定發展的HIFI市場,便攜耳放對於發燒友追求優質聽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眾與片面之間取捨,造就對上一代產品的繼承與超越,前陣子AROMA悄無聲息地釋出A100,這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集大成的便攜平衡耳放。

我們對便攜耳放的關注度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捆綁後的不便攜。AROMA A100看上去比較傳統,擁有自家一派中庸大氣的外觀造型,儘管金屬機身沒有亮點可循,面蓋紋路也相對簡單,但造型方正得體,整體設計風格類似硬朗的小酒壺。A100定位便攜,但不屬於口袋級產物,其外形寬大厚實,雖然機身重量尚可接受,單手握持不成問題,但捆綁了前端裝置後不太好掌握,並且機身有點鉻手。



AROMA A100定位為純便攜平衡耳放,不僅功能擴充套件了平衡輸入,可適配更多前端裝置,而且輸出部分擁有多種介面,能滿足絕大多數插頭的耳機。A100機身頂部分佈有3.5mm單端和2.5mm平衡輸入,以及3.5mm單端、2.5mm平衡和4.4mm平衡輸出等眾多音訊介面,其中平衡輸入與輸出的引入,正符合當下HIFI圈對平衡端的需求,尤其是索尼積極宣傳的4.4mm介面,A100同樣擁有。此外,A100機身頂部突出的部分為音量調節旋鈕,並且在機身頂部左側還設有平衡輸入和普通輸入的調節撥鈕,以及高低增益的調節撥鈕。A100機身底部為電源部分,包括Micro usb和外接電源介面,其中外接電源可連線AROMA專門為A100適配的PS100或PS10電源。那麼在滿電的情況下,A100的續航時長為7小時,如果再加上外接電源,基本可以不用擔心A100的工作情況,同時A100機身側面添加了電量顯示功能,可直觀瞭解到產品的電量使用情況。


要說外觀,A100可談不上有多精緻,但其擁有非常強大的電路設計,並且內藏玄機。電為聲之母,這是經常被圈內人士拿出來說的一句話,這裡所說的“電”指的是電源,電路設計是A100為耳機提供優質輸出的前提條件。A100的電路設計主要分為電源單元和放大單元兩部分,其中電源單元佔據大約三分之二的空間,為整機提供高質量供電,並且A100的前級放大電路延續上一代A10的經典設計,後級放大為分立三極體電路,保證細膩而強有力的耳機音質輸出,頗具AROMA的產品理念。標題之所以賦予A100是“樂之寶盒”之稱,是因為運放部分設計為可自主更換,這讓喜歡“折騰”的玩家擁有更多的玩法選擇以及多樣的聲音風格挑選,換句話說,你能從A100這個“寶盒”中得到什麼,就看你對運放的選擇了。所以為了可操作更換運放,A100在外殼結構上還設計有滑蓋拆卸和彈簧頂針鎖定的方式,大幅簡化了更換運放的操作,整體無傷大雅。值得一提的是,AROMA官方只推薦A100的運放組合但不提供額外的運放購買,如果有需要可前往DIGI-KEY、雲漢商城和e洛盟等正規平臺進行購買,但這裡不推薦淘寶。


便攜耳放在隨身音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音質有多少提升以及能否打動聽者,這是除了捆綁後不便攜以外,我們慎重考慮的問題。推力、推得好以及推出來的聲音,這是我對便攜耳放考究的三個標準。顯然,我被A100磅礴而又凌厲的聲音氣勢所打動。接下來我就以HIFIMAN R2R2000和乾龍盛QA361為前端裝置,搭配耳塞老人家銀黃鸝和HIFIMAN 2000,以及耳機HIFIMAN ANANDA、傑士HP-3和拜雅AMIRON,聊聊A100的音質聽感。


低頻:A100的三頻較為均衡,聲音分佈均勻有致,整體風格中正大氣。A100的低頻沒有一味地追求剛烈凶猛的聲音風格,整體聲音剛柔並進,聽感不混悶轟頭,低頻部分的量感適中,下潛比較到位,屬於保質保量的質感。A100的聲音十分順滑,不會帶來乾澀的感覺,在聆聽絃樂器時尤為舒適耐聽,並且A100聲音的氛圍感不錯,聲音凝聚,紮實而不拖沓,彈性也很好,殘響和泛音有刻意加強的修飾。在動態和瞬態的響應上,A100的表現都挺迅速,線條感井然有序,聲音張弛有力。
中頻:A100聽感最讓人舒服的部分在於中頻,低頻的穩定發揮沒有遮掩中頻的現象,使得其中頻部分的聲音表現得以突出。A100的聲底乾淨,密度和厚度都很適中,中頻人聲的位置前傾貼耳,口型清晰,整體的風格不偏不倚較為中正,男女聲方面更適於聆聽清麗甜美的女聲,情感的表達和流露溫潤有味,但還缺乏一定的感染力,聆聽老派歌手的曲目時,醇厚度略顯一般,不過好的是,A100的聲音沒有融入太多的音染,而且聲音的控制力到位,人聲齒音得以削弱。
高頻:A100的聲音注重素質與聽感的結合,這是征服聽者的一大法寶。A100的聲音在高頻部分伸展自如,結合順滑的聲音聽感,整體高頻的質感非常潤澤。得益於控制力,A100的高音悅而不刺,聲音表現不突兀,也不暗淡。A100對器樂聲的表現更為精緻,這與其緊實的密度以及高音銳度有一定關係,所以樂器的演繹上,A100遊刃有餘。
聲場:A100的聲場側重於磅礴而又凌厲的氣勢,擁有足夠寬闊的圓整形態。A100的聲音層次感分明,聲音分離度高並且定位精準清晰,橫縱聲場的比例協調,聽感上有一耳朵被撐大的感覺,而這種巨集大的聲勢,讓A100在駕馭大編制大動態時不顯乏力,整體的結像凝而不亂。而唯一不足的是,A100的底噪清晰可聞,不過考慮到A100作為±15V供電便攜,底噪相對其他低壓耳放勢必會大一些。
解析:氣勢之下,便是細膩的程度,這二者雖沒有直接聯絡,但也是綜合素質的一大關鍵。A100的資訊量豐富,並且對資訊量的處理細膩入味,同時有著絲毫畢現的展現,整體的密度感強烈,在樂器和人聲的解析中更傾向於對樂器的演繹。
搭配:A100的聲音摻和著中正大氣和溫潤順滑的特點,我個人建議搭配素質高或者兼具素質與聽感的前端裝置,例如乾龍盛QA361和HIFIMAN R2R2000,或者索尼金磚以及艾利和SPK都是不錯的選擇,搭配A100之後都能將聲音發揮淋漓盡致。接下來聊聊關於耳機的搭配。

A100+R2R2000+RE2000(低增益)
我接觸R2R2000的時間不長,但我對R2R2000圓潤順滑且形體清晰的聲音情有獨鍾。R2R2000搭配RE2000的音樂味較濃郁,但聲音密度稍有鬆散,聽感略顯柔軟,A100的加入使得整體聲音的質感凝聚而有力,並且人聲變得清淨細膩,聲音的層次感和線條感更為分明和精細,在保證低頻彈性的同時,聲音素質得到一定加持,聲場隨之開闊。這組捆綁搭配優勢在於突出了凌厲的氣勢,以及建立於舒適聽感之上的高素質。

A100+R2R2000+ANANDA(高增益)
ANANDA的聲音有著平板振膜一貫的特點,側重於中高頻部分的表現。ANANDA與太子搭配的聲音纖細而銳利,聽感稍有毛刺與刺激的感覺,控制力有所欠缺。A100的加入不僅對高音加強修飾,毛糙感被精緻化,聲音高亢而強有力,並且人聲前置,使得情感更為貼切。搭配建議撥到高增益,此模式之下的聲場富麗堂皇,聲音火力全開,極高頻部分的聽感鋒芒畢露。

A100+QA361+銀黃鸝(低增益)
QA361是我目前認為聲價比頗高的一款國磚,聲音乾淨通透,風格穩重大氣。銀黃鸝是老人家登峰造極之作,在我心中享有十腔“皇”鸝之稱。QA361搭配銀黃鸝,不僅女聲甜潤清麗,情感豐盛,而且整體的聲音風溫文爾雅。A100的加入使得人聲鮮活而又靈動,整體聽感更為氣派,並且律動感充沛。介於銀黃鸝易推特性,與QA361搭配足以滿足隨身的需求,A100的加入就只是聽感層面的抉擇。

A100+QA361+HP-3(高增益)
HP-3是傑士主打的頭戴旗艦,聲音傳承自家音箱經典的味道,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聲暖味濃的聲音風格。HP-3帶有一定音染,並且側重於流行歌曲的演繹,搭配QA361不僅帶來乾淨的聲底,而且讓聽者在舒適聽感中悠然自得,也是這組搭配帶給我意外的收穫。A100的加入主要改善了中高音部分的聲音表現,讓原本注重聽感,近而轉向介於素質與聽感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不過這組捆綁搭配的人聲齒音略重,這在A100之下表現有失控制力。

A100+QA361+AMIRON(高增益)
AMIRON是拜雅產品線中的黑馬頭戴,定位家用型,聲音頗具拜雅慣有的風格。AMIRON在QA361的驅動下顯得有些吃力,聲音表現發虛,所以必須加入A100得以驅動。適當音量的高增益模式下,這組捆綁搭配的聲音表現出莊重而又嚴肅的氣質,以及磅礴渾厚的氣勢,氛圍感濃郁,流露的情感讓聽者的思緒有些氾濫,整體更注重聽感。
總體而言,A100對大多數耳機都能駕馭並推好,不過我個人更推薦搭配便攜耳機或者駕馭家用與便攜之前的耳機,至於聽感與否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當隨身市場趨於極簡便攜時,人們對聽歌的要求也越來越簡單化,一部播放器甚至是一部手機就能滿足日常。然而對於進階玩家或者追求完美音質的發燒友而言,便攜耳放的作用顯而易見。在引入平衡輸入以及融入2.5mm平衡和4.4mm平衡輸出之後,AROMA A100的價值足以體現在中高階的HIFI市場之中,況且目前市面上像這種集大成的便攜平衡耳放少之又少,4088RMB便能帶你進入樂之寶盒,探尋更多的玩法,以及體驗磅礴凌厲的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