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插畫練習總結
“所謂漫才啊,就是不管他是要賣魚還是賣菜,都是漫才!”——「神谷」
總結之前練習的一些東西和感悟,作為自己的筆記吧!
第一部分-Thick插畫
第一部分是“粗線條”風格的適量插畫練習,在站內我關注的是“南安鎮阿毅Ayye”、“曉前”、“狂奔的包子插畫鋪”等,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插畫師,篇幅有限,就不都列出來了。
我的思考和總結:
1.Thick風格對所描述事物的特點會誇張和放大,所以對概括能力也會比較大的考驗。
2.Thick風格有很多種,除了練習的概括比較大的“Q版”風格,還有阿毅的作品比較灑脫和飽滿,以及復古風格(類似早期迪士尼或者茶杯頭類),這個以“樂小怪物 ”的作品為代表。
3.Q版風格如果商用所需元素需要多個堆積進行排版,單個元素就會太簡單。
4.在品牌設計領域有些logo會用到這種風格。
暫時就這麼多,以後有想到再補充
舞獅的插畫作者“@endlessmay”蕭哥,對我的影響很大,自身手繪插畫能力超級強大,是我的領路人。
“別墊著,別吸色,要在練習中鍛鍊你的顏色和造型能力...”
“無論是互動設計還是造型或者是色彩,設計是要傳達給使用者一種情緒,你的介面給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情緒,心裡要有數”
第二部分-向量插畫
錨點插畫練習,這個沒什麼可說的,最常用種類也是最多的(類別也太多了),多練就完了。
筆記:在sketch中,2.5D插畫的輔助線可以通過疊加矩形的圖片樣式來做,雖然打輔助線的話是最簡單,但是每次用起來會比較麻煩,能用的只有中心區域一點,需要放大再拖動。
筆記:創作來源於電影“扎齊坐地鐵”紳士在屋頂追逐的片段,真的非常有意思,推薦去看看,這一段電影節奏很歡快,像“真人版貓和老鼠”。
第三部分-向量icon
這套icon是最初為了練習sketch,臨摹“XiaoXian”前輩的手機主題icon。由於是在sketch中實現的,所以在做的時候需要把icon拆解。在拆解和實現的過程中,要儘量篩選出最簡單的辦法。這個過程,實際上“臨摹”,極大的鍛鍊了我對畫面構成和色彩拆解能力。而且培養了作為設計師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如果是我的話,我會。。。”
而且一定要記得 “別墊著,別吸色。。。” 在臨摹和練習的過程中,要麼去畫草圖,要麼直接動手畫,不要把畫墊在下面降低透明度。。。。
第四部分—手繪練習
“手繪,是設計的基礎”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才,但是畫畫這個東西,你要你堅持去練,你也能畫的很好”
其實有時候就在想,如果在上學的時候選擇美術專業該多好。丟的這些基礎,想補回與科班生們的差距,我還需要更加努力啊。其實壓力比較大的時候,真的很難能睡著,很難踏實,如果每天不畫點東西。
有的時候感覺很壓抑,有的時候在凌晨的時候蒙著被子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再努力一點,有的時候晚上到家躺下睡著了,後來驚醒洗把臉把昨天的留下的畫接著畫完。也不再像剛剛開始畫畫時候,畫點什麼都想發個朋友圈,現在也知道自己那些畫的還可以,那些還需要再努力一些。
下面發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練習,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希望可以在日後的日子裡不斷的警醒自己,你還差得遠!
這張是臨摹的微博的一名大大的畫作,光影氣氛和人物性格都突出的很好。
一琴,一人,一首曲。很喜歡這個沉浸在自己世界的獨奏的人
看完“我的英雄學院”有感,沒遇見“歐爾麥特”之前的綠谷就是個廢柴,很喜歡其中的繼承,責任,還有不顧一切。
下面是在紙上的練習,基本上回家之後就在紙筆上練習,窮,所以馬克筆部分不多,彩色不夠,試過過渡不太自然,一套copic灰度,以後上色先練灰度。。。
前兩張基本都是打完稿之後用G筆勾線,國內好像能貼網點紙很難買到,如果有人知道哪裡能買請幫忙留下言,感激不盡。
第三張是馬克筆上色,能看出來,嗯,顏色少。
第四章是最近省吃儉用買的pad 用來練習上色 但是pad上不太合適畫漸變非常細膩的厚塗,很累。左邊是日本的鎌倉站點,右邊是“貓鼠遊戲”中小李著飛行服的一張照片速寫。
在最後的話
在最後其實更想對未來的自己說一句,日後你無論你什麼時候再來看這篇記錄,也許會覺得當初的自己很傻很天真,畫的東西也就那樣一般般,但我希望你心裡能想
“我的初心未變,我就是想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我還需要更努力!”
共勉
*練習中有的原作者記不清了,所以暫時沒有標識,如果有認識的朋友請留言,我們一起向大牛們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