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險集團成功舉辦“科技驅動,極致體驗”科技日
11月28日,泰康保險集團舉辦以“科技驅動,極致體驗”為主題的科技體驗日,這是泰康第二屆客戶體驗節的重要內容。科技體驗日上,泰康首次對外披露“一二五”科技戰略佈局。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經綸表示,人工智慧及大資料技術已在保險業務中廣泛應用,“老年人智慧照護系統”等科技產品未來將引入泰康養老社群。
當前科技變革有五大關鍵趨勢,即連線、速度、智慧、轉移和開放。基於對當前科技變革趨勢的前瞻判斷,泰康提出了“一二五”科技戰略佈局,“一”是指以客戶為中心,“二”是指智慧保險和智慧健康,“五”是指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五大科技能力。
泰康保險集團人工智慧專家劉巖博士表示,泰康AI申請發明專利達41件,發表學術論文4篇,榮獲國內外5項大獎,例如“人臉識別平臺—美國知名諮詢機構Celent頒發的 Model Insurer Award (中國唯一)”、“語音分析平臺—亞洲保險評論及Celent聯合頒發的Asia Insur. Tec. Award(AI類亞洲唯一)”。泰康同步打造了OCR(文字識別)、人臉、語音等人工智慧平臺,以標準服務的方式為集團內外部業務賦能,在數百個線上、線下業務場景中進行應用,每年為數千萬客戶提供數億次服務,極大地提升了運營效能和客戶體驗。例如語音分析平臺支撐泰康20餘項業務,平均每天完成1.2萬小時語音分析處理,其中智慧客服實現7*24小時無間斷服務,平均每年可節省60人力,客服語音分析系統可挖掘客戶潛在需求,監督客服服務質量,平均每年可節省200人力。
大資料專家鄧鬆博士介紹,在健康險領域,泰康科技全面賦能個人健康險核心業務環節,在產品設計、產品定價、核保、健康管理、理賠等領域實現資料驅動,在產品設計和定價階段,泰康分析了數以億計的既往理賠資料,設計了多款健康險。在核保以及理賠的環節,泰康通過智慧化的方法,實現了平均核保效率提升30%。而在參保人健康管理方面,泰康以參保人既往的理賠以及就診資料為基礎,通過機器學習的方法判斷其未來一段時間內患病及住院的概率,從而對高風險人員進行主動的健康干預。同時積極參與政府醫保經辦,在醫保基金支出預測、按病種付費改革和醫保智慧稽核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例如在醫保基金支出預測方面,泰康採用的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個體預測模型,跟傳統的基於群體的預測模型相比,泰康的預測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預測誤差基本上能控制在8%以內。在按病種付費改革方面,泰康為醫保經辦部門提供了一套以循證醫學技術、醫學知識庫以及機器學習演算法為基礎的完整解決方案,滿足了醫保經辦部門的全方位需要。
記者在泰康科技展廳中,體驗了泰康自主研發的“智慧櫃員機”。這是一款實現客戶自主辦理業務的智慧服務終端,引用三項AI技術:人臉識別、人工智慧輔助及OCR識別,全程語音互動引導,三分鐘輕鬆搞定辦理業務。據業務使用情況統計,可將目前75%保全業務平移至櫃員機,平均一臺智慧櫃員機至少可節省0.6個人力/年。
同時記者還參觀了“智慧養老社群”展臺,“智慧門把手”、“刷臉測心率”、“老年人智慧照護系統”、“智慧語音助手”等科技產品。這些科技產品既可便捷地服務入住養老社群的居民,同時可節省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成本。據瞭解,上述4款智慧養老創新產品由泰康新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新技術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已經申請了100多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後續將應用於泰康養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