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芽音箱中的真男人——傑士The One上手體驗
如今市場上的藍芽音箱還是蠻多了,特別是一些傳統的老牌音訊廠家也加入這個戰場後,市場上的選擇就更多了。對於藍芽音箱的選擇,其實不少使用者更會考慮大牌,例如在索尼的信仰加持下,可能會考慮一些具有酷炫燈效的藍芽音箱。而且對於一些追求數碼新品的玩家而言,索尼或者JBL其實蠻符合他們要求的,畢竟這些牌子的藍芽音箱推陳出新的週期快,外觀酷炫風格年輕,音質反而是其次了。但對於像我這類較為傳統的燒友而言,外觀雖然重要,但個人更需求的可能是內斂和沉穩的設計風格,不需要藍芽音箱會發光,只要連線方便配置高就可以了,因此個人更注重的還是音質表現以及不要外觀太非主流,而我剛上手的傑士The One就是這麼一款產品。
其實我不久前就在張大媽分別對索尼的XB21和傑士的GROOVE進行了開箱簡評,作為一個對音質還算有點追求的老燒友老玩家,我在下面的回帖也提到了傑士GROOVE的音質是可以完全超越XB21的,特別是GROOVE在售價下跌後,XB21除了設計風格上的優勢和內建彩燈以及一些額外功能應用外,實際上聲音是完全乾不過GROOVE這款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藍芽音箱的。而作為傑士GROOVE的大哥,The One其實已經是傑士的旗艦級藍芽音箱了,據說設計時就按照HiFi的標準打造和調音,只不過傑士為其加入了藍芽的屬性更貼合市場需求而已,如果你不需要藍芽的話完全可以用The One內建的AUX輸入聽歌,理論上音質會更好。下面就簡單晒一下我剛到手的The One。
其實傑士還有一個比The One更頂級的產品——The Three,無論尺寸或者低音單元配置都更好,配置也更專業,但一些像唱頭放大、DTS Play-Fi等功能對我來說是用途不大的,因此最傳統的藍芽音箱The One對於我來說反而更合適,感覺就如其“The One”的命名一樣,既專一也專業。
其實無論從包裝再到箱體,傑士The One都透露著沉穩和復古風,和其傳統的音訊產品的設計風格相類似,不像索尼那樣產品已經開始走數碼化路線,其懷舊復古風其實側面反映出The One在傳統音訊的專業定位,就如我上面說的,The One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作為HiFi級音箱而設計的,藍芽功能更多是為了順應市場需求而已。當然了,這裡要提一下的是,The One的藍芽配置也不錯,Apt-X應該算是如今通用的藍芽標準裡面品質較穩定和優秀的了,對於如今大部分已經Apt-X藍芽輸出協議的手機來說,The One的無線傳輸方式就是把音質的遞減效應降到最低。
與我不久前還在用的傑士GROOVE使用的金屬網罩不同,作為旗艦產品的The One四面使用了纖維網罩,一側金屬條上帶有AUX口和電源口,上下都夾了實木板,讓整體的設計更有家居感,結合底部的實木防滑支架,讓這套音響擺放時更像一個真正展示的工藝品。如果要說其造型特點的話,個人倒是感覺傑士The One的結構像法式拿破崙蛋糕,有層次感和一定的藝術品味,擺放在哪裡都能很好地成為家居的一部分。另外,The One的箱體雖大,但其他部分也極為簡潔,基本上就在頂部保留了一個鍍銅的實體拔杆開關和兩個音量調節旋鈕,其他功能一概省去。其實就如我上面說的,傑士The One將復古風和專業風發揚到底,擯棄了大部分與音質無關或者不利的功能與設計,大大減少了給聽者帶來的選擇困擾,給人一種穩定和實在感,力求把HiFi帶到無線音箱中去。
作為一款2千元級別的無線音箱,我使用後認為傑士The One的聲音可以完全超越我此前使用的主打時尚潮流戶外便攜藍芽,包括傑士自家的GROOVE在內,The One表現出來的聲音完全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從我自己多年玩發燒耳機以及2.0監聽箱的經驗來看,傑士The One的調音確實向著高保真的路子去走,雖然說由於體積和功率限制,讓The One在高頻的穿透感和2.0音箱才有的定位感上略有缺失,但柔順和富有質感的中頻人聲、質感量感兼備的低頻以及獨特的細膩感和超越一般藍芽音箱的高解析力,都是傑士The One所特有的,也讓它能夠穩穩立足高階檔次的藍芽音箱。
如果要對比的話,由於傑士The One的高定位,所以我手頭也沒有和這款音箱價格相符的藍芽音箱能夠直接做對比了,不過從我玩GoldNote和仿貴族音箱以及創新監聽箱的經驗看來,傑士The One的聲音風格確實很適合流行、原聲、JAZZ,播放音樂時自帶一種綿密通透度人聲質感,基本上男聲女聲都通吃了,小編制也能輕鬆應付,完全沒有自家旗艦耳機HP-3般快節奏,聲音風格上更像是致敬自家的復古號角箱,但聲音還原和能量感更偏向於中低頻,給人更為舒緩的聽感,小編制、室內樂和人聲都遊刃有餘。從音樂聆聽的角度出發,傑士The One作為能夠成為家居一部分的產品,似乎調音和設計上也儘量讓其音樂的表現方式更為流暢舒緩,低頻很有活力彈跳自如,但整體聽感不搞誇張的動態漲落,沒有那種渾濁的不通透感,也不追求聽音上的刺激,讓用家聽音時能夠有更為舒適和不容易疲勞的聽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