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將淹沒我們的熱搜時代
強東哥在明州到底有沒有強姦?這女方到底是怎麼回事?
蔡徐坤跟B站發律師函了,你準備站哪邊?
PDD直播刪除了自己千萬級的《逆水寒》帳號信手斬龍,看哭了沒?
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不管是主動或被動,以上的訊息多少都會鑽進你的耳朵裡,霸佔你的時間,佔據你一部分生活。
移動網際網路到來之後,我們的資訊獲取方式變得更加碎片化,資訊過載這個詞也在不斷被人們提起。新聞不再是電視中主持人的嚴肅播報或報紙雜誌上長篇大論的樣子。隨時隨地,隻言片語甚至一張圖片就可以引起軒然大波,然後反轉,再反轉,再反轉,資訊猶如一陣陣熱浪鋪面而來,真相不再重要,歡迎來到熱搜時代。
真善美,真為先
熱搜,是指網站從搜尋引擎帶來最多流量的幾個或者是幾十個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通常都反映該時間段內的各界大事與流行話題。
現如今,以熱搜為代表的資訊傳播方式正在成為主導輿論的現象級狂歡,極大佔據了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通過網路熱搜,我們可以快速瞭解到日常生活之外所發生的、引起熱議的時事。然而伴隨這一現象大熱的同時,有一個陰影一直揮之不去,那就是無法被認定的“真實性”。
以強東哥的事情為例,在事件的一開始,人們首先隱約聽到一個富豪涉嫌強姦的案子,具體什麼情況都還不清楚,人們就興奮地搓著手,在網上掀起了議論狂潮。
隨後明州警方決定不予起訴,劉強東的律師宣告中描述了一個富豪遭遇仙人跳,雖失小節但緊守大義,面對敲詐絕不妥協的這麼一個故事。
再然後,涉案女方提起民事訴訟,在起訴書中描述了大量細節,足夠刺激的素材使得大眾情緒迅速達到高潮,夾雜著“社會正義”等字眼的檄文頓時全網漫飛。
緊接著,一個名為“明州事記”的微博賬號釋出了兩則監控視訊片段。在監控內容上我們看到了大量與女方在起訴書中所闡述的細節邏輯衝突的地方。此時,全網的態度又一次發生了180度大反轉。
隨後,又有人出來稱這個視訊不是完整版,又重新拿出了一個對女方有利的完整版視訊,輿論態度又一次......
我相信單獨看描述就已經使人感到厭煩了,這沒完沒了的“反轉+再反轉+再再反轉”三流編劇寫劇本時都不會如此無腦使用,但最可悲的是,公眾居然吃這一套。
沒人在乎真相,結果就是公眾像一群失了智的喪屍,隨便丟一塊腐肉就蜂擁而至。但喪屍群的力量是龐大的,也許喪屍自己不知道這一點,但希望利用這股力量達成自己目的的卻大有人在。
講一個故事
買通媒體來操縱輿論,捏造虛假故事,是輿論操縱最常見的操作手法。通過“目擊者說”、“專家說”,或利用水軍的輿論力量等等,將網友帶入預設的場景和特定的位置,進而達到自己的相關目的。
2019年3月,一位名叫“黒趣漫評”的微博博主,先後發表微博文章,並配以打馬賽克的女性身軀裸露圖片,講了一個多益網路在【公司附近搞群 P】+【俄羅斯輪盤】的故事。
隨著事件的發酵,大V博主“大佬坊間八卦”和“網際網路那點事”先後對這個故事進行了完善,至此,一個董事長醉酒把CEO的群P視訊發到公司總群的故事,開始在網上瘋傳。

色情,尤其是平日裡看著光鮮亮麗的商務名流的色情故事,天然具備極佳的傳播屬性。
隨後,色情產業鏈大幅介入,多位掛名“多益 CEO”視訊的涉黃微博出現,視訊封面多為移花接木的淫穢圖片,明碼標價向網友出售。
然而經過網友的技術分析可以看出,視訊中的女主和多益CEO完全是兩個人,無論是臉型還是嘴脣,都有著明顯差別。
隨後更是有確切信源爆出,這個視訊早在2017年就已經在網路流傳,視訊女主則是一位名叫艾慄慄的嫩模,整個視訊壓根就是賣片產業鏈中又一次掛羊頭賣狗肉的營銷手段。
但是,牆上的釘子縱使拔了出來,留下的疤痕也會永遠都在。由於我們對故事的天然偏好,由於部分網友的輕信與謠傳,由於不法分子的牟利需求,由於競爭對手的惡意抹黑,由於一切人性弱點的合力,我們又一次置公共人物的人權於不顧,對當事人造成了永遠無法抹去的傷害。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其他案件裡。
兩年前轟動全國的江歌案,其背後也少不了對輿論的操縱。
今年四月,在江歌去世後的884天,當時事件的另一位主人公劉鑫在微博上表示了對江歌懷念,緊接著她又點讚了另一位博主針對江歌媽媽的微博:“阿姨,血餛飩好吃嗎?”
隨後,劉鑫通過買水軍羞辱江母,並發展團隊造謠江母,惡意虛構事實,致使不少支援江母一方的群眾紛紛倒戈,使得其在審判前期可以爭取到一定的輿論空間。
淹沒於資訊之海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勒龐在其名著《烏合之眾》中提出影響群眾頭腦時寫道:“有三種方法最重要,也十分明確,即斷言法、重複法和傳染法。”重複法是最基礎且有力的一環,得到斷言的事情,是通過不斷重複才在頭腦中生根,並且這種方式最終能夠使人把它當做得到證實的真理接受下來。
而這個道理更為流行的一種說法,則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名言:“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以上文提到的多益網路CEO謠言為例,“黑漫趣評”通過反覆釋出多益CEO這則不實訊息,以強化該話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重複還帶來了另一個好處,正所謂“人不能同時坐在兩張椅子上”,由於每個人在一段時間內所能接受的資訊都是有限的,因此當重複的資訊不斷衝擊著我們的時間線時,我們的整個思維就將會被這一資訊所填充。
除此之外,重複不僅制約了公眾視野,影響公眾“看什麼”,在這一案例中還附有了另外一手——對不雅視訊中的“色情”屬性進行凸顯處理,將這一“主導屬性”傳達給受眾,使得受眾將血液集中於下半身的同時,認知及判斷能力大幅降低,進而被黑漫帶節奏而不自知。
除此之外,資訊過載還帶來另外一個作用:大量的細節,使得注意力分散變得極其容易。
在多益案件中,視訊的豐富性,造謠圖文,聊天記錄的細節飽滿都在分散著看客的注意,而對於諸如釋出的聊天記錄是否屬實,不雅視訊女主究竟所為何人等關鍵細節,卻少有人願意深究。
另外,任何一個事件出來,總是多個方面的,從哪個角度去解讀,也是輿論操縱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說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就會讓自己覺得是個普遍現象。
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注意到孕婦,你開了賓士就更容易看到賓士,你拎個LV就發現滿大街都是LV。當你認同一個規則,你會發現它應用於世間無處不在。
人相信的都是自己想相信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而已。
結 語
輿論造假幕後推手的得勢,是因為整個遊戲規則就是為他們設定的,而他們在造假的那一刻就註定會勝利。
虛假輿論的泛濫,對整個社會都從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危害。
對謠言的風暴中心者,無論是上文中提到的多益CEO還是江歌媽媽,這些虛假輿情都對當事人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創傷。誠然,公共人物的名譽權有必要和一般公民的名譽權區分開來,但其邊界絕未到了如此下作的地步,而一個好的社會,理應保障任何一位公民的基本人權。
而對謠言的炮製者來說,虛假輿情的泛濫本身就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他們一次又一次在輿論的洶湧中達到了自己或謀取利益,或傷害他人,或惡意競爭等一系列令人不齒的目的。而一個社會最終會變成什麼,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個社會在鼓勵什麼。而一個處處充斥著虛假和攻擊的世界,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最後,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虛假輿情的泛濫則是一種對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在我們把目光一次又一次投向“明星出軌,又沒出,又出了”的反覆無常中,長生疫苗的事情在被逐漸遺忘,NASA和中國航天在一次又一次探索著星辰大海,世界很大。
世界很大,有的惡需要被關注,被督促,被改進。有的美需要被關注,被鼓勵,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