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向左,螞蟻金服向右,金融再進化的切入點在哪?

文/孟永輝
當網際網路金融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政策監管的時候,那個曾經給我們帶來無盡想象空間的網際網路新物種便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僅僅只是改變金融產品和服務與投資者之間的對接渠道,而不去改變金融行業內部流程和環節的做法或許只能在流量紅利存在的時候有效,等到流量不再是紅利的時候,簡單將“網際網路”和“金融”兩種元素相加的發展模式便會開始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
以頭部的網際網路公司為肇始點,人們開始通過將新科技應用到金融行業當中,通過給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賦能在改變金融行業本身。與此同時,傳統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們同樣意識到了使用者需求和習慣的改變,並形成了一個改變自身去迎合使用者的共識,於是,他們開始通過改變傳統的金融運作流程和環節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可見,金融行業的再進化其實是新生的網際網路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共同訴求。
不同的是,新生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再在將目標物件看成是C端使用者,而是那些需要改變的以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為代表的B端使用者,而傳統的金融機構則是依然將C端使用者看成是他們的使用者。如果我們將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看成是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共同爭奪C端使用者的話,那麼,當網際網路的熱潮退卻之後,網際網路公司開始通過已經發生根本改變的傳統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C端使用者,而網際網路公司的目標使用者則變成了那些並未真正發生改變的B端金融機構。
讓擅長做技術的公司繼續做技術,讓擅長做金融的公司繼續做金融,或許這才是金融科技化最應該有的方向。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金融科技領域將會出現三大門類,即專注於做技術賦能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和、專注於做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蛻變的金融機構和可以獨立進行技術研發並且進行金融產品孵化的大型的新金融機構。儘管金融科技化的方向發生了分野,但是,整個行業的發展終極目的和方向並未改變,那就是確保金融行業更加高效地執行,並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於金融行業的需求。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金融行業的升級在所難免
當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紅利逐漸見頂,人們發現簡單地用網際網路的去中間化已經無法滿足已經發生嬗變的使用者需求,必須通過自身的升級,才能更好地實現供給與需求的高效對接。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看到了新零售、新出行、新制造、新農業等諸多新概念的出現。作為一個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金融行業的再度進化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變得無可避免。
傳統金融行業低效的供給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儘管網際網路金融通過去中間化的方式提升了金融行業的執行效率,但是,這種效率的提升是以去除那些必須的金融流程和環節為代價來實現的。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將金融行業的執行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但是,在效率提升的同時,金融行業的風險同樣被無限放大了。這也是為什麼有如此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爆雷和跑路的根本原因所在。
網際網路金融的亂象告訴我們僅僅只是進行一味地去中間化,但是並不是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做法並不能夠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相反,還可能將金融行業帶入到新的高風險之下。可見,簡單的去中間化並不能夠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痛點和難題,只有通過加入新的元素,改變傳統金融行業的供給方式,才能讓金融行業的供給更好地與使用者的需求相互契合。
改變以人為主體的傳統金融行業的供給體系,通過加入大資料、智慧科技和雲端計算等元素,我們可以將傳統金融機構的供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已經發生改變的需求來講,這種供給體系的提升無疑說一場及時雨。以大資料為底層脈絡的信用體系,以智慧科技為代表的智慧客服和智慧稽核系,以雲端計算為代表的全流程金融介入體系都可以將金融行業那些無法改變的金融流程和環節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從而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
傳統的金融功能和屬性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已經改變了的多樣化的需求。 雖然網際網路金融時代衍生出了以眾籌、網路信貸、網路保險為代表的諸多新概念,但是,金融行業的底層屬性依然沒有跳出投資和保險的範疇裡。對於使用者來講,雖然投資和理財依然是他們的主要需求,但是,僅僅只是偷換概念,但是卻不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做法並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新需求。
當傳統金融的功能和屬性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通過深度挖掘和改變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來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社交、電商、社群等諸多看似和金融並不相關的金融型別開始被衍生出來,這些新的衍生而來的金融新功能不僅可以為金融行業的發展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視窗,同樣可以為使用者開啟一個全新的參與金融的新手段和新方式。
無論是挖掘金融行業的資料功能來賦能其他行業,還是通過金融的手段來強化對於市場預測和營銷推廣的判斷,這些金融行業的新功能的挖掘和創新其實都在通過尋找金融的新功能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只有擺脫了以投資和理財為代表的傳統金融功能和屬性的束縛,金融行業才能告別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新的具有突破性的發展。
傳統金融的盈利模式需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傳統的中介費和服務費的盈利模式需要被終結。 無論是在傳統金融時代還是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從本質上來看,其實都是通過中介費和服務費的方式來實現盈利的。這種盈利模式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金融機構僅僅只是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並不能真正深度介入到行業實際運作過程當中。
金融行業的這種淺嘗輒止的介入方式最終導致了他們並不能去真正瞭解行業本身的執行規律,最終導致了很多時候盲目投資現象的存在,我們看到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諸多失敗的投資案例,其實都是因為資本並沒有真正實際參與到行業實際運作過程當中出現的。因此,僅僅只是浮於表面,而不是深度參與到行業實際運作過程當中的做法並不能夠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
當消費升級時代來臨,行業和使用者需求都在發生改變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改變傳統金融行業的盈利模式,通過不斷通過深度加入到行業實際執行過程當中來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新的變現方式,從而讓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改變傳統金融和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僅僅只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真正將自身看成是一個參與者,通過深度參與到金融行業的具體流程裡,將自身的盈利點發散到行業的每一個階段,不僅可以滿足行業的不同需求,同樣可以為金融行業找到新的盈利方式和方法。
當消費升級時代來臨,諸多行業都在進行升級的大背景下,金融行業同樣需要一次全新的升級才能滿足使用者的新需求。這或許是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都在將新金融看成是下一個發展機會的根本原因所在。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洗禮,或許人們更加明白究竟什麼樣的金融形態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究竟什麼樣的金融進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道所在。

變革正在發生,金融新進化的切入點在哪?
在科技巨頭和傳統金融機構的聯合加持下,一場以金融行業的新進化為代表的全新變革正在發生。對於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模式的依賴最終讓很多所謂的金融行業的再進化依然沒有跳出網際網路式的發展邏輯,最終讓很多所謂的金融新進化又陷入到了網際網路的怪圈裡。那麼,金融新進化的切入點在哪?
深度賦能是方向,通過金融的深度供給來對行業的全產業鏈進行賦能,改變傳統金融淺嘗輒止的痛點和難題。 對於新階段的金融行業再進化來講,首先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僅僅只是把自身當成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來看,最終讓金融行業的助力僅僅侷限於金錢上的投資,盈利模式僅僅只是侷限於中介費和服務費上。當金融行業的再進化進入到新的階段,我們首要要解決的就是金融行賦能僅僅只是侷限在投資的邏輯上,通過將金融看成是一個全產業鏈的賦能來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通過深度加入到行業的執行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構建一個以金融為突破口和落腳點的全方位的賦能體系,通過對行業的不同環節和流程進行賦能,我們不僅能夠確保所投專案的風險管控,而且可以通過為不同的流程和環節提供對應的服務來打破傳統金融僅僅只是以中介費和服務費為代表的盈利模式,從而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對標當下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賦能現象,我們可以通過金融行業的全產業鏈運作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從而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階段。規避網際網路金融的盲目地去中間化,通過深度介入的方式瞭解行業發展的真正所需的元素,再通過金融賦能的方式加入其中,或許,我們可以打破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模式,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發展軌道里。
通過金融的深度供給,我們可以找到深度賦能的新方向,同當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賦能相互聯絡,金融行業的再進化無疑可以找到新的方向。除了金融賦能之外,我們還可以將技術賦能、模式賦能等賦能方式深入到行業執行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從而真正讓金融告別淺嘗輒止,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方位,多角度,多維度的發展階段。
新技術是金融行業再進化的驅動力,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應當告別網際網路式的簡單相加,有嬗變的融合才是正道。 網際網路金融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合乎邏輯的,如果將去中間化看做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終極目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當金融新進化來臨,我們同樣需要找到新技術來作為新進化的驅動力,大資料、雲端計算、智慧科技和區塊鏈技術都可能成為金融行業新進化的驅動力,只有找到了網際網路技術之外的新技術當成是金融再進化的驅動力,我們才能告別網際網路式的套路,真正讓金融行業的進化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找到了新技術作為金融行業的新驅動力還不夠,我們還要告別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僅僅只是將網際網路和金融進行簡單相加的模式,通過將新技術與金融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完美融合是我們將新技術當成是一個切入點,當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產生融合時候,外在表現出來的是具備新技術特質的金融元素。
比如,我們通過大資料構建全新的信用體系,底層邏輯是在用大資料技術來操作,而外在表現出來的則是金融行業的信用體系;再比如,我們我們可以用人工智慧來建立金融行業的智慧風控體系,從底層邏輯來看是智慧科技在金融行業的新應用,而外在的表現則是智慧的金融行業風控體系……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改變之外,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同樣還表現在對於另外其他的金融行業和流程的深度改變上,只有真正改變了金融行業本質,所謂的金融行業的新進化才能有所改變,而不是僅僅只是概念的簡單創新。
新功能是開啟金融行業未來想象力的關鍵,超脫於傳統金融屬性的改變才是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對於金融行業來講,僅僅只是將自身的功能侷限在投資和理財上面無疑是束縛自身發展的危險嘗試,只有不斷找到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和新屬性,金融行業的發展才能擺脫傳統的發展邏輯,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開拓和發現金融行業的新功能才能跳出傳統行業的發展邏輯,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階段。我們看到,無論是傳統時代還是網際網路金融時代,人們對於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的落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投資和理財上面。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人們則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將金融行業的投資和理財的屬性發揮到了極致。
一味地去擴大和窮盡金融行業的投資和理財功能的做法從另外一個側面是對使用者需求的再一次透支。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發展之後,投資者們的投資和理財功能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透支。如果我們依然用新的手段來繼續延續金融行業的投資和理財的功能和屬性的話,勢必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尋找和探索有關金融行業新的功能和屬性,成為決定未來金融進化是不是將會重蹈網際網路式的發展老路的關鍵所在。可以確定的是,新功能的不斷拓展和延伸將會開啟我們對於金融行業未來的巨大想象力,通過尋找超脫於傳統金融功能和屬性的社交、電商、資料、生活、社群等金融行業的新功能,我們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脈絡,並且將行業的發展真正帶入到一個脫離網際網路式的老套的發展模式的新階段。
當消費升級的風口已然開啟,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發生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變革。金融行業同樣如此。面對這場必然到來的新變革,人們看到的是其中巨大的發展機會。然而,由於網際網路思維作祟以及對於金融行業的固定認識和看法,所謂的金融再進化更多地陷入到了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怪圈裡。或許,找準金融行業的切入點,金融行業的新進化才能告別俗套,獲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