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皮卡丘》國內票房破億,"皮神"能否打破好萊塢日式IP魔咒?
文 | 娛樂獨角獸,作者 | 周銳
“皮卡丘片源洩漏了??”“不,皮卡丘只是跳了兩個小時的健美操。”官方的一波“假意資源洩漏,實則電影宣傳”的騷操作,讓電影《大偵探皮卡丘》(以下簡稱《皮卡丘》)獲得了上萬條轉發,這背後是一門“賣萌經濟學”。
5月10日“真皮版”《皮卡丘》國內北美同步上映,被《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聯4》)制霸了半個月的國內電影市場終於迎來新的破口。那隻紅臉蛋、渾身毛茸茸的電氣鼠對著公眾動了動耳朵,成熟的社會人們紛紛捂住了心口:我要買票!
專資辦“全國電影票房”APP顯示, 《皮卡丘》國內首日開畫票房達到7834.39萬(包括午夜場票房),電影排片佔比達到37.71%,綜合票房佔比為56.58% ,《復聯4》排片從昨日47.02%下滑至24.27%,單日票房2803萬。

而海外市場上,《皮卡丘》北美5月9日提前場票房達到580萬美元,此前5月3日《皮卡丘》已經在日本上映,累積票房約1000萬美元,截至寫稿時間,隨著各大電影市場逐步開放,《皮卡丘》全球票房累積達到2070萬美元。5月10日《皮卡丘》在北美4202家影院開畫,Box Office Mojo預測《皮卡丘》北美首週末票房將達到6000萬美元,最高可能達到7000萬美元。
目前《皮卡丘》電影口碑已經實現解禁,國內豆瓣評分7.0分,貓眼評分8.7分,淘票票評分8.9分,作為一部以賣萌為主的日本IP改編電影,口碑並不差。海外口碑IMDb評分7.2分,Metacritic媒體評分52分,爛番茄新鮮度66%,整體口碑不如《復聯4》,但是回顧此前各類好萊塢日式遊/漫改作品,質量上已經達到及格線。
電影中“皮神”皮卡丘抖著一身金色絨毛甩尾巴,“初代御三家”(小火龍、傑尼龜、妙蛙種子)無處不在,卡比獸、大舌頭、胖丁、可達鴨、百變怪、卡蒂狗、長尾怪手、卡拉卡拉……所有的寶可夢/神奇寶貝/口袋妖怪都突破次元壁在現實世界裡有了真實清晰的3D樣貌。不管是因為任天堂Game Boy平臺遊戲、卡片遊戲,還是東京電視臺推出的長篇動畫,多少社會人小時候的夢想之一是成為神奇寶貝訓練家。而這一刻,夢想實現了。
一隻皮卡丘能撬動多少資本?做訓練家的夢想就是要大!
國內普通觀眾可能無法預想一隻皮卡丘背後蘊藏著多大的商業市場。
1996年電子遊戲巨頭任天堂發行了Game Boy平臺遊戲《精靈寶可夢 紅·綠》,由於遊戲獨特的世界系統,精靈收集、育成、對戰、交換的遊戲方式,讓《精靈寶可夢》在遊戲迷中引起熱潮,產品最終銷量達到1023萬(僅紅、綠二版本合計)。遊戲一鳴驚人後,《精靈寶可夢》迅速推出了系列遊戲、漫畫、書籍、對戰卡片及周邊產品。據不完全統計,此後23年內該系列延續了7個世代、19款遊戲(暫且不計計劃中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第八世代和旁支遊戲、其它各類遊戲產品等)、六部長篇動畫、21部電影劇場版,成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內容IP之一。
(圖片來自於網路)
龐大的產品體系讓《精靈寶可夢》擁有了相當大的商業市場,至今為止該系列遊戲銷量已經達到3億套,位列電子遊戲史上總銷量的第二位,僅次於同為任天堂推出的馬里奧系列。而其版權授權、周邊衍生、產品消費等營收,截至2019年3月已經達到900億美元,領先第二名HelloKitty 100億美元。
而2016年Niantic負責開發和運營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也創下了驚人的成績。Sensor Tower商店情報資料顯示,4月全球玩家在Niantic旗下《精靈寶可夢Go》花費超過6500萬美元,2019年前4個月中,《精靈寶可夢Go》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總收入達到2.7億美元。
在國內,由於國內遊戲審批環境與任天堂的市場策略,《精靈寶可夢》正版系列遊戲並沒有實現引進,遊戲未能在遊戲圈層大規模傳播,《精靈寶可夢》玩家相對小眾。但是80、90後一代人仍舊對第一世代各類神奇寶貝具有較高的認知度,而這情況的出現得益於《精靈寶可夢》的系列動畫。
1997年任天堂與東京電視臺合作推出《精靈寶可夢》系列動畫,從1997年至2002年,《精靈寶可夢》第一部無印篇播出,動畫改編自《精靈寶可夢》第一世代遊戲,遊戲中151種神奇寶貝,在動畫裡大部分都有出現,包括小火龍、妙蛙種子、傑尼龜等,作為絕對主角的皮卡丘通過動畫大眾認知度迅速提高,而這隻神奇寶貝也因此成為了《精靈寶可夢》系列中符號性的形象。動畫中各類神奇寶貝形象可愛,內容溫情且相對低齡化,少年旅行冒險、收穫夥伴與神奇寶貝實現夢想的故事受到觀眾歡迎,動畫開始出口海外。
1998年這部動畫正式引進國內,經由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配音,在國內各大電視平臺少兒頻道播出。大概不少80、90後對於暑期長假的回憶,是某個炎熱的午後,窗外蟬鳴不止,屋內開啟電視機,小智(《精靈寶可夢》主人公)扔出精靈球高喊著,“XXX,就決定是你了!”這種情況下, 皮卡丘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國內認知度不下於哆啦A夢、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角色的動畫形象,對於部分公眾而言,皮卡丘的動畫形象甚至比遊戲角色鮮明得多。
(《精靈寶可夢》無印篇 傑尼龜軍團)
從遊戲到動畫,《精靈寶可夢》IP在國內擁有雙重效應,一方面是來自遊戲玩家對神奇寶貝的求而不得,一方面是動畫受眾由於童年回憶產生的情懷濾鏡。這一切讓《皮卡丘》在為上映前就擁有了關注度,從3D皮卡丘滿身絨毛引起討論,到“小賤賤”瑞安·雷諾茲“泰迪熊”即視感的配音遭吐槽,輿論市場上《皮卡丘》的熱度在一步步積累。
《攻殼機動隊》《阿麗塔》屢屢滑鐵盧,皮卡丘能否“以萌治天下”?
皮卡丘能否收割國內票房市場,需要時間檢驗。昨日電影大盤報收1.33億,環比上漲202%,《皮卡丘》、《一個母親的復仇》等新片抬升了大盤。其中《皮卡丘》顯然是主要票房增量,截至今日上午11點18時,《皮卡丘》累計票房超過1.14億,排片佔比達到47.96%,業界預測其國內最終票房或將達到6億。不管《皮卡丘》與《復聯4》兩者之間型別與體量上有何差別,身處同一賽場,兩者交鋒不可避免。
海外市場上雖然《皮卡丘》新片入場,《復聯4》走勢較此前下跌,但Box Office Mojo預測《復聯4》北美本週末票房將達到7300萬美元(週末票房冠軍),北美累計票房將超過7.3億美元,《復聯4》依舊是市場最大主宰。
國內市場上《復聯4》已經被《皮卡丘》部分分流,排片幾乎折半,但是單日票房實現上漲,累計票房突破40億大關之後,《復聯4》持續收割長尾紅利,《皮卡丘》受惠於新片效應,暫居領跑位置。票房市場上最為關注的問題或許是,《皮卡丘》能否持續發力,在《復聯4》的盤踞下維持領跑位置?
目前情況來看,《皮卡丘》在本週末票房走勢將持續飆高,而受眾或將出現分層。燈塔資料顯示,《皮卡丘》淘票票想看人數達到58.9萬,其中20至24歲受眾佔比達到43.6%,比此前《阿麗塔:戰鬥天使》(以下簡稱《阿麗塔》)、《攻殼機動隊》兩部好萊塢日式漫改電影比重都高,年輕人群是主要觀影人群。
這批受眾中或許一部分是《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的核心玩家、一部分是系列動畫的觀眾,還有一部分屬於路人受眾,出於對皮卡丘這等頂級萌物的喜愛。前兩部受眾或許是目前貢獻票房的主力,而隨著《皮卡丘》的放映,路人受眾的比例將增大。
一直以來,好萊塢日式漫/遊改在票房市場上都存在水土不服的現象。2017年電影《攻殼機動隊》全球上映,Deadline報道,電影製作成本在1.1至1.8億美元,而該片全球票房1.69億美元,國內票房2.02億,豆瓣評分6.4分。算上宣發成本,《攻殼機動隊》的虧損或超過1億美元。
2019年詹姆斯·卡梅隆擔任製片人與編劇推出的《阿麗塔》,電影預算達到1.7億美元,全球票房達到4.05億,而此前媒體估計,該片需要達到5億美元才能收回成本。更早之前好萊塢拍攝的真人版《七龍珠》全球票房僅5749萬;改編自日本輕小說的《明日邊緣》電影成本1.78億美元,但全球票房3.71億美元;票房市場比較成功的好萊塢日本遊戲改編作品是《生化危機》系列電影,該系列全球票房近12億美元。
顯然,好萊塢日本IP作品改編並沒有在全球市場上摸索出一條穩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論,雖然這片電影市場的新藍海中出現了不少作品,但比起完成票房收割的成功之作,更多的是折戟的船隻。 IP改編,核心粉絲們難以取悅,大眾市場更難討好。
《皮卡丘》如何取得核心玩家、動畫受眾與大眾市場的平衡,是成功的關鍵。根據目前的口碑反饋,《皮卡丘》對於《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核心玩家而言,或許不夠具有吸引力,電影改編自旁支遊戲《名偵探皮卡丘》,但削弱了遊戲世界觀、神奇寶貝們對戰元素,突出的是神奇寶貝們與現實世界結合之後的萌點,趨向於講一個闔家觀賞、全齡娛樂的故事。 這不是一部粉絲電影,而是對路人受眾敞開懷抱的作品 ,只要粗略知道皮卡丘與《精靈寶可夢》的人,就能輕易跨過門檻,感受到電影的萌意。 隨著母親節的到來,《皮卡丘》或許能通過家庭觀影獲得更多的票房增量。
或許《皮卡丘》對於全球觀眾的真正意義,既不在於它能產出多少票房,也不在於它能為“Pokémon”IP系列遊戲、動畫增加多少勢能,亦或是講述一個多麼出乎意料的故事,而是在於它讓所有人幻想中那個充滿神奇寶貝的世界走進了現實,讓人忍不住高呼,“有神奇寶貝的世界實在是太可愛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