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攜手比亞迪,打造首款無人車,雷達內建360度旋轉件!
談及滴滴這家公司,很多網友都會想到“順風車”、專車以及快車等。但是誰也不曾想到滴滴居然要開始謀劃無人駕駛?
根據相關媒體爆料:
滴滴無人車於智博會再次亮相,車頂安裝6臺高清攝像頭和一套Velodyne雷達,開發平臺基於比亞迪“秦”純電汽車。Velodyne Puck雷達內建360度旋轉件,能對車身兩側物體進行繪製,輸出波長為903奈米,體型較小,屬於一款輕量級鐳射雷達。滴滴的自動駕駛部門於2018年獲得路側牌照,並表示正在大力開發自動駕駛系統。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滴滴要進軍無人駕駛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1、滴滴為了盈利
滴滴創始人程維在內部信中表示,過去6年來,滴滴從未盈過利。據統計,截至2017年,滴滴虧損約在390億元左右,2018年虧損109億,滴滴這些年累計虧損已經超過了500億。
滴滴之所以虧損,是因為滴滴在發展的過程中,基本上把資金給了使用者與司機端。而順風車本來是盈利的,每年能為滴滴創造9個億的收入,但是由於之前的“順風車”事件,這又把滴滴的順風車給弄下線了。讓人十分苦勞!
2、無人駕駛逼近滴滴
眾所周知,以百度為首的企業,這些年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這對於巨頭滴滴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如果自己不跟上,或者自己不做出來制定未來的標準,那麼很有可能滴滴以後就被顛覆了。
網約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司乘兩端的供需對接,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同時,也能將那些閒置的私家車利用起來,讓人們在出行的時候更加的方便。因此,平臺優勢是最明顯的,也是行業最為關注的地方。
但以後要是無人駕駛流行起來,那麼滴滴這個平臺還有什麼價值呢?我相信大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再說了,日本軟銀是滴滴的投資方之一。而孫正義這些年基本上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這個AI上面!滴滴作為旗下投資的一家公司之一,又是網約車巨頭,進軍自動駕駛那是必須的。
3、滴滴發力AI
滴滴出行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發起的洪流聯盟應運而生,滴滴開放資料、運營及渠道,聯盟成員共同探討共享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標準制定,開發新一代為共享而設計的汽車,並推動大規模運營。
基於海量交通大資料、先進的大資料技術和雲端計算能力,滴滴正在持續推進AI技術智慧出行場景的更多應用和創新優化,用技術改善大眾的出行體驗,而開放合作將能推進智慧出行更快更好地發展。”
2019年蘇州智博會上,滴滴展示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約束平臺下網約車安全方案,包括實時採集車內語音、GPS位置、人臉影象等資訊,以此對司機進行嚴格把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