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的隱藏方程式
原標題:華米的隱藏方程式

華米召開了上市後的第一次釋出會:全面升級的 AMAZFIT 智慧手錶、主打健康的 AMAZFIT 米動手環 1S,以及全球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慧晶片,黃山 1 號。具體引數我在此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到此回顧。
為了這次釋出會,華米憋足了勁兒。早在 9 月 17 日之前,釋出會就已經開始了——如果你聽說過 Apple Watch 圓形錶盤的傳言,那你便大概明白了。不過這只是華米精心策劃的第一波。
蘋果釋出會前,做技術出身的黃汪在微博上對即將釋出的 Apple Watch 4 進行了“截擊”,提前宣佈華米研發團隊在心臟監測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績。之後的科技春晚大家都知道了,蘋果的確在心臟監測方面做了大篇幅介紹,兩者在技術呈現上有著一定的相似度。

頂著輿論壓力,華米“截擊”成功。“碰瓷”蘋果是一件高風險的事,若不是技術的硬實力和嚴密的策劃,黃汪和其團隊恐怕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負責市場營銷的華米科技副總裁裴帆迪告訴 PingWest品玩(微信號:wepingwest),每一個傳播節點是會精確到分鐘單位的。
可穿戴裝置的健康想象力
早期的可穿戴裝置停留在計步、訊息提醒、鬧鐘等等基礎功能,平心而論,這樣的裝置可有可無。然而我對可穿戴裝置的理解,是它能真正融入使用者的生活,成為幫手。
於是後來有了心率監測,象徵性的監測。兩個月前,一位朋友的妻子懷孕了,向我諮詢什麼樣的手環心率監測最準。我給的建議是,能買 Apple Watch 就買,或者乾脆別用。
華米是知道可穿戴裝置這一層含義的,於是有了米動健康手環 1S。華米稱米動手環 1S 可全天主動監測心率,針對心律失常、房顫等心臟問題可第一時間做出預警並記錄。所形成的心電圖能為醫生診斷提供參考,另一款可監測心電圖的可穿戴裝置,是 Apple Watch 4。

黃汪在現場告訴媒體,北京的一些心血管方面的權威專家在後臺是很支援華米做這樣的事的。如此能夠輔助醫生篩選掉一些淺顯的問題,讓醫生專注處理真正的問題。
這樣的可穿戴裝置在整體上看來,才算完整,否則就像玩具。從使用者角度來說,華米給了他們一個充分的理由,讓父母甚至是自己更多時間戴著手環。實時的健康狀況幾何,抬腕一看便知。
使用者的健康資料得以最大限度地記錄,給予今後的醫療診斷更多想象力。同時為了打消使用者對隱私的顧慮,華米強調了資料隱私採集通過了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條例 GDPR。
年輕的打法
在心電監測方面,華米力圖比肩蘋果。將蘋果的優勢拆分開來各個擊破,推出對應的產品,是一個聰明的打法。AMAZFIT 智慧手錶則融合了運動、生活的功能,得益於“東道主”的優勢,華米在某些方面做到了 Apple Watch 的前面,例如 NFC 刷公交卡、門禁卡等等。
華米科技 AMAZFIT 剛成立三年,當天正式邁入第四年門檻。對於行業來說,華米是年輕的。在與蘋果競速的路上雖有一些取巧成分,但這是一種快速成長的方式。
因此 AMAZFIT 智慧手錶,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樣的設計。除去一些比較亮眼的功能,黑與白的配色,Cleaning 製作工藝的矽膠腕帶,以及全新 AMAZFIT OS 的 UI,這款手錶給予我的印象更多的是年輕,代表著活力與青春的那種年輕。

“7 歲的孩子期待 20 歲的成熟,70 歲的老年人渴望 20 歲的年輕。”裴帆迪向我解釋了 AMAZFIT 手錶的理念。我的直覺是準的,這樣的產品能吸引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也適合年長的使用者追憶青春。當我向朋友展示 AMAZFIT 智慧手錶時,普遍收到的評價就是”年輕“。
這一代年輕人不希望被條條框框束縛,我們有個性的表達。正如我在《AirPods 就是直男們的耳環》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手機、可穿戴裝置同樣是使用者的裝飾品之一。我們不應該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表達態度的機會。
無論是選擇手機後蓋、智慧手錶、還是五花八門的藍芽耳機,都屬於我們的生活方式。其實華米正在潛移默化地告訴使用者,我們很年輕。AMAZFIT 智慧手錶的宣傳片,無時無刻不在傳達著這樣的理念,同時淡化了手錶的功能。
裴帆迪告訴 PingWest品玩,Everyone has his own Hamlet。每個人對品牌、產品的理解都不一樣,不喜歡則已,喜歡的就非常喜歡,後者便是目標使用者。
隱藏方程式
除去兩款硬體產品和年輕化,華米在釋出會現場還推出了全球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慧晶片,黃山 1 號。這顆基於 RISC-V 指令集架構開發的晶片,目前已經流片成功,預計將於 2019 年上半年應用在產品中。

RISC-V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比較陌生。但黃汪表示,RISC-V 架構目前已經接近成熟,華米在兩年前便一直在跟進,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架構。此前華米同英特爾、西數一起投資了 RISC-V 團隊,可見華米在晶片領域佈局的決心。
黃山 1 號集成了 AI 神經網路模組,可在本地處理 AI 任務。換句話說,它是未來應用最廣的”終端側人工智慧“的晶片,在處理速度與量級上相比連線雲端具有很大優勢。雖然目前黃山 1 號未有產品搭載,但 Always ON 技術、效能強和功耗低等功能組成了它的隱藏方程式,最優解還有待華米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