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跨平臺開發神器實現一套原始碼適用Android、iOS等各個平臺
1、Flutter(Google)
Flutter是谷歌的最新移動UI框架,Beta1版本於2018年2月27日在2018 世界移動大會公佈,Beta2版本2018年3月6日釋出。開發者可以使用 Flutter 在 iOS 和 Android 平臺上開發原生應用,閒魚、NOW 直播、京東 、美團等等這些應用也有使用 Flutter開發。它也是未來的Google新作業系統 Fuchsia 應用的主要開發方式。

Flutter的突出優點:
1,熱過載(Hot Reload),利用Android Studio直接一個ctrl+s就可以儲存並重載,模擬器立馬就可以看見效果,就這一點比原生安卓製作簡直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2,一切皆為Widget的理念,對於Flutter來說,手機應用裡的所有東西都是Widget,通過可組合的空間集合、豐富的動畫庫以及分層課擴充套件的架構實現了富有感染力的靈活介面設計。
3,藉助可移植的GPU加速的渲染引擎以及高效能原生代碼執行時以達到跨平臺裝置的高質量使用者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最終結果就是利用Flutter構建的應用在執行效率上會和原生應用差不多

2、React Native(Facebook)

React Native (簡稱RN)是Facebook於2015年4月開源的跨平臺移動應用開發框架,目前支援iOS和安卓兩大平臺。RN使用Javascript語言,類似於HTML的JSX,以及CSS來開發移動應用,因此熟悉Web前端開發的技術人員只需很少的學習就可以進入移動應用開發領域。React Native著力於提高多平臺開發的開發效率 —— 僅需學習一次,編寫任何平臺。
國內的很多app使用RN協助開發比如QQ空間 ,QQ音樂,墨刀,京東,手機百度等,
具體參考:https://facebook.github.io/react-native/showcase.html
RN的優勢:
1. 兩端並行開發(共享智慧)
2. 熱更新(升級)
3.Open standard(React redux cycle)
4. 社群力量
3、微信小程式(騰訊)

所謂小程式,就是運行於微信上的功能性的軟體或應用。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式正式開啟內測。2017年1月9日0點,萬眾矚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式正式低調上線。從技術上來說,微信小程式應用使用HTML5技術。
目前 微信小程式開發 在國內也是非常的火爆,許多公司都有這方面的需求。

4、WEEX(阿里巴巴)

雖然Weex和React Native都支援跨平臺開發,但實際還是有一定的區別:Weex的目標是實現程式碼共用,一次開發多平臺執行,能同時支援IOS、Android和Web,降低了開發難度,節約開發成本;React Native則希望替換整個APP,所以更加註重平臺的獨立性,其程式碼需要針對IOS和Android平臺編寫,程式碼無法實現完全公用。
5、PhoneGap (Adobe)

PhoneGap是一個採用HTML,CSS和JavaScript的技術,建立移動跨平臺移動應用程式的快速開發平臺。唯一支援 IOS,Android,Palm,Symbian,WP7,WP8,Bada和Blackberry 全部智慧系統的平臺。
國內的WeX5方案也是PhoneGap的一種,完全Apache開源,在融合Phonegap的基礎上,做了深度優化,具備接近Native app的效能,同時開發便捷性也較好。在 RN 和 WEEX 方案未出現時, PhoneGap 是最好的跨平臺APP開發解決方案。
6、Unity 3D(Unity Technologies)

Unity 3D是一款遊戲開發平臺,現在也支援 2D 開發,所以一些公司用 unity來做 應用開發,比如那些動畫比較多的介面,用unity很快就能搞定。引擎本身是由C++寫出的,c#寫的 Mono模組被嵌入到了Unity當中。

Unity通過Mono使用了一種叫CIL 通用中間語言來實現跨平臺開發。同時支援 Android,IOS,Windows和Linux等系統,還支援一些掌上游戲機。其他的一些2D遊戲引擎比如Cocos2dX,也是不錯的跨平臺開發方式!
具體選擇學習哪一種語言,還需要各位看官結合自身的情況和環境來選擇最優的平臺來學習和開發。(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