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強:用“共建思維”而非“競爭思維”去實現數字經濟
點選「京東數科技術說」可快速關注
2019年5月6—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受邀參與數字經濟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對數字中國、數字經濟和數字科技的理解做出闡述。陳生強表示, 數字科技可以為實體經濟創造新動能,核心原因在於數字科技已經成為實現數字經濟的關鍵手段,它已經成為當下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升級的必選項,並激發新業態、新模式,助力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陳生強還表示,用數字科技去實現數字經濟,有著不同的深度和路徑。深度方面,數字科技作為一種新的科技手段,它是多種技術的融合體,能夠突破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邊界,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打通;路徑方面,用數字科技去實現數字經濟要基於深度理解產業需求,數字科技公司要與實體產業去共建,在多方共建的基礎上,行業各方將實現互惠共贏,共同去分享產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終端使用者體驗升級所帶來的增量價值。
產業之外,城市作為承載各行各業的場景綜合體,也是數字中國的天然組成部分。對此,陳生強強調, 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是政府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的關鍵抓手,值得社會各界共建。京東數科旗下的京東城市推出與地方城市共建“城市作業系統”的解決方案,讓各個參與方基於這個城市作業系統,無需重複搭建底層基礎設施,就可以直接服務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實現生態上的共贏。市場各方需要持有開放的心態,用“共建思維”而非“競爭思維”去看待數字中國的建設。
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
以下是陳生強主旨演講的全文:
尊敬的魏主席,周主任,鄔院士,李院長,各位行業朋友,大家好。
我是京東數字科技的陳生強,土生土長的福建人,這是我第二年來到有福之州——福州來參加數字中國的峰會。非常高興能夠在今天和新老朋友一同分享我們對於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科技的一些理解。
一年時間,我看到的是,不管是福州市、福建省還是其他省市,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上,一直處於“衝刺”的狀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增長20.9%,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8%。福州市作為福建數字化建設先試先行的視窗,2018年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例更是已經達到36%,不僅在全省和全國數字經濟發展中都走到了前列,而且還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京東數科也非常有幸,能夠身處這樣一個數字經濟發展滾滾向前的浪潮之中,用數字科技在全國各地不斷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包括在數字金融,數字農牧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為中國經濟不斷創造新的增長動能。
之所以我們說數字科技可以為實體經濟創造新動能,核心原因在於,數字科技已經成為實現數字經濟的關鍵手段,它已經成為當下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升級的必選項,並激發新業態、新模式,助力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我們認為,用數字科技去實現數字經濟,相比用網際網路技術去實現數字經濟,有著不同的深度和路徑。
首先,數字科技作為一種新的科技手段,與資訊科技、網際網路技術相比,包含著時空大資料、深度強化學習、3D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慧晶片、感測技術、邊緣計算、共識演算法等一系列的前沿科技。它是多種技術的融合體,能夠突破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邊界,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打通。未來,隨著5G技術的成熟與落地,數字科技在推動萬物互聯及數字經濟方面將會更加得力。
其次,用數字科技去實現數字經濟,一定要基於深度理解產業需求,具備產業know-how,並尊重產業規律才能實現。這就要求,數字科技公司一定要與實體產業去共建,而不是向產業方簡單的輸出技術或網際網路流量。在多方共建的基礎上,行業各方將實現互惠共贏,共同去分享產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終端使用者體驗升級所帶來的增量價值,同時這個行業也不可能形成寡頭壟斷。
以上兩點,拿京東數科跟能源企業共建AI火力發電優化解決方案舉例來說,目前火電行業的最大痛點是如何用更少的煤去發更多的電,併產生更少的汙染排放。基於這個痛點,我們與國家能源集團旗下一家專業的電力控制技術公司合作研發AI火力發電優化解決方案,我們有的是時空大資料和強化學習技術,對方擁有的是火力發電多年的行業經驗積累,雙方共同開發了一套AI火力發電優化解決方案,來控制鍋爐各種閥門的開關、送風、送水等環節,在傳統工藝方法優化到極限的情況下繼續提升鍋爐燃效。
目前我們的這個方案已經在南寧的一家火電廠通過驗收,最終結果是讓他的鍋爐熱效率提高0.5%,別小看這0.5%的提升,按照每臺60萬千瓦機組一年節約燃料費用200多萬,如果能在全國推廣,每年可為國家節約70億的燃煤消耗和汙染治理費用。
AI火力發電優化解決方案
在產業之外,城市作為承載各行各業的場景綜合體,也是數字中國的天然組成部分。 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是政府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的關鍵抓手,值得社會各界共建。
我們看到,當前市場上不同的智慧城市服務商基本上處於比較割據的狀態。雲端計算廠商、資訊整合商,以及一些電子政務、安防、交通等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彼此之間互不關聯,各建各的,整個城市陷入支離破碎的資訊孤島,煙囪林立。我們認為,這不是一個真正能夠驅動整個城市實現智慧化的有效模式。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導方,地方政府需要找到一個抓手,來實現整個城市資訊的互聯互通,讓整個智慧城市在一張網上。
城市作業系統
由此,京東數科旗下的京東城市推出與地方城市共建“城市作業系統”的解決方案。這個城市作業系統的主導權在政府手上,既可以搭建在不同的雲端計算平臺之上,比如京東雲、騰訊雲、華為雲等等,還可以提供標準化的資料結構,模組化的演算法模型以及數字閘道器,幫助政府打破資訊孤島同時保護資料隱私,讓政府各委辦局和市場各種解決方案提供商全都參與進來,真正去共建智慧城市。各個參與方基於這個城市作業系統,無需重複搭建底層基礎設施,可以直接服務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實現生態上的共贏。
智慧宿遷APP
以江蘇宿遷為例,包括當地人社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公積金管理中心、民政局、稅務局等30多個政府部門以及數百家企業接入了京東城市與其共建的城市作業系統。通過這套系統,宿遷市政府搭建了智慧信用、智慧政務等多個板塊,以及城市畫像、智慧宿遷APP等在內的多個應用。城市畫像勾勒出人口、資源、經濟、環境、社會等多方位的畫像,幫助決策者及時瞭解城市執行狀態,發現城市治理中的問題,預測城市未來發展趨勢。智慧宿遷APP可以幫助市民查詢住房公積金明細,查詢公交線路以及公交實時位置、辦理ETC等等,讓市民最大限度的融入數字生活。
綜上所述, 我們認為,數字中國的建設雖有萬類霜天競自由之壯麗,但仍需積跬步以致千里。市場各方需要持有開放的心態,用“共建思維”而非“競爭思維”去看待數字中國的建設。
謝謝大家!
京東數科技術說&技術課堂
▼▼▼
由京東數科-數字技術中心策劃組織
倡導“原創·實用·技術·專業”
致力於分享技術領域實戰經驗與技術乾貨
線上訂閱“京東數科技術說”,線下聆聽“技術課堂”
為加強技術分享、總結沉澱,提升數科技術影響力而搭建的
線上線下融合交流平臺
不只一技之長 · 我有N技在手
諮詢、建議、合作請聯絡:
劉嘉璐(liujialu)/張明瑛(zhangmingyin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