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治理的三個分支
前言:區塊鏈治理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很多人主要著眼於區塊鏈的技術,不過區塊鏈最頂層的設計其實是治理架構,其涉及到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的各種知識。本文作者是Nate Maddrey(Digital Asset Research 機構的分析師),他很淺顯地闡述了什麼是區塊鏈治理,以及區塊鏈治理的三個分支。本文來源於medium.com,由藍狐筆記公眾號“朱古力超人”翻譯。
什麼是區塊鏈治理?
每個國家或者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治理系統來建立、更新和執行法律。區塊鏈也都有自己的治理系統,不一樣的是在區塊鏈中程式碼即法律。
樣本原始碼來自以太坊虛擬機器
區塊鏈中不需要規定什麼情況下才能發動戰爭(至少現在還沒有),但確實需要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規定如何更新程式碼庫、管理初始資金和設定長期規劃。
程式碼更新通常是為了提高系統安全性(比如比特幣的Segwit),或者提高可擴充套件性(參考以太坊的Casper),而這些程式碼變化可能是有爭議的。區塊鏈還需要一個管理資金的流程,確定如何激勵維護工作和協議更新。總的來說,這些流程的制定都屬於區塊鏈治理的範疇。
現代西方民主政府通常有三個分支:立法(Legislative)、司法(Judicial)和行政(Executive)機構。區塊鏈沒有正式的政府部門,但也有相當於三個分支的組織。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政府部門與區塊鏈治理組織之間存在許多差異。以下類比僅在某些方面適用,更多是為了類比描述區塊鏈的基本治理結構。
區塊鏈三個分支是什麼
1.核心開發者
每個區塊鏈都有一個核心軟體儲存庫,用於儲存其協議主要實現的程式碼。例如,以太坊的核心儲存庫是Go-Ethereum,而比特幣則是Bitcoin Core。 這些軟體儲存庫由核心開發人員團隊密切管理,他們擁有向儲存庫新增或刪除程式碼的流程。
例如,以太坊的流程如下:
· 擁有GitHub帳戶的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以太坊改進提案(EIP),以進行程式碼更新。
· EIP之後會在GitHub上被非正式地討論和審查。
· 如果一項EIP在技術上可行,它可以在以太坊兩週一次的開發者會議(All Devs)上被提出,參會者由以太坊的50-100核心開發人員組成
· 如果所有核心開發人員一致同意新增該EIP,則該EIP被新增到程式碼庫中。
核心開發人員就像立法部門:他們有能力建立程式碼並將其新增到核心儲存庫,但他們沒有能力將其付諸實施。相反,全節點具有這種能力。
2. 全節點
全節點是區塊鏈的主幹。全節點是執行完整區塊鏈軟體(如Bitcoin Core,Geth等)的任何計算機。所有全節點都包含區塊鏈的完整分散式賬本以及執行P2P協議的路由軟體。
礦工指的就是執行專業挖礦軟體的一部分全節點,但也有一些全節點不執行挖礦軟體。要使程式碼更改生效,節點需要單獨更新其軟體使其包含更新的程式碼。 這可以通過軟分叉,一種向後相容的方式實現。也可以通過硬分叉實現,硬分叉與舊版本的軟體不相容。
Source: Investopedia
分叉可以達成一致或存在爭議(或兩者兼而有之)。大多數分叉都是經由網路一致通過的。例如,Bitcoin中的SegWit分叉最終由比特幣全節點一致同意,這意味著整個網路會更新到軟體的最新版本。
但也有一些分叉存在爭議,比如DAO事件之後形成的ETC(以太坊經典)。有爭議的分叉旨在反對核心開發者並創造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分叉的目的是讓儘可能多的節點更新程式碼,但最終的決定權在各個節點手中。
全節點就像區塊鏈的司法部門。雖然立法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制定儘可能多的法律,但司法部門如果發現這些法律是非法的,可以選擇不執行這些法律。同樣,核心開發人員可以編寫程式碼,但除非全節點執行軟體來實現程式碼,否則程式碼毫無意義。
3. 基金會
大多數區塊鏈都有一個“基金會”或組織來管理其資金並給核心開發人員發放津貼(一些區塊鏈由有限責任公司或其他型別的組織管理,為了方便,以下簡化為“基金會”這種組織)。
例如,以太坊基金會是一個支援以太坊發展的非營利組織。它目前持有663,046枚ETH(189,000,000美元),由Vitalik Buterin領導。但是並非所有基金會都是非營利性的。Ripple由營利性公司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管理。
基金會/組織通常負責為區塊鏈的持續開發提供資金,並指導整體方向和制定發展藍圖。雖然基金會/組織可以影響路線圖,但他們無法執行,執行取決於編寫實際程式碼的核心開發人員。
區塊鏈基金會通常有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類似國家總統。Vitalik Buterin是以太坊的創始人,儘管他沒有能力單獨在網路上新增程式碼到核心儲存庫或強制分叉,但是在社群中有很大的影響力。有的基金會可以直接控制任命核心開發人員,儘管很多專案是開源的。
三者間的相互制衡
區塊鏈中的相互制衡
區塊鏈治理是核心開發人員、全節點和基金會之間相互制約平衡的過程。軟體開發人員可以釋出新程式碼,但除非全節點實現這些更改,否則更改將不會生效。
全節點依賴於軟體開發人員來構建和釋出改進協議所需的更新,但如果他們不同意核心開發人員的決策,他們可以建立一個有爭議的硬分叉。
基金會可以通過決定哪些核心開發人員來支援並影響路線圖和協議的總體方向,但如果沒有核心開發人員和完整節點的支援,它就無法實現願景。
第四個分支
還有一個分支對區塊鏈治理施加影響:代幣持有者。儘管代幣持有者通常不直接影響更新區塊鏈的過程,但他們可以通過選擇是否使用加密貨幣而造成間接影響。
例如,如果核心開發者和全節點都同意,而絕大部分代幣持有者不想接受這次更改,那麼代幣持有者可能會集體拋售代幣並使整個系統陷入混亂。“人民”通常被認為是治理的第四個分支。同樣,代幣持有者可被視為區塊鏈治理的第四個分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