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布比王璟:供應鏈金融需要健康產業鏈,機構間信任不可能通過區塊鏈解決
9月21日,由大興區新興產業促進服務中心、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主辦,人民金服、鈦媒體集團和天童數字科技等多個單位承辦的“2018北京數字經濟論壇 · 區塊鏈應用創新峰會”,在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舉行,百位區塊鏈傑出精英,共同發出北京區塊鏈最強音。
鏈得得App作為合作媒體,對本次峰會進行全程報道,完整活動內容請點選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2018北京數字經濟論壇》 進行閱讀。在此次峰會期間,鏈得得獨家專訪了布比聯合創始人兼CTO王璟先生。
王 璟 布比聯合創始人兼CTO
區塊鏈技術打破了兩個“難題”:供應鏈多級企業間信任傳遞問題、貿易端和資金端資訊資料不可信問題。 鏈得得此前曾詳細闡釋過這個問題。
由於供應鏈金融面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政府層面引起高度重視和鼓勵,企業機構間的探索逐漸催生出新的平臺和應用。但是作為離錢最近的金融口徑,其業務的開展遊離於法律和監管的邊緣。做得好即是創新,一旦出錯則可能違法。
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謹小慎微,但同時一些附加“區塊鏈”概念的金融平臺也在高調宣示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鏈得得發現,大部分平臺的宣傳口徑基本一致,即通過資料上鍊,保證資訊真實、便於信用憑證的分割、流轉,提高效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背書問題。
相關團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是一個行業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一些沒有經驗的人士去參透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和發展,同時在按照想象中的場景搭建平臺,希望各家機構能夠加入進來。“許多團隊根本沒有去了解這個行業,今天想做廣告、明天想做遊戲,所以我就直白地說,你的團隊至少要有一個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人。”布比王璟告訴鏈得得,現在的區塊鏈技術很難觸及到C端,更多是機構之間的聯合,而機構都是逐利的,如果你不瞭解這個行業,不瞭解這些機構內部的訴求和外部的訴求,是沒有資格去和別人談的。
所以,做供應鏈金融的正確方式是什麼?“供應鏈金融不只是貿易關係,更重要的是債權關係”、“去區塊鏈解決分潤的問題”、“核心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現狀不會改變,要讓他們形成健康產業鏈”等邏輯,王璟對鏈得得做出了更真實的分析。
以下為訪談實錄,經鏈得得編輯提煉後釋出:
鏈得得:我特別關切,在您調研了200多家銀行後,得到的深刻感受是什麼?
王璟:銀行有以信用卡、網銀等為代表的“對私”業務,有服務於機構的貸款、存款的“對公”業務。在對公的放貸板塊,很多地方城商行需至少拿50%的資金去服務於中小企業。但是當他們沒有“風控”的工具和手段時,就會出現“病急亂投醫”的行徑,即通過購買同業資產實現間接服務。這種通道業務對於銀行來說,背後的風險不可控制。因為給企業放貸的結果是需要在“深入企業調研”後形成的,但當你購買同業資產後,如果那家銀行調研做得不太好,這就會牽扯到“連帶風險”。
所以目前整個銀行面臨著“通道業務全部砍掉”的結局。地方性銀行要認真服務於本省企業,但是隨著產業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真正的核心企業聚集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小企業在一線城市的成本壓力下逐漸退向三四線城市。而大部分城商行手裡拿著一堆中小企業的訴求,核心企業卻在很遠的地方,從而導致無法開展業務。
鏈得得:“區塊鏈+”的正確邏輯是什麼?機構和企業間的信任問題能否完全解決?
王璟:區塊鏈解決的問題不在於顛覆原有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在整個鏈條中不可能失去核心企業的背書。銀行的監管和風控是一致的。如果A銀行原因為核心B企業信用授權10億元,那麼別的銀行同樣能給到這個標準。因為信用授權代表著這家核心企業的履約能力,這在銀行間的標準是統一的。對於供應鏈系統的三級、四級供應商來說,我要看到整個資產流轉拆分的過程,要清晰看到核心企業B的簽名。 所以,供應鏈金融的整個過程不一定是貿易關係,而是清晰的債權關係。
很多極客給了大家一個最大的誤導,即“區塊鏈完全解決了信任問題”。但是在金融行業還是B2B之間的信任,銀行不會因為你把資料放在區塊鏈上就為你解決借貸需求。
供應鏈金融不是打破原來的利益格局,這也是很多人拿區塊鏈硬湊行業都陷入的誤區。固化的格局是很難攻破的,比如你現在做網際網路的創新,是沒有任何能力和BAT這樣的企業抗衡的。同樣,在固化的利益格局中,從銀行手中搶核心企業是很難的。
所以,為什麼區塊鏈目前還未形成殺手級應用?因為在整個行業中缺乏真正沉下心能在某個垂直領域深耕三到五年的團隊。在B2B行業中,A機構掏錢去B機構的模型是永遠不成立的。而你要做的事情是幫助每一個機構都得到利益。比如在供應鏈金融中,上有供貨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下游採購成本一定會降低,那麼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會提升,從而沒有太強的動力去造假,結果是供貨質量上升,核心企業的產業鏈更加健康,這對核心企業是看得見的好處。
毋庸置疑的是,區塊鏈一定會讓核心企業更加固化。因為產業越健康,核心企業一定是越壟斷,但是他的壟斷是能讓其上下游企業都分得一杯羹,這是一個健康的壟斷。
鏈得得:多數以打著區塊鏈旗號的供應鏈金融平臺,說的最多的是“去掉核心企業的霸主地位”,所以核心企業那種固化的生態模式還會存在嗎?
王璟:至少在供應鏈金融這個模式上是不成立的。因為不可能要求一箇中小企業去對外貿易,小企業是沒有議價能力的,必須有海爾、海信和華為這樣的企業做信用背書。所以一個行業不能沒有核心企業,核心企業的存在本身就是企業自然發展優勝劣汰的結果,我們能做到的是採用什麼方式來發揮核心企業的價值,讓其形成健康的產業鏈生態因為現在存在很多核心企業是一種變態的壟斷,即面向中小企業的賬期越壓越狠。
天真以為把資料和相關資訊放在鏈上就可以解決原銀行風控的問題是很大的誤區,這個誤區也體現在市面上90%的應用上。他們簡單理解所謂的去中心化、去信任、重構信任等能夠打破業已形成的信任平衡和利益格局,我覺得可能會有那麼一天,但至少不是今天、今年或明年。(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