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釋出流程」抖音 vs 小年糕+

① 調研目的
「抖音」是一款音樂短視訊社群型綜合平臺,作為行業的頭部玩家,其DAU已超過2億;「小年糕+」是一款“連續2個月霸佔小程式排行榜冠軍”的內容資訊類小程式,而它其實僅是一款電子相簿製作工具。而它又憑什麼做出了工具型產品中「抖音」的模樣,今天的調研從兩者的關鍵釋出流程入手,對以上疑問背後的原因作單方面分析。
② 使用者對比
- 抖音:年輕人,30歲以下使用者佔據超過一半,40歲以上使用者僅5%,熱愛“酷、旋、潮”
- 小年糕+:中老年人,60-75年出生,分佈在三四五及以下市縣,工作賺錢已不是重心,子女多不在身邊,有錢有閒並「有些寂寞」
③ 需求對比
- 抖音:記錄生活、表達自我、彰顯調性、獲得關注
- 小年糕+:中老年人同樣具有社交、獲得關注、獲得歸屬感的需求,且絲毫不比年輕人弱化
④ 功能對比
※操作流程

從使用者功能流程上看,「抖音」在拍攝前及拍攝後的頁面中,均放置了較多的功能入口(包括音樂、道具、特效、美顏、玩法等),並且釋出前必須針釋出內容進行描述及進行相關設定;而「小年糕+」在釋出路徑上則在對比之下顯得“單向”且“單調”,從點選「做影集」到完成製作,使用者最少僅需4次互動即可達成功能任務目的。
從頁面UI上看,「小年糕+」在上半屏直接放置了「做影集」icon(佔據僅三分之屏)、推薦模板;而「抖音」及目前大部分其他視訊拍攝、電子相簿製作類應用則均是採用「+」底部icon作為功能入口
⑤ 亮點分析
UI設計方面,對於喜歡發現和探索新鮮事兒的年輕使用者來說,這兩者差別甚小。但是對於一心想做相簿、學習能力偏弱的中老年使用者來說,這可謂算是“將手機字型放到最大”一般的人文關懷。在流程設計方面,恰巧正是「小年糕+」的“單向”且“單調”,引導使用者快速體驗aha時刻,達成啟用(aha時刻指的是使用者真正發現產品核心價值的那一刻,也就是產品為何存在、他們為何需要它以及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的時刻。使用者越快體驗到這一時刻,啟用概率就越高)。產品同質化越發嚴重的當下,「小年糕+」通過產品頁面、流程的設計讓使用者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產品的aha時刻,從而在使用者體驗上領先優勢,看似只有一點點,但卻會慢慢拉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