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雲前不得不考慮的利與弊
上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如何讓企業客戶放心地將業務搬到雲上,卻成為了雲服務商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客戶要的是不僅是雲端計算的彈性擴充套件、按需租用的便利,更有權利瞭解背後的利益點和潛在風險。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每年的鉅額IT支出難以避免,而且買來的資源能否充分利用也要畫一個問號,更不要說背後的運營成本。因此,把業務搬上公有云成了很多企業的選擇。通常,大型企業出於安全隱私、資料歸屬等方面的考慮,會優先考慮自建機房,控制基礎設施、網路管道、上層應用,但這種方式對中小企業可能就是入不敷出了。
然而,企業上雲也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除了必要的安全可靠,還要讓雲服務商為潛在的風險和成本做好預估和準備。對於採購者來說,不能只關注服務的初始購買價格。雲服務商會按照客戶提供的業務數量和使用情況來分配計算資源,後續也會有按秒計費等功能。不過隨著資料的爆發式增長,相應占據的網路、儲存、計算資源也會水漲船高,使得開發者要針對實時情況對應用做出調整。這樣一來,新服務的使用必然伴隨著成本的增長。
雲端計算行業所面臨的安全性問題遠比想象中的嚴重,這種危機難以跟上高速發展的雲技術。此外,傳統的防火牆等安全和防護系統多是針對網路和主機的邊界進行檢測,對未知威脅和已有漏洞缺乏足夠深入的解析能力,而在雲端計算環境中是沒有拓撲邊界的,一個基礎設施會承載多個業務系統,虛擬化之後的某一個業務層的虛擬機器有一定概率不在同一個安全區域之下,虛擬彼此之間的資料交換也不被外部網路可見。如果是依靠單一方案,是難以阻止像APT這樣的威脅,因為動態檢測往往會用於攻擊過程中的異常響應,而受攻擊前後仍需要流量監視和回滾技術去發現潛在的風險。
總之,無論是企業如何上雲,一方面企業要結合自身需求去制定價值策略,另一方面雲服務商更有必要提前讓客戶知道上雲的“額外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安心上雲。
編輯:Nistone樂石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