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喪去!兩雙鞋子就能讓我們燃起來
不可思議,最近刷爆朋友圈的竟然是兩雙鞋——踢不爛和網易考拉,而且網友們給他們的評價是“超燃”——穿上踢不爛,征服星辰大海;穿上網易考拉,橫掃職場!
是的沒錯,在你腦中“運動品牌+超然廣告”組合還根深蒂固時, 廣告燃點已經朝向更多維度發展了。
鑑於網上對超燃廣告還處於純打call的狀態,內內就先一步研究下超燃廣告的營銷思維,權當拋磚引玉了。
1、“燃文化”市場在召喚超燃廣告
超燃廣告營銷,看準的可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極善於吊起消費者的極限情緒,讓你心跳失速,大腦發木,最後燃起你內心的一把火, 讓品牌和消費者心智之間產生緊密耦合,讓他們對品牌產生心理依賴感、價值認同感等, 讓使用者發自肺腑的“想要”,讓品牌自動引流和轉化,帶來的效果不可估量。

而稻盛和夫的《幹法》中把人分為 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 喪宅文化等亞文化把不燃型消費者歸為旗下,自燃型消費者自動就站在了“燃文化”大旗下面。超燃廣告營銷能不能把中立派的可燃型消費者拉下牆頭,就依賴品牌的洞察了。
2、多維洞察,廣告燃點進階
汽車、運動品牌在引爆使用者燃點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將動感、速率等感官元素用得出神入化,獨佔著超燃廣告帶來的效益,比如總能帶年輕人節奏的NIKE、361°、賓士、凱迪拉克等在這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
現在更多的品牌似乎都想嘗這個甜頭,在引爆使用者的燃點洞察上,他們似乎都練出了一雙火眼金睛。
可口可樂強外援,不上運動場也能讓你們嗨起來

世界盃期間可口可樂線上線下的聯動營銷“Being Ready”三支不同風格的短片:提醒消費者為世界盃屯好糧食飲料、提醒自家可樂要理解球迷的暴力(捏瓶子、砸瓶子等),推出手環可樂瓶等。
被稱為“肥宅快樂水”的可口可樂其實和運動可以說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只要hold住場下觀眾,攥緊消費者想共同狂歡的心情,這一波超燃廣告營銷就穩了。
高跟鞋踩出新燃點,引爆職場女性
讓氣場瞬間拔高一米八的高跟鞋也能引爆她們的激情,看準這點,網易考拉有的放矢,戳中了職場女性的燃點。

宣傳片《不要和穿跟鞋的女人共事》在噠噠噠的高跟鞋更替的場景中反覆強調不要和穿高跟鞋的女人共事,因為她們氣場十足,一定是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或未來的上司。這波操作是不是能與職場女性輕易共情,引爆年輕女性的職場氣場?
踢不爛承載一生,又燃又治癒

Timberland宣傳片《踢不爛,用一輩子去完成》:跟上面的高跟鞋一樣,大黃靴也是這個廣告的絕對主角,講述一個在旅途中的人,就算遇見狂風暴雨,依舊步履不停,暗示著生命的堅強與柔軟,又燃又治癒,讓人心中騰起一股向上的力量。
3、與使用者同頻共振,燃出逼格
用視聽勾引消費者——“呈現做不到的”
對追求感官刺激這事的熱衷,人從不藏著掖著,從對《速度與激情》、《戰狼2》等視覺大片就可窺一二,撞車、爆炸、肉搏,怎麼刺激怎麼來。
由“燃”主導的營銷也脫不開這個基本要求:畫面起、音樂響就讓使用者心跳加速,NIKE和賓士的世界盃借力營銷都是如此。
用文案調戲消費者——“點撥想不到的”
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一個形狀砸下來,消除一行,會感覺很興奮;一個形狀砸下來,一下子消除了四五行,就會很爽。




361°“單字漢字海報”
這裡也一樣——在視聽基礎上,加上一句點睛文案,在心跳失速的氛圍上加一點深度,不要讓激情過後什麼也不留,可能會更過癮。消費者一咂摸,覺得紮實、有勁、有邏輯,這就對味了。比如361°的“單字漢字海報”、Keep的“哪有什麼天生如此,只是我們天天堅持”、京東的“那些別人眼中的天真,都是我以夢為馬的狂奔”、天貓的“普通的改變,將改變普通”。
用情感聚合消費者——“補充最共情的”
產生情感共鳴,像上面提到的踢不爛和網易考拉的燃點其實不在畫面,而在讓人認同的觀點和情節上,從心跳加速慢慢飆升到尖叫, 它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會用充足的細節(職場場景和自然場景、人生經歷的切換)去填充, 這種細節性的完整才能真正講好一個故事,在情感上才能引起使用者的共鳴。
超燃廣告背後是一群被亞文化標籤化的熱血年輕人的抗議,其實“喪”只是年輕人對現狀一時的自嘲,誰不是喪完了,重新奮鬥,要內內說,亞文化氣場十足的現在,超燃廣告營銷的地位還是十分穩固的!
本文由“一品內容官 ”微信公眾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