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磨一劍,螞蟻金服全面開放有何陽謀?
從2017年雲棲大會開始,螞蟻金服就有了自己的主場:ATEC大會,從規格來看已是金融科技領域的頂級技術大會,許多金融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都參與其中,大咖雲集。今年的ATEC大會上,螞蟻金服除了按照慣例展示金融技術和應用,還宣佈了一件大事: 螞蟻金服金融科技正式全面開放,為行業提供完整的數字金融解決方案,這是螞蟻金服開放戰略的分水嶺,螞蟻金服正式從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進化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螞蟻金服開放了數百個能力和多個解決方案,開放的主體視窗是螞蟻金服金融科技。螞蟻金融科技由原螞蟻雲升級而來,新版官網( ofollow,noindex"> https://www. cloud.alipay.com/ )改版後,呈現出了螞蟻金服的科技開放版圖。

開放產品有金融智慧、金融安全、金融分散式架構、金融分散式資料庫、區塊鏈等。解決方案分為通用解決方案和行業解決方案,前者包括金融智慧技術、金融安全技術、海量金融交易技術、新一代互動技術和區塊鏈應用技術;後者包括面向數字銀行、保險、證券和監管等垂直金融行業提供的專業解決方案。
這不是螞蟻金服第一次談開放,從2015年開始,螞蟻金服就將開放當成一個戰略方向。
這次開放有何不同?
螞蟻金服的技術開放可追溯到2015年。當時,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提出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希望利用自己的技術去助力傳統金融機構的創新發展。同年,螞蟻金融雲開放。

這一年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前身百度金融以及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等金融科技(當時的說法是網際網路金融)巨頭都在強調開放,螞蟻金服是其中一員。一方面,它們有云服務,而金融是雲服務應用的重要行業,金融業務與雲服務結合,自然就形成了開放模式;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意識到新技術的重要性,2016年馬雲於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金融”概念,更是讓傳統金融機構醍醐灌頂,反而它們不具技術能力,只能仰仗第三方,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的渴望讓市場出現巨大缺口。
在這個階段,各大金融科技巨頭都強調技術能力開放,特別是人工智慧、大資料風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2017年雲棲大會上螞蟻公佈了BASIC戰略,即圍繞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Computing(雲端計算)五大領域佈局基礎技術,延伸出風控、信用和連線的三大能力,再將所有技術和能力開放給行業,並形成營收。
從2015年到現在,螞蟻金服的開放強調技術和能力本身,採取“成熟一個,開放一個”的逐步策略,都是“重點”開放,旨在樹立行業標杆,這一次全面開放則是全域性性、系統性的升級,形成了覆蓋金融科技各環節和行業的金融科技能力和方案。 與此同時螞蟻金服也對外明確自己已從金融科技公司進化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一個訊號就是螞蟻金服正形成基於全面開放的商業模式。
此前就有徵兆。三個月前,螞蟻金服就向投資者傳達了這一願景。今年6月螞蟻金服完成了一筆140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600億美元,在進行這一輪融資時,螞蟻金服就特別強調技術服務能力,希望“以科技助力合作伙伴,在生態體系中分享創造價值。”當時我對此解讀是,螞蟻金服不是金融公司,不是金融科技公司,而是金融技術服務公司。當在ATEC上宣佈了全面開放的戰略時,我更加堅信這一判斷。

全面開放是水到渠成
螞蟻金服的開放,不是跟熱點,也不是講故事。一方面,金融科技開放之風早就起了,螞蟻金服提出Techfin概念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另一方面,儘管傳言頻出,然而螞蟻金服IPO依然沒什麼實錘,它還不需要大費周章地炒概念、講故事。螞蟻金服為何全面開放?
從支付寶開始,螞蟻金服就扮演著金融科技拓荒者的角色,不論是支付寶、餘額寶、花唄、借唄、區塊鏈跨境匯款,許多業務都有很強的創新性,一些產品如餘額寶甚至創造了一個行業。
作為金融科技的拓荒者,螞蟻金服積累了領先的金融科技能力,特別是在雙11等特殊稀有場景的錘鍊下,螞蟻金服被業務推著不斷強化技術。“雙11時25.6萬筆每秒的支付峰值”、“2個機房都故障能秒級恢復”、“智慧風控系統使資損率低至千萬分之5”、“全球首例區塊鏈跨境匯款”、“全球首款商用的刷臉支付”,ATEC上展示的案例是螞蟻技術實力的縮影。區塊鏈、智慧金融、物聯網、大規模計算、風控技術,在阿里技術大投入的整體環境下也有了更高的起點,佔據鰲頭。
正是因為有很強的金融科技積累和多年的場景驗證,螞蟻金服才有開放底氣,開放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才有買單的金融機構——畢竟大家都在走開放路線,只有最強技術才能吸引挑剔的金融客戶。
螞蟻金服的開放不是一時興起,從成立第一天起螞蟻金服的架構都是開放的,讓金融服務惠及每一個人,就像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願景一樣。從螞蟻金服走過的路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2004年支付寶上線初期,就是一種開放模式——就像安卓與手機廠商協作一樣,支付寶本身不碰錢,靠著跟銀行等機構合作,改變了支付方式,建立了信用體系。2005年支付寶“出淘”,逐步成為各行各業的支付工具,如今已經是支付基礎設施,理論上來說支付寶開放給了各行各業。

紛繁複雜的表象追本溯源卻可以得到相似的結果,美團王興在IPO儀式上感謝喬布斯,因為沒有iPhone就沒有這一切,事實上,零售、電商、生活服務、出行甚至內容付費,很多行業都要感謝支付寶。
2014年的螞蟻金服成立,支付寶從單純的移動支付工具成為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其孕育出的金融綜合業態也已成型。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螞蟻金服出現前,支付寶通過支付能力的開放,成為新商業時代交易的基礎設施,也給今天的全面開放打下了從0到1的技術基礎。
2014年前還沒有金融科技的概念,網際網路金融方興未艾,支付寶走的是無人走過的路。今年馬雲說當初做支付寶做好了“坐牢的準備”,看上去有些誇張,也有幾分悲壯,然而在“神農嘗百草”的階段,支付寶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開闢了一條新路,這算是螞蟻金服開放前時代。
2014年螞蟻金服成立,旋即在2015年就走上了技術和業務雙邊開放的路線,不只是通過螞蟻金融雲開放了技術能力,也將旗下金融業務逐步開放,2015年保險業務開放,2017年6月14日“財富號”上線,開放專業金融連線能力;2017年“定損寶”開放給保險行業;今年5月,餘額寶從只跟天弘基金合作走向了開放,三個月內,餘額寶已經新接入九隻貨幣基金,同月花唄宣佈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
2014年到2018年螞蟻金服的開放則是“懸壺濟世”,走“成熟一個開放一個”的模式,與對應行業的頂部客戶合作,成就了很多金融企業。9月17日的阿里投資者大會上,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稱,螞蟻已經實現自營業務100%的開放,這標誌著螞蟻金服開放第二階段的使命已經完成。
在技術基礎積累完畢,同時進行各種業務和能力開放的逐步探索後,螞蟻金服認為化零為整、全面開放的時機已到,ATEC上宣佈全面開放,給金融行業提供了一套擁抱金融科技的“本草綱目”,每一個金融機構都有機會利用螞蟻金服的開放能力/技術/業務,成長為下一個支付寶/餘額寶/花唄甚至是螞蟻金服本身。
開放給螞蟻金服帶來什麼?
如果只是做金融公司,螞蟻金服的天花板顯而易見:本質上還是分食傳統金融機構的存量市場,去開拓傳統金融機構瞧不上或者做不了的長尾市場——如下沉市場的現金貸。每一個金融市場很快會從藍海變為紅海,玩家雲集,誰都難以形成壁壘,看看現金貸公司的現狀就知道了。而且金融市場一直有著“看天吃飯”的說法,說白了,就是金融市場跟著大市場的環境走,政策依賴高,週期性很強。
金融科技開放的本質則是將蛋糕做大。
一方面,金融科技開放意味著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再是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反而是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儘管曾經雙方大有水火不容的感覺,然而今天大家都意識到誰都不能幹掉誰,合作共贏、各展所長,將蛋糕做大才是出路,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都會得到自己的那一份價值。
“嘗百草懸壺濟世,開千方妙手回春”,螞蟻金服2018年走向全面開放,是它自身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金融行業從渠道網際網路化走向金融科技時代的分水嶺。“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馬雲的話依然有效,越來越多金融科技巨頭丟擲橄欖枝,金融機構迎來轉型的絕佳機遇,螞蟻金服全面開放的“本草綱目”,金融機構將不會忽視。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開放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利用金融科技創造增量市場,從智慧手機帶動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來看,開放才是創新最好的力量。將創新交給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持續,而當開放的土壤遇到技術的革新,就一定會有層出不窮的創新出現。金融科技開放意味著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會創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新興金融模式,方便人們的生活,讓金融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可以看到, 對於螞蟻金服來說,開放就一定能創造出規模比自營業務大數倍的蛋糕,自己一定會有所收穫。 金融科技開放的戰略,讓螞蟻金服的營收突破金融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也是必然,今年幫助螞蟻金服完成140億美元融資的融資材料顯示,其在2015年收入絕對依賴支付相關收入,但2017年技術服務的收入佔比已大幅上升至34%,預計到2021年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總收入的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就是說,三年後的螞蟻金服,會是一家技術服務公司,而不只是一家支付公司或者金融公司。

螞蟻金服今年6月融資後估值已達到1600億美元,成為全世界估值最高的金融科技公司——從這一點似乎也能看到金融科技公司本身的天花板所在。然而1600億美元反映的只是螞蟻金服的過去,也是對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 螞蟻金服全面開放,成為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公司,最終會做到多大規模?現在沒有誰有確切答案,因為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如此規模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會比現在大很多。
就金融類公司而言,進入全球市值TOP10的公司有兩家,一個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新市值5469億美元,一個是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大通,最新市值3986億美元,螞蟻金服未來是否能達到這一量級?我認為,不是沒有可能,正如我此前所言:從體量來看螞蟻金服未來會超過阿里巴巴嗎?在現在看來有些天荒夜談,不過三五年後或許你會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金融科技全面開放就表明,螞蟻金服正在一步步提升人們對它的預期,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創造更多可能性——當然,阿里巴巴也在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