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019年要在印度開5000家實體店,國內市場呢?
11月20日報道,11月20日,小米印度分公司宣佈將同時開設500家小米之家,這一舉動創下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小米計劃到2019年底開設5000多家門店,僱傭超過15000名員工。

在小米國際化戰略中,印度仍然是重要市場
在發了第三季度財報不久,小米又開始在印度市場佈局。而在小米的國際化戰略中,印度為其貢獻了不少的利潤。據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的出貨量創紀錄地高達1200萬部,稱霸印度智慧手機市場。並且小米已經打敗三星,成為印度智慧手機市場的領導者。在第三季度,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同比增長了5%,環比增長了24%。其印度智慧手機的銷量佔到印度全部手機銷量的一半,超過了同期美國智慧手機的銷量。小米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在印度市場拿下第一名,並且市場份額超過30%。
從去年到現在,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份額還在持續提升當中。小米在海外市場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小米近年來在印度本土資源的挖掘,人口總數超過十億的印度市場對小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而由於紅米手機擁有極高的價效比,印度市場作為發展中國家,人們對智慧手機需求的使用者普遍偏向於低端機,因此低端的紅米手機就贏得了大量的使用者。伴隨著印度市場的穩定,小米開始向別的國家擴散戰略。
小米米集團創始人兼CEO雷軍曾經在小米的全球佈局時,將戰略分為幾個階段:最開始是印度,接著是東南亞和俄羅斯,現在重點是歐洲。本月,小米還在英國發布了旗艦產品Mi 8 Pro,但目前來看,在小米要發展的以及小米有發展意向的土耳其、俄羅斯、巴西、泰國、墨西哥等國家中,似乎印度市場是最被看好的。雄墨觀察認為隨著小米的上市,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持續發力更多的證明了對印度市場的重視。

網路不發達的鄉鎮市場將成為小米新的增長點
在剛進入印度市場時,小米就和印度電商Flipkart建立獨家銷售的合作關係,此後小米就打下了頭五個月銷量突破一百萬的銷售佳績。此前小米在印度釋出的紅米3S,開賣當天9萬部手機在8分鐘內便被銷售一空。除此之外,小米在印度推出的多款機型,每一季度小米在印度的銷量都超過了100萬,在拓寬影響力後,小米也面臨缺乏線下銷售渠道的問題,與國內的模式一樣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銷售,佔比高達90%。在中國,小米30%的銷量來自實體店,而在印度的佔比僅為10%。
2015年二季度,小米開始改變之前主要依靠線上銷售的模式,解除了與印度本土第一大電商Flipkart的獨家合作,與印度電子產品零售連鎖The Mobile Store一起合作,通過零售店銷售小米手機。為了擴充套件更多的線下渠道,小米還合作了一些印度本土商進行小米手機的銷售。去年7月,小米與Just Buy Live和富士康旗下的InnoConn建立了合作關係,幫助其接觸小城鎮的消費者,此後小米小米在印度的渠道將立刻新增5000家實體零售店。2017年,小米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小米之家,線下商店也成為這些地區消費者的首選購物渠道。在增加小米在印度的線下滲透率戰略上,小米還計劃在印度開立工廠生產小米裝置。
資料顯示,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前五名分別是vivo、聯想、OPPO、蘋果和小米,增長速度分別為759%、344%、183%、62%、58%。隨著Vivo、Oppo、一加等手機廠商加快進軍印度市場,印度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線下零售也成為小米國際化戰略中的一大重點。通過自建品牌店的形象,小米為印度一二線城鎮的人提供了便利的購買渠道,但是目前近40%的線下市場集中在農村地區。由於在村鎮裡印度的網路設施並不完善,農村地區的線下市場能為小米帶來大量的收入,預計這些收入在明年年底前可佔公司收入的50%。雄墨觀察認為如今小米下沉到鄉鎮市場,更多的是要全面撒網印度市場的市場策略。目前小米的線下銷售已在全球展開,包括在亞洲、歐洲、中東、非洲和墨西哥等地。

深耕技術,未來主要發展核心應放在IoT上
雖然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很顯著,但是小米在國內市場的業績並不太好,第二季度國內出貨量0增長,但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甚至大幅下滑16%,相比印度市場的領先優勢,在國內市場增長停滯的小米,似乎正在把希望寄託於可以帶來新紅利的國際化市場。從印度市場已經可以看出小米是主打低端的飢餓營銷,主要以量取勝,而在歐洲市場又主要打高階機的市場策略,但相比於印度市場,發展較好的歐洲市場似乎更看重的是其效能和質量,從手機市場新發布的榮耀Magic 2 和 小米 MIX 3來看,榮耀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已經領先於小米。這自然離不開在技術領域深耕多年的華為,近年來榮耀能夠打贏小米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也來自於華為的麒麟系列處理器。而小米在技術上的落後使得它與其他手機廠商逐漸在拉開差距。
相比於華為的自研晶片之路,小米似乎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開擴新的海外市場上,在技術上並不夠重視,所以才導致了其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大幅下降。其次,小米在招股書等檔案裡一直強調的都是網際網路服務+生態鏈業務,但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一直也是以手機來撐起的,其作為重心業務的生態鏈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近期OPPO和vivo等在內的諸多手機廠商都傳出要涉足電視領域的訊息,今年九月一加已經宣佈要進軍電視領域,隨後的是榮耀,這背後則是想要借勢智慧家居領域的野心。作為切入家庭物聯網的重要入口,智慧電視是千億的大市場。
當前,榮耀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智慧的家”體系,並且與小米“全屋智慧”的技術架構已經形成對立狀態。在IoT物聯網方面,顯然榮耀已經具有著技術優勢。因此,雄墨觀察認為小米如果還將眼光放在長遠的國際市場戰略上,未來國內的主戰場將會被更多的對手搶走。要知道進入萬物互聯時代,誰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就能支撐起產品,在市場上也會佔據主導權,雖然小米在2015年就已經佈局智慧家居生態體系,但是如果不在技術上發力,將國內市場重視起來,難免會丟掉未來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