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十一的增長是否會有盡頭?其增長的意義又是什麼?
今年的天貓雙十一從誕生之日起,其交易額年年增長,屢屢創造記錄,從2009年的0.5億,到2018年的2135億,有了數千倍的增長。而雙十一也由天貓自家的促銷活動,成長為全民的購物狂歡節。

在狂歡之餘,也許有人會問:天貓雙十一的銷售額增長會有盡頭嗎?這是提前透支消費能力嗎?
短期內增長會不斷持續
1,經濟大環境向好,人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力強勁,能支撐起中國各類電商平臺長期的發展。這是天貓雙十一銷售額不斷增長的主因。

2,仍有大量待開發的使用者群。翻查資料發現,阿里的活躍使用者超過6億,而中國人口超過13億。也就是說仍有超過6億的待開發使用者,市場仍然有巨大的空間。

阿里目前也在著重挖掘這個市場的潛力,在較低線城市通過各種方式獲得活躍消費者,並且獲客表現良好。
3,作為上市公司,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的持續增長是阿里股價的定心丸。

雙十一銷售一旦出現不如理想或下滑的情況,必然會影響股價。阿里對天貓雙十一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所以我們能看到許多保證銷售額的手段:種草預熱活動,通過預售提前鎖定消費者的錢包,雙十一當天不允許退款,各種優惠券、滿減券、紅包,各種抽獎活動,各種排行榜、土豪榜,等等。通過各種方式刺激消費者快樂地掏錢,動員店家投入資源投入貨物,通過規則限制退款等,每一項都是用來保證雙十一的銷售額。
是否誘惑消費者提前透支消費?

雙十一過後,看著家裡堆積如山的快遞,又看看信用卡或者花唄裡面那串長長的數字,你才發現本來月入一萬但這時自己在雙十一卻花了兩萬,你突然明白,吃土的生活方式將在未來幾個月陪伴著你。這也許可能是很多人雙十一過後的真實情況,好像真的是提前透支消費了。但只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並且有真正的實惠的話,提前透支消費並不一定是壞事啊。你看中了某臺筆記本電腦,需要花你兩個月工資,但雙十一期間只需要花你一個半月工資,那你剩下了半個月工資可以去報個學習班或者去旅遊。

而且有不少人他們其實不是提前透支消費,而是延遲消費,他們會為了等雙十一的優惠而推遲自己的購物計劃。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他們並不用揹負什麼債務,只需要提前存好錢,坐等雙十一就好了。
天貓雙十一增長背後的意義

雙十一除了交易額不斷破紀錄外,其實還對很多行業產生了營銷。像商家方面,雙十一為他們帶去了巨大的流量,同時也倒逼他們不斷改進產品、提升生產效率。而物流行業,靠著雙十一能帶來不錯的收入,也能借助雙十一去優化自己的物流體系,提升效率。IT業方面,面對一次又一次破紀錄的雙十一交易量,阿里的IT技術進行了不斷的迭代優化,而這些技術經過開源或公開其理念,又能促進其他科技企業自身IT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