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真相到底是什麼?
近日研究機構MobData釋出了中國第三季度智慧手機市場報告。這份報告通過對國內手機市場人群主要選擇的品牌、機型、價格分佈、使用人群進行分析。同時通過對主流品牌的使用者調查發現,無車、無房、月收入在3000-5000元以及學生黨這些人群使用蘋果手機的比例最大。報告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中國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

其實MobData的報告中對蘋果使用者的描述,總體來講還是正確的,因為他包含的使用者群體裡面存在大量的學生黨。
蘋果的18~34年齡段裡面包含了高中生和大學生,高中的學生高中還沒畢業,學歷自然是初中;而大學生還沒大學畢業,那他的學歷也就是高中了。而且作為學生黨,絕大部分是沒有獨立的收入的,靠家裡父母給零花錢,很可能連自己手上的iPhone都是家裡父母送的,那月收入肯定是低的,甚至說是負資產也不為過。

一直以來,用什麼手機是否能代表某種群體都是一個被大家爭論的話題。其實我認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同手機廠商會塑造自己的獨特的品牌形象,不同的品牌形象自然會吸引不同的使用者群。
像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大家剛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很喜歡買小米手機,因為價效比高、黑科技等等。但是過幾年,收入提升後很多人會轉而去買華為手機或者iPhone。當人成長後總會希望擺脫以往的形象,並且追求更美好事物。

不過也有反例的,我身邊就有個朋友一直都鍾情於小米手機,認為小米手機價效比高,很好。本來這也沒有什麼問題,但他卻喜歡批評別人用蘋果手機是不懂手機,不懂價效比什麼的,認為自己用小米手機才是最聰明的。事實上,除去使用手機外,他在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摳門人,不過他總能找到諸如價效比高這些理由來表示自己很聰明、很懂得選擇。

MobData這份報告算是比較準確的,不同手機的使用者群體確實會有一定的特徵表現出來。總體來說,有錢人不會過多考慮價效比,而華為在高階商務領域確實樹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用華為的商務人士也多起來。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份報告刺痛了你的話,不妨想想如何去提升自己的收入,或者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