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家用胎心儀商業化不及預期,「喜芽」的遠端聽診式產品能否破局?
胎心儀能在 孕中期 、 孕晚期 用來聽胎心並觀測胎兒健康狀況,是孕期的一項必備產品。醫院場景下的監測對充滿變數的寶寶健康而言,頻次太低;隨著需求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胎心監測產品也逐步延伸到家中。
在家用胎心儀領域,市面上目前的主流產品(譬如Comper、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理邦 )一般採用多普勒探頭——利用超聲波的反射原理測胎心 。據悉, 超聲波會輕微地加熱細胞,可能導致空穴在器官內產生,長期器官加熱和空穴形成產生的影響目前尚未可知 。 有鑑於此,美國FDA建議超聲多普勒裝置只能在醫療場所內由醫生監護使用。
另外,在臨床上,醫生藉助胎心監護圖形判斷胎兒宮內狀態,必須看到長達20分鐘的胎心率曲線圖,結合宮縮壓力曲線,分析數值變化趨勢,才能給予診斷。而超聲多普勒家用胎心儀只監測幾分鐘,且大多隻能監測到瞬時胎心率,醫療價值受限。 被動式原理胎心檢測儀成為了重要的探索方向,它類似於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36氪近期接觸到的 喜芽 便是其中一個品牌 。
據喜芽創始人王鑫介紹,“被動式”的喜芽不會向胎兒發射任何超聲波能量確保安全性,且無需塗抹耦合劑。喜芽是在匈牙利pentavox(買斷全球專利)基礎上進行二次研發而成,通過藍芽連線APP就能隨時隨地進行胎兒監測,經過後臺數據分析獲取到和醫院相同的標準化解讀報告。
喜芽APP介面
據瞭解,其基本原理是 過濾母體心跳、腸胃蠕動等雜音後,用神經生物演算法呈現胎心音 。目前,這款產品在諧振腔設計、特殊定製聲音感測器、演算法等方面都獲得了國際專利保護。
在被動式胎心檢測儀領域,36氪曾報道過萌動、 心開始 , 王鑫特別指出,區別於它們(消費電子產品), 喜芽將自己定位於醫療器械產品,已在2家三甲醫院完成了臨床驗證試驗,監測結果一致,預計將在本月底獲得CFDA二類器械註冊證 。王鑫表示,只有經CFDA背書的檢測資料才能被醫生所接受,也才得以進行解讀和開展後續的干預手段,發揮遠端監測的臨床價值。
喜芽的產品(來自官網)
在商業化方面,喜芽會同時 推出家用和院內兩個版本 ,通過硬體銷售和後續服務費來盈利,另外也會通過醫療機構設點進行租賃。該裝置目前初步定價為 2980元,預計會在下個月上市。
我的疑問在於,目前市面上多數同類產品的商業化進展都不如預期,除了產品效果不達標外,更有存在市場教育週期、支付方缺位和使用低頻等問題。
眾所周知,二胎政策是中國智慧母嬰監護裝置行業的一個重要變數,2015年以來一直髮展迅猛, 市場規模現已突破千億人民幣。王鑫告訴36氪,背後的原因在於 大齡高危孕婦的比例逐年提升(現已超過50%),她們在孕期往往會產生更多安全問題,容易導致不良妊娠結局 。遠端母嬰監護逐漸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重視,譬如出臺《母嬰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和《遠端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等,都有助於進一步催熟市場。
至於支付的問題,王鑫解釋到,多數人都不會在孕期吝惜自己的錢袋子,不過中國還有數以億 計的貧困人口,喜芽未來想以更多元的商業模式(政府合作和租賃)去觸達這些人群;至於低 頻,王鑫表示,喜芽的定位並不僅僅是一款胎兒監護儀,之後還會陸續推出其他針對孕婦和胎兒的產品,並搭建線上的健康管理和諮詢服務,延長服務週期(如圖),開啟市場局面。
目前,喜芽已啟動Pre-A輪融資,計劃融資5000萬人民幣,用於規模化生產、平臺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方面。
該專案由成立20餘年的生命健康科技公司信臣集團孵化而來,創始人兼董事長王鑫曾任兒科醫 生,有28年醫療健康從業經歷,20年以上醫藥企業全面管理經驗;首席科學家錢煜明曾任摩根士丹利VP、阿里巴巴平臺技術總監、中興通訊首席架構師;營運長楊濤有10多年外企(拜耳)銷售管理及培訓經驗,曾任四環藥業等上市公司營銷副總;醫學市場總監馬紅梅曾任阿斯利康/賽諾菲等藥企市場總監,有20年醫療外企市場管理及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