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走出焦慮,不再焦慮
在前不久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張朝陽和丁磊坐在步步蓮花咖啡館外有一個長聊,其間,馬雲、周鴻禕和張平安也有加入,他們聊了大學的時光、金庸的江湖、永生的2029,也有網際網路行業。跟正襟危坐的沙龍不同,大佬們的閒聊沒有主題,更像是侃大山。

從爆出的視訊看,整個過程喝了黃酒上頭的張朝陽,思維依然很敏捷,也最能侃,話最多。在網路上流傳最廣的內容則是張朝陽的“焦慮療法”。記者問“新零售、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機會一個個湧現出來,你們都不焦慮嗎?這麼多機會。”張朝陽的答案是:“走出焦慮,人會變得皮實,你要恐高,使勁在懸崖上站著就不恐高了,焦慮完了就不焦慮了,這是基本的心理學道理。”
這個回答,也是張朝陽的切身經歷。
歸來仍是少年
焦慮過後就不再焦慮,走出焦慮的張朝陽,在多數人恐懼時顯得十分樂觀。
在烏鎮咖啡館,當記者問“流量紅利基本結束了嗎?”張朝陽的答案是:“中國人多,(流量紅利)這件事情是永遠的”;當記者說“坑都被別人佔了”時,張朝陽的回答是:“總是有新坑的”。2018年,不論是巨集觀經濟環境,還是網際網路產業週期,都正處於關鍵轉折點,中概股普遍低迷,網際網路公司大度增長放緩,張朝陽卻對網際網路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搜狐三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張朝陽也有過類似表述:
“中國的人口非常多,即使經濟不好,他們也會繼續消費。”
11月30日,在2019年搜狐World大會上,張朝陽用“歸來仍是少年”的“歸來”作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他說
“人的成熟需要幾十年時間,我現在找到感覺了,公司也在迴歸並重新崛起。搜狐已經成立20年了,當前媒體環境變化很大,我們的口號已經從’上搜狐知天下’,發展到今天的’搜狐新聞,準確可靠’。使用者的網商越來越高,我們必須更勤奮、更加細顆粒度的工作,剔除和使用者不相干的內容,讓搜狐的平臺和所提供的內容,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張朝陽在演講當中將搜狐比作“1997年的蘋果公司”,當時,蘋果已瀕臨破產,被逼走的喬布斯則在創業做NEXT和皮克斯。1997年喬布斯迴歸蘋果,先是接受了競爭對手微軟 1.5 億美元的投資,喬布斯對此表示:“我們需要一切我們能夠獲得的幫助。”1998年推出了蘋果劃時代產品iMac,此後蘋果業績逐步企穩,扭虧為盈,起死回生,今年成為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公司。

iMac由喬布斯和天才設計師喬納森·伊夫聯合設計,如今喬納森·伊夫已是蘋果設計靈魂;當年,喬布斯還聘請了蒂姆·庫克來負責蘋果的全球運營事務,後者是喬布斯衣缽繼承人,如今的蘋果CEO。現在回頭來看,影響蘋果至今的“蘋果鐵三角”,正是在1998年形成。
張朝陽有強烈的願望讓搜狐逆襲,重回舞臺中央。
這不是張朝陽第一次提到歸來——今年上半年,張朝陽多次給搜狐視訊站臺,每一次都要提到歸來,他說:“We are back”,他認為搜狐視訊可以重返舞臺中央。“逆轉的案例在世界上發生過很多次,相信我們應該能夠實現逆轉,不止是搜狐視訊,而是整個搜狐集團。”重返舞臺中央是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對二次崛起的微博的描述。

碰巧的是,12月1日是新浪20週年生日,當日打得不可開交的門戶今天似乎已經成為“難兄難弟”,“浪狐易”三大門戶都面臨共同問題,比如傳統品牌廣告下滑。今日頭條為代表的資訊流和抖音為代表的短視訊強勢崛起,不只是瓜分了門戶的蛋糕,對搜尋引擎和微博這樣的各個時代的媒體平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昔日門戶巨頭新浪、搜狐還是網易,似乎有著共同的默契,都在謀劃歸來,即便BAT、TMD、3M(美團、小米和螞蟻)以及拼多多、趣頭條等紛至沓來,大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的作風,但門戶巨頭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斷找感覺,來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新玩家。
張朝陽也意識到“當前媒體環境變化很大”,搜狐已通過積極轉型,來應對這樣的變化,張朝陽表示,自己找到了感覺。 什麼感覺呢?我認為答案就是做不一樣的資訊流。
不一樣的資訊流
張朝陽表示,搜狐每天都在做AI,因為資訊流的推薦就是真正的AI。
資訊流是趨勢。日前,百度內容生態前負責人、信義資本創始人陸復斌透露,位元組跳動今年營收將突破500億,甚至可能達到600-700億(張一鳴年初定的目標是營收超500億),其中DAU已超2億的抖音將貢獻200億收入(資訊流廣告超過100億),2019年位元組跳動的營收將超過1000億,位元組跳動將成為阿里、騰訊和京東後第四家營收過千億的網際網路公司,其中京東的自營B2C模式導致其收入最高,2017年達到3623億元。
不只是搜狐,網易、新浪、騰訊和鳳凰諸多門戶都在擁抱資訊流,推出自媒體平臺擴大內容供給、藉助於智慧演算法給使用者個性化推薦,再通過資訊流廣告擴大收入。
搜狐在搜狐新聞客戶端等產品中引入資訊流,還上線了搜狐號發力自媒體,豐富內容供給。理論上來說,搜狐是自媒體鼻祖——2013年那一次出山,張朝陽第一個動作就是成立搜狐開放平臺,只不過當時接入的是媒體而不是個體創作者。如今,搜狐號自媒體平臺依然是第一陣營的主流自媒體平臺,2018年還順勢啟動了星圖廣告分成計劃,增強自媒體創作活力。
跟演算法類資訊流平臺不同,搜狐內容不只依賴第三方,而是採取“品質原創+優選自媒體”雙輪驅動戰略,確保內容數量和質量兼顧,規避依賴自媒體內容的魚龍混雜甚至是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2019年,搜狐將繼續強化原創內容,對春運、兩會、F1大獎賽、夏季達沃斯、戛納電影節、足球亞洲盃、廣州車展,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等IP熱點事件進行深挖,同時繼續打造熱門原創IP——狐友國民校花、校草大賽、搜狐新聞馬拉松、搜狐時尚盛典等。在垂直領域,搜狐原創團隊將繼續在汽車、財經、健康、時尚、跑步等重點領域發力,同時與主流媒體合作,為使用者提供專業可信的資訊。
不論是強調內容的專業可信,還是新slogan裡的“準確可靠”,都表明搜狐在堅守新聞價值,而不是隨波逐流、只向流量看齊。 在媒體環境日趨發展監管政策愈發嚴格的大趨勢下,這樣的堅守或許會成為一種核心競爭力,也有利於搜狐吸引一些注重平臺氛圍和調性的品牌。
在分發端,搜狐新聞客戶端在人口紅利更充沛的低線城市佈局,通過使用者邀請好友、多閱讀、多分享等獎勵制度推廣;手機搜狐網主要使用者在一二線城市,其更注重構建頭部內容,提供板塊化閱讀,滿足那些追求內容品質、珍惜時間、認真閱讀的使用者需求。
現在搜狐新聞和手機搜狐網活躍使用者數和使用者時長,都在穩步增長。
搜狐視訊則是搜狐的王牌。2018年搜狐視訊減少版權採買、強化自制內容的戰略,率先跳出版權大戰模式,大幅節省了成本,這讓搜狐三季度財報最大亮點就是虧損大幅減少,集團虧損從2017年同期9300萬美元減少到3200萬美元,減虧近66%;搜狐視訊從2017年同期6000萬美元減少到2700萬美元, 減虧超過50%。
降低成本不代表裹足不前,過去一年,搜狐視訊在長視訊、網路劇、網綜、短視訊和直播上都有不少斬獲,搜狐擁有《法醫秦明2》《拜見宮主大人2》《降龍之白露為霜》等IP自制劇,擁有帶來超過40%流量的PGC視訊創作者,出品人總數超11000名,欄目55000檔,視訊超過450萬條。
不論是搜狐集團還是搜狐視訊,“頂級頭部IP+優質自媒體”都是搜狐的組合拳。
搜狐重視卻不依賴第三方創作者,強調自制內容,抓住頭部IP,這樣的做法核心就是要在內容數量與品質間尋求平衡,從微博、今日頭條先後與NBA簽約拿下頭部體育IP來看,搜狐這樣的策略還是很有前瞻性的,由此也可以看到,搜狐雖然一直在做資訊流,卻有心做不一樣的資訊流。

話說回來,喬布斯當初迴歸蘋果能夠讓蘋果起死回生的關鍵是釋出了殺手鐗產品iMac。歸來仍是少年是搜狐心境,要強勢重返中央舞臺,搜狐急需推出一款屬於自己的iMac來證明自己,張朝陽或許正在憋大招,也可能很快就會公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