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出中國風的字型設計?我總結了4個規律!
中國風?這個詞我們一定不陌生,你是先想到潑墨山水畫還是周杰倫?我猜大家先想到後者,我的印象裡杰倫的一首《東風破》將「中國風」這個詞唱進我們的生活裡,之後的音樂、電影、廣告、家裝、服飾等等都會看到中國風的印記。但你知道設計中國風的字型有哪些規律和方法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今天所講的中國風其實是一種字型設計的表現風格,就像描述字型風格還有現代簡約、復古懷舊、卡通可愛等等一樣,本次的主題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設計中國風的字型有哪些規律和方法!
那到底什麼是中國風?我想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但你腦海裡首先蹦出來的肯定是「傳統」這個詞,再來看看百科的釋義:“中國風,即中國風格,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在字型設計中大家不要去管什麼全球流行趨勢,只要能夠把中國元素合理的應用到字型中就足夠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中國元素千千萬該怎麼用到字型設計中?上圖中我簡單列舉了一些中國代表性的傳統物件,雖說形式多樣,但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共同的特徵:繁。
還記得我之前《字型性格知多少》一文中提到的一點嗎?筆畫越繁瑣呈現出的字型性格就會更加古典傳統。你看很多理論點都是有依據的,所以有些小夥伴們千萬不要覺得理論無味無用,只顧著埋頭設計而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又有何道理。
上圖中從上到下的字型筆畫和細節都處理的越來越繁瑣,最終呈現的視覺效果會越發有中國風的感覺。如果「繁」是規律,那麼具體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總結了四點與大家分享。
特別提示:繁是建立在傳統元素的提煉基礎上,不是多、不是雜、更不是亂,不要理解跑偏了。
一. 筆畫細節修飾
筆畫的細節修飾是最能夠直觀準確的表達字型性格的,就像京劇裡面臉譜的色彩圖案與角色的性格有密切的關聯。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做字型的表面文章,那麼怎麼樣的細節修飾才能夠體現出中國風呢?
前面我們講到了中國風一定是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那麼我們就一定要結合傳統元素。最常見的莫過於古建築中的飛簷翹角了,當然還有一些祥雲圖騰或是回紋等,下面我用這些元素做幾個小例方便大家理解。
飛簷翹角是中國古建築裡面極具特色的結構形式,表現出中國建築的獨特韻味,所以用到字型中再合適不過。其中用於筆畫中的橫筆起筆與收筆之處,上圖中的文字在橫筆和上部的折角做了類似「飛簷翹角」的處理,字型就會表現出濃濃中國風。
字型中的「飛簷翹角」可以有多種形式,上圖中的字和上一例最大的不同是筆畫用了線段的形式,但同樣是使用「飛簷翹角」的形式,還有一點不同的是一些橫筆沒有做任何處理,這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講到了,繁可不是多更不是亂,要根據字型掌握好度。
這一組字最大的特徵是用到了祥雲元素,或許很多同學會說這哪裡像了,這裡我想很多朋友會有一點誤區,在做字型修飾細節或是加一些圖形的時候,一定要簡練概括並能夠和字型有很好的契合,所有的變化都是要服務於字型本身。
二. 筆畫形變
我們常見的是橫平豎直的筆畫,如果將筆畫做一些形變字型最起碼是有別於我們印象中的常規字型,筆畫的形變其實也是字型設計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但是關鍵在於如何讓它變得有中國味道。
傳統物件中如瓷器和中式座椅,形態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也極具代表性,所以我們可以套用其中的一些基礎形態用到字型設計中。
上圖中在沒有任何筆畫修飾的情況下,我們把字型中的豎筆做了簡單地形變,由垂直的豎筆做了一定的內收弧度,這是最簡單的形變。
這組字的形變就稍稍複雜了一些,筆畫的細節也多了一些斷筆和類似「回紋」元素的處理,這種變形除了有中國味道,也多了幾分女性化的柔美。此類形變是有規律的,所以大家可以直接用Ai中的效果-變形工具即可快速完成。
上面依然是橫平豎直,可到了字型的下端變成近似圓形,結合一些橫筆小細節的變化整個字的結構也刻意做高,除了有中國味道,品質感也會有所提高,所以這種形變貌似很多小區的標誌喜歡這樣用。
△ 造字工房作品
上圖中就巧妙的結合了老式傢俱的樣式,讓字型變得非常有畫面感。傳統器物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元素可以用到字型設計當中,大家不妨挖掘一下,看看可以創造出哪些有趣的字型設計作品。
三. 繁體和篆書的借鑑
如果條件允許,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繁體字的設計,繁體字筆畫本身就相對比簡體多一些,也會更多一些年代感。有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的更遠一些,比如篆書,因為篆書保留著古代象形文字的特徵,具有極強的裝飾性。
特別要講明的一點是,篆書雖好可不要完全照搬,因為篆書在今天沒有多少人能夠認得出來,也就是說識別性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借鑑不是完全照搬,也要根據實際合理的調整,首先還是要保證文字的識別性。
可以先查閱一些古籍,找到你所要設計的文字,或者直接在網上字型線上查詢。篆書筆畫變化多且多曲線,上圖中我保留了篆書的筆畫形式,曲線改為直線,這樣做可以讓字型不至於年代感過於久遠。
第二個字還是覺得有些複雜,特別是斜向筆畫的穿插和其他筆畫融合性並不如意,所以又進一步做了簡化,最後效果如圖,其實也還可以繼續深入加入細節的刻畫。
四. 圖形結合
純文字的標誌中多加入一些輔助的圖形,形式感會更強。
圖形融入字型一般有兩種方式:
字外,就是在字型的外部新增一個輔助的圖形,不與字型內部的筆畫有太多的關聯。 字內,比如說將筆畫直接換成某一種圖形,這個處理起來自然也要麻煩一些。
園林中的窗、門或是國畫中的印章都是圖形很好的元素提取方向,這些圖形大多是作為字型外部的圖形起到一個強調的作用。像梅蘭竹菊、龍鳳等等這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動植物也可以巧妙地結合到字型設計中,下面我們以窗為元素圖形做個示例。
簡單列舉了一些中式窗的形狀,只是看圖形就能感受到濃濃中國風,如果現實中看這些窗真的是詩情畫意。大家選用窗型的時候儘量選擇簡明一些的,有一些窗型太複雜,如果裡面再加上覆雜的中文字,視覺效果就會有些雜亂,這一點要注意。
要充分利用圖形的特點,並且要讓文字的筆畫和圖形有良好的位置關係和穿插,說的話看似挺簡單,其實做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需要大家多在草稿紙上塗塗畫畫。如果說某一種圖形和文字就是無法很好地結合,那麼建議果斷的換種圖形,思路或許就會瞬間開啟。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此。再次強調一遍以上方法在平時的應用中可以相互協調使用,效果更佳;對於中國風的字型設計方法也不止以上四種,希望本篇文章能夠給小夥伴們一些小小的啟示,發掘更多方法創造更有意思的字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