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卓爾——BCH硬分叉吃瓜領軍人物
近日幣圈最受關注的話題無疑就是 BCH硬分叉事件了,原本這次分叉事件的主角是BCHABC的支持者吳忌寒陣營和BCHBSV的支持者澳本聰陣營,但是在此時間發酵的過程中有一個人似乎活躍的像一個局中人,那就是人稱“撕逼王”的萊位元礦池創始人江卓爾。他和李笑來、陳偉星並稱“撕逼三人組”,長期活躍在微博、知乎、論壇等社交平臺,無論何時何事幣圈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一、區塊鏈佈道者,致力於科普比特幣
畢業於中科大的江卓爾在進入幣圈以前,曾是一名 IT行業的工程師。而這項工作的主要領域就是大資料處理,也正是這樣的工作經歷給他以後的創業之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他自己話說就是:“大資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用大資料看人,像上帝看螞蟻,一切都可以看得清楚。”
作為區塊鏈行業的佈道者,江卓爾還戲稱自己入圈較晚。據瞭解,早在 2011年左右江卓爾就聽聞比特幣,然而彼時的他似乎對此沒有太大的興趣,並沒有在該領域進行任何的投資行為。直至2013年幣圈迎來了第二波牛市,也許是他看到了比特幣的價值所在,也許是牛市的浪潮吸引了他入場。初入場的他,在見識到比特幣暴漲的勢頭,與其他山寨幣的蠢蠢欲動之後,便想到挖礦這條道路,更是意識到挖山寨幣比直接購買比特幣等主流幣將獲利更多。如果說是他運氣好,倒不如說是他膽子大,在數字貨幣市場開始走熊、許多礦主開始打退堂鼓的時刻,他卻果敢接手了一座礦場,並在2014年初成立了萊位元礦池。
接手礦場後的江卓爾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將萊位元礦池的團隊打造成了 LTC算力第一、BTC算力前三的大型礦池,對全球數字貨幣市場都可以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至暗時刻的 “覺醒”
江卓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 “對我來說關鍵節點實際上應該是兩個,一是2013年底進來,一個是2017年底BCH和BTC的分道揚鑣,我選擇BCH這個方向。”而2017年的BTC分叉事件就像是江卓爾的“出道”年一樣,從以前的“悶聲發大財”到如今頻繁與業內大佬發生爭執、“撕逼”。
而在這些頻繁的 “爭論”當中,最出名的當屬他和點付大頭在微信群內圍繞“礦霸獨裁現象”展開的激烈罵戰。他們這場在微信、微博上的互懟引起了半個幣圈的注意,雙方你來我往,最後點付大頭破口大罵時卻被江卓爾拉黑。據江卓爾自己所說:“只要誰爆了粗口,就拉黑,根本一點兒時間都不浪費在他們身上”。就這一點而言,小編還是十分認可的,意見不一致,雙方爭論辯質本無可厚非,但若因此而爆粗口卻失了爭論的目的和顏面。
從江卓爾的微博看來,似乎每一條都是在回懟,並且每一條都康勁有力,思路清晰,條理清晰,俗稱 “乾貨滿滿”。
而當他被質疑喜歡和別人 “開撕”時,他卻表示對於他而言是一項娛樂,還可以去教育小白辨別一些道理,不被一些錯誤的說法所欺騙。講真,小編仔細研究過他的微博,基本上都是互懟,且就事論事,似乎沒有牽涉到其他黑料,跟“李笑來和陳偉星的撕逼互懟爆黑料”相比,可謂是有看點、有乾貨,還不招人反感。但是其中的利益歸屬還是需要我們看客自行辨析。
三、 BCH硬分叉吃瓜領頭人物
自 2017年底BCH和BTC的分道揚鑣後,江卓爾就成了BCH的強勁支持者,而近日受整個幣圈關注的的BCH硬分叉事件中的他,可以說是將“吃瓜群眾”的領頭角色飾演的非常好了。在硬分叉的前夕,江卓爾就在微博上發表長文分析此次分叉事件雙方的實力和結局等。他發表的一篇名為《天下大義,當混為一》(下)算力戰的博文更是引起了多家媒體的轉發和借鑑,或許,這場分叉戰的算力之爭便來源於此。
如果說你以前不認識江卓爾這個人,那麼此次 BCH硬分叉事件中你一定對他有所耳聞,或許你讀過的許多報道里面都有他的博文內容。江卓爾在此次的BCH硬分叉事件中其實不僅僅是吃瓜群眾這麼簡單,他更像一個局內人,全力支持者吳忌寒戰隊的BCHABC,在微博上不停地發表博文、與網友辯論回懟等支援著BCHABC。
從江卓爾釋出的博文中看,以澳本聰為首的 BCHSV似乎要與BCHABC進行一場長期的游擊戰,儘管從目前的算力狀況來看他們已無力開戰。他更是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初就已經將此次戰爭的結果分析歸納出來,儘管他對吳忌寒陣營的支援也遭到了多方的怒懟和質疑,但他似乎毫不在乎,反而更加積極地為其辯解正聲。
俗話說 “沒有撕逼,哪兒來營銷”,網紅靠直播表演出道,而幣圈則通過撕逼上位!要說幣圈的“撕逼元老”,那必當是李笑來陳偉星二人了,甚至一度將戰場搬到法庭。反觀江卓爾,同樣是撕逼互懟戲碼,卻顯得有那麼一絲的“正能量”意味是什麼鬼?無論如何,在此次的分叉事件中,江卓爾也全非毫無所獲,至少又讓更多人認識他,也算是再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