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2-移動網際網路-智慧裝置
我們這一期,跟大家聊聊智慧裝置。
智慧裝置,就是安裝和運行了智慧作業系統的智慧硬體裝置。比如智慧手機,是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見的智慧裝置。

物聯網時代大網路示意圖
智慧裝置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個部分。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硬體,什麼是軟體。
硬體是指我們看到的裝置,包含外殼和內部的各種組成部件。拿智慧手機來說,內部有CPU(中央處理器,是一種成本非常高的智慧晶片,相當於智慧裝置的大腦),GPU(圖形處理器,就是渲染我們看到的畫面效果的一種處理晶片),攝像頭,螢幕,揚聲器,藍芽接受發射器,無線網聯結器,電池等,還有各種智慧感測器,比如指紋識別器、距離感應器、紅外感應器,氣壓感應器,溫度感應器等。
軟體是指驅動硬體工作的應用程式,這些程式,是人們通過電腦,使用特定的編碼組合後,打包成而的。軟體的執行資料,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軟體的工作狀態,可以以文字或圖形介面的方式,顯示在螢幕上,方便我們瞭解它的執行狀態,進行控制和操作。
舉例來說,我們使用手機的相機功能,拍一張漂亮風景的照片,手裡的相機是硬體,攝像頭是由軟體驅動來工作的零部件,我們在手機螢幕上看到的拍照圖示和拍照顯示介面,就是軟體。
作業系統是長在智慧硬體上的超級大型軟體。我們可以把作業系統理解為是一塊田地,上面種了各種應用軟體。

電腦中的應用程式
總之,硬體是我們看得見的裝置,軟體是驅動硬體工作的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軟體和硬體之間執行的是資料,這些資料包括數字、文字、標點、圖片、動畫、音訊、視訊、連結等所有可傳輸的內容。
軟體和硬體結合組成的智慧裝置,也叫計算機,還可以被稱為電腦。
狹義的電腦,是指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這些傳統電腦,這些用於個人使用的電腦,也被人們叫做PC。
廣義的說,除了PC以外,還有一些大型的商用電腦,各種微型電腦,掌上電腦,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電視、智慧音箱等,都叫做電腦。現在很多手機的配置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幾年的傳統電腦。
另外,有些電器中,由感應器通過電路控制機器的工作狀態,像這樣比較簡單的智慧化裝置,也被一些廠商稱為“電腦控制”。
其實真正受大家認可和歡迎的智慧裝置,通常都帶有智慧作業系統,並且可以通過不斷升級,來拓展更多的功能和服務。這也是物聯網時代中,所指的智慧裝置。

雲端控制的智慧裝置示意圖
比如智慧手機,不但作業系統可以升級,而且我們可以從網上下載和安裝更多的應用軟體,來實現更豐富的功能。這些應用軟體,是由各家網際網路公司或軟體公司的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使用特定的程式碼編寫出來的。手機中的應用軟體,也被稱為App,或者叫APP,比如微信、支付寶、京東、快手等,是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APP。
帶有作業系統的智慧裝置有很多,按照網際網路公司提供資料服務的角度,被分為伺服器和客戶端。
伺服器,是指網際網路公司向用戶提供軟體和資料服務時,所執行的超級計算機,配置、計算能力、承載能力和儲存能力都特別強。
客戶端,也叫客戶使用終端,是指使用者使用的智慧裝置,比如PC、手機、平板電腦等。客戶端也可以指這些裝置上安裝的各種APP。
在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用到的客戶端裝置,按照在移動過程中使用的便利性,也可以分為2種:
一種是不太方便攜帶和使用的,可以叫做PC,這是傳統網際網路中的主流裝置。
另外一種,是以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主,適合人們在多種場景下使用的移動裝置。

家庭物聯網示意圖
在物聯網時代中,還可以把智慧裝置分為智慧家電、智慧家居、智慧穿戴、智慧出行等類別。
比如智慧家電,包括智慧電視,智慧音箱,智慧空調,智慧熱水器等;
智慧家居,包括智慧窗簾、智慧插座,智慧照明、智慧門鎖、智慧廚衛、智慧監控等;
智慧穿戴,包括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智慧眼鏡等;
智慧出行,包括智慧行車記錄儀、智慧車機、智慧汽車等。

手機控制智慧裝置示意圖
手機可以通過安裝APP,連線和控制這些智慧裝置,而且手機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最主要入口,所以我們後面會有幾期節目,專門講解智慧手機的使用。
好,這一期給大家介紹的是智慧裝置,我們下期跟大家聊聊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