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丨以前出門“身手鑰錢”,未來出門“全程靠臉”

文案丨以前出門“身手鑰錢”,未來出門“全程靠臉”
文/今夕兮
如果說80年代最熱的詞是工人,90年代最熱的詞是下海,2000年最熱的詞是網際網路;那麼到了今天,議論頻次最高、最熱的詞應該就是手機了。
以前出門,有四件東西是缺一不可的,也正是因為它們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人們總結出了四個字以便於記憶,那就是“伸手要錢(身手鑰錢)”,延展開就是“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這四件東西。
這個出門必備的四大利器,在5年前確實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智慧手機、移動支付以及智慧家居的普及,如今出門可以更加簡化了,不信我們來看一看。

文案丨以前出門“身手鑰錢”,未來出門“全程靠臉”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身手鑰錢”裡的“身份證”。我們知道如果選擇出門,不管是乘車還是住宿,都需要身份證實名登記。由此你肯定要說了,身份證是出門必備的,這個去不掉。非也,非也,如今支付寶裡已經有了電子身份證,這個在許多城市已經可以代替真實的身份證做各種登記了,只是如今還僅限於部分領域和部分城市,隨著資料中國的迅速發展,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出門就真的可以去掉這個“身”字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身手鑰錢”裡的第三個字“鑰”。以前出門各類鑰匙是必須攜帶的,比如家裡的房門和保險櫃鑰匙、車鑰匙、辦公室鑰匙、祕密小金庫鑰匙等等……
也正因為這樣,以前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在褲袋上彆著一個大大的鑰匙串或鑰匙包,那麼現在呢?這個鑰匙,我們能從出門必備的物品中去掉嗎?答案是:可以,但是需要做一些調整,這個調整就是把你的所有傳統門禁全部換成智慧門禁,現在華為和小米都在做這一塊,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鑰”字也就不用帶了。

文案丨以前出門“身手鑰錢”,未來出門“全程靠臉”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個“身手鑰錢”裡的第四個字“錢”。以前出門啊,錢包和卡包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有錢周遊世界,沒錢寸步難行”。是啊,難以想象,出門如果沒帶錢,那將是怎樣的“囧途”。
大家知道,如今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普及了,不管是阿里的支付寶,還是微信的財付通,亦或是電信的翼支付,銀聯的雲支付……這些移動端的支付平臺已經將原先所有的線下支付統統包圓了。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段子,比如說這個——“以前地鐵上的拿碗乞者,如今一律換成二維碼收錢。”
如此看來,這“身手鑰錢”裡只剩下一隻手了,那麼這隻“手”能不能不帶呢?我沒有試過,目前也不敢試,因為要做這樣的嘗試,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但是隨著人工智慧和生物智慧的有效結合,我相信有一天,手機也是可以不用帶的,未來的世界興許真的會成為“有臉走遍天下,無臉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