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眼鏡王智民:一個眼鏡“瘋子”的第二次創業丨T-EDGE 倒計時 15 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2018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報名火熱進行中,點選報名】
可能你熟知“寶島眼鏡”,但是更多人對於這家眼鏡公司的掌門人王智民或許並不熟悉。
1997年,王智民帶領僅幾十人的團隊進軍大陸,一手開闢大陸市場,一步步締造出1200多家直營店的“眼鏡王國”,被稱為“寶島少帥”。 到2012年底,新成立的“星創視界集團”業務已經涵蓋技術研發、零售、醫療服務等多個業務板塊,而為人熟知的“寶島眼鏡”則成為零售通路上的重要品牌之一。
早年間的王智民為人低調,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也因為酒量不行,不願意參加任何宴會,空閒時間用來練太極、打坐和看書,這和如今他奔走於各大科技論壇做分享、交朋友的行為不太相同,這兩年他面對媒體的鏡頭他更加老練。

王智民在鈦媒體接受採訪
初見王智民時他略顯疲憊,他對鈦媒體表示,“昨晚工作到凌晨4點才睡。”
儘管如此,我們在交談中依然能感受到他飽滿的情緒。王智民著裝很隨性甚至風格有點年輕,他上身穿著黑色文化衫,腳上穿著一雙紅色的帆布鞋。而就是這樣一位和風格有些清奇的企業家,在2014年一手創立了星創視界旗下的“KDX”時尚眼鏡品牌。
從採訪一開始王智民便告訴鈦媒體:星創視界要藉助AI醫療技術,進入“大健康”賽道。我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樣:眼鏡行業跟AI醫療有什麼的關係。7月份參加一次科技商業峰會時, 很多朋友很不客氣的質疑道:你一個賣眼鏡的跑來科技論壇幹嗎? 王智民這一年用行動在迴應質疑,他和團隊帶著裝置去參會,讓參會者直接接受篩查體驗,用AI在視光學的實際應用向外界釋疑寶島未來要走的路。
在今年的7月份,星創視界和合作夥伴Airdoc聯合釋出了AI眼底照相機,而這臺眼底照相機裝置已經能夠準確篩查35種常見疾病,準確度達97%。目前已經在一線城市的200多家門店配備了這套裝置。
一家不是人工智慧企業的眼鏡公司要進軍AI醫療賽道,乍聽起來讓人覺得這樣的“追趕”過於瘋狂,但實際上2001年寶島眼鏡引入ERP系統的時候,朋友們已經認為他就是一個“瘋子”。

12月15日,王智民將受邀來到鈦媒體 2018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報 進行演講分享,解密“ AI 眼底的密碼”
“瘋子王智民”
2001年寶島眼鏡只有30間分店,王智民愣是做到了3個月讓ERP系統一期上線。當時,年收入在25億元的公司才是SAP的目標客戶,而2001年的寶島眼鏡年收入才3000萬營業額, ERP專家從業務規模認為200家的企業規模會是比較合適的體量。
回憶起三十家連鎖店上線 ERP 這件事,王智民說:“那個時候全世界都在說我是一個瘋子。”
但幸運的是,SAP也看上了中國中小企業對資訊管理上的需求,這讓寶島眼鏡搭上資訊化管理這趟快車。那一年王智民被評上了優秀CIO,SAP也把寶島眼鏡當做樣本到處宣傳——因為“這麼小的一家公司都可以用上SAP”。彼時 ,2000年到2005年正是中國資訊化的開始。
不過王智民自己的“資訊化”比2000年還要早。
13歲時,王智民被送到美國學校,大學就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並且輔修了計算機專業。2001年為了上馬ERP專案,他花了5個星期在泰國學習SAP系統,他也成為中國為數不多拿到SAP認證的一人。
2001年的王智民才剛剛30歲出頭,但將一個臺灣品牌的生命力延伸到大陸市場,取得傲人戰績的王智民彼時被媒體稱為了“寶島少帥”。或許只有年輕的少帥才會有商海征戰的這種魄力和膽識,而無成功的先例之時,突破已有經驗的行動也就很容易被大多數人理解為瘋狂之舉。
憑藉資訊化的管理系統,門店的採購、銷售、庫存資料與財務系統相互打通,寶島眼鏡在大陸的跑馬圈地更加自如了,寶島眼鏡經歷了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2000年後,我國的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城鎮化速度很快,更多農村人口進入工廠工作,佩戴一副眼鏡成為一種日常消費,可以說,整個行業都趕上是了那個“時代的紅利”。寶島眼鏡也站在這樣豐厚的土壤上把店開向了全國。王智民將那個時候成為眼鏡的1.0時代。他說:“你只要幹,該砸廣告,該請代言人就請,然後一下就變成幾十億的規模。”
在同樣的時代紅利面前,寶島眼鏡似乎更有實力。 王智民自信的說:“同行們那時也嘗試走向全國連鎖,但是走不通,因為他們不具備跨公司管理能力,沒有信息化的架構。”
化身寶島眼鏡“關鍵先生”
2012年,寶島眼鏡的市場佔有率也只有5%——6%,而眼鏡行業經歷這麼多年的發展,位於產品的製造環節帶來的附加值越來越低,而產品前的研發環節和產品後的銷售環節成為新附加值的增長點,為實現寶島眼鏡在業務上的新突破,王智民制定了“多品牌的戰略”,化身為寶島眼鏡的“關鍵先生”。
王智民多年前在採訪中說:“我曾幻想用一個品牌吃掉“36個消費單元方格”,但一個品牌將土豪、屌絲、白富美等人群一網打盡是不可能的。”2012年,他推出了“KDX”(看東西)的新品牌,定位於時尚個性群體。而王智民這次多品牌戰略可以說是這家眼鏡公司成立以來迎來的最大一次業務架構拓展。2012年底星創視界集團成立,其業務橫跨上游研發培訓、零售通路到終端的醫療服務。而星創視界旗下也從寶島眼鏡,增加到包括看東西(KDX)、米蘭米藍(MiLanno)、黑鉑匯、羅敦司得等多品牌。
“離開寶島3步算是創新,離開5步就是革命,離開10步就是背棄祖宗。”王智民用這句話來形容當時組織的內部壓力。一手掌握了技術專利的研發,一手抓住了眼鏡零售的品牌和服務,王智民試圖掌握眼鏡行業最有競爭力的兩端。
由消費端引發的星創視界的多品牌戰略如果說是被迫的,那麼2012年平臺電商化則是當時市場的不可逆的趨勢。
2010年可以說是中國電子商務爆發的前夜,傳統零售行業也嗅到這一可能帶來行業顛覆的訊號。同年,王智民再次化身“關鍵先生”成立了電商部門,但那只是分公司下屬的實驗性部門,戰略級別很低。到了2012年,電商部門被重新考慮提升至集團部門,彼此行業競爭者也同樣覺醒,平臺電商化時代開啟,大家大打價格戰,爭奪線上流量。
在2013年雙十一那天,王智民第一次體會到線上零售帶來的巨大“紅利”。當天,星創視界在雙十一平臺投入了800家店,而另外一家競爭對手鋪設了200家,結果的戰績比分是500:1,他們的線上訂單是4995個,而對手是隻有十幾單。他突然發現,線上電商是贏家全吃的局面,這和傳統線下商業邏輯中,按競爭力分攤市場份額的結果完全不同。
2012、2013年是中國電商零售的崛起的幾年,也是星創視界的關鍵年份。智民說,到2012年時候,已經能感受到中國經濟馬上進入大規模變化了。但在趨勢面前,時間上一點點的落後,都可能錯失關鍵的機遇期。
此後一路走來的結果還是斐然的。資料顯示,2016——2018年,寶島眼鏡連續三年在天貓雙十一業績均為行業類目第一名,但是,也許僅僅是晚了一年或半年, 王智民還是有些懊悔地說:“到2012年並沒有注意傳統零售也會遭遇到電商和網際網路的打擊,假設我們的電商部門是2010年成立的話,轉型的過程可能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他也將這次覺醒不夠早的電商零售稱之為眼鏡行業的2.0。
重釋“眼鏡行業”的新故事
時間指標來到2018年,大資料、人工智慧、5G等技術正在對各個產業重新賦能,這對一家“賣眼鏡”的企業意味著什麼?
王智民最近幾年一直在思考“眼鏡行業的下一個方向是什麼”。2013至2016年,他開始拼命去北京參加各種論壇,行業大大小小的論壇他跑了個遍,並在全世界請教視光學專家,想要重新看清手上這份關於“眼睛”的事業。
最終他想通了: 眼鏡這個行業的本質是關於眼視光,眼視光的本質是醫療服務。
視光行業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1987年王智民在美學習,199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眼鏡這份事業,但在現實的商業世界裡,視光學被當做單純的眼鏡生意,其醫學服務功用逐漸在眼鏡行業慢慢被忽略。怎麼讓關於“眼睛”的行業變得更有想象空間,王智民回到“眼睛”作為醫療健康的切口。

2018年8月,寶島眼鏡在鈦媒體舉辦的2018年IT價值峰會上展示“眼底篩查服務”
支援他這一判斷的是:眼睛是人的一個健康入口,它是唯一可以直接觀察到神經和血管的器官,而任何疾病都會造成血管和神經病變,通過對眼球眼底照片的拍攝,視光師可以對個人的疾病做出判斷。因此, 視光師不僅僅能矯正視力,同時也能對人眼球進行病變的篩查和判斷。 而長久以來,眼鏡行業只做了視力矯正的簡單服務,但卻遠沒有實現在基於視光學這一學科做一些疾病病變的診斷服務。
不過,如今的醫療機構中已經提供了這樣的醫療服務,不過,一位視光師一天所能判別的照片數量十分有限,即使資歷很深的視光師來說,他也只能把十幾種疾病搞懂。也就是說, 視力篩查的效率很低,而且一次篩查診斷價格數千,難以普惠大眾。
AI和大資料技術的來臨,讓費用和效率得到了大大的降低。2016年起,王智民開始AI眼底篩查專案的嘗試,通過投喂大量的眼底照片樣本以及演算法的運算,人工智慧演算法可以完成視光師疾病診斷的同樣工作,而且是隨著樣本的資料增多,其判斷的準確性會更高。截止到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能完成十幾種常見疾病的診斷,準確性達到達到97%。
但起初2016年王智民準備上馬這個專案的時候確實困難重重,一方面由於自建研發團隊研究演算法非常燒錢,同時需要大量的醫生為龐大的資料打標籤, 當時王智民預估的成本大概在3個億,單這樣一筆巨大的預算,在公司高層是沒法通過的,因此,包括王智民成立一支3人的祕密小組,專案的摸索在小範圍的展開,經過兩次嘗試之後,還是專案被放棄。
今年3月份,王智民終於覺得這個專案迎來了曙光。他有幸的結識了一家“Airdoc”的人工智慧醫療研發公司,王智民把兩家公司的牽手看做是“如有神助”。三個月後,兩家公司就將系統全部打通,王智民關於眼鏡行業的新故事正式開始了。
過去整一年,王智民沒有停歇,他帶著技術裝置和團隊跑各種行業論壇,讓參會者現場免費體驗疾病篩查服務,他試圖告訴大家眼鏡行業是一個醫療行業,而他們不只是一家賣眼鏡的公司。
這份不像“賣眼鏡”的新事業讓王智民足夠興奮,他斷定他抓住了未來的方向——市場普遍看好人工智慧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寶島擁有的1200多家門店,也被認為是醫療服務在篩查階段非常合適的場景。 於是,今年在各種公開場合他經常穿著一件T恤衫,印有“誰說我是賣眼鏡的”字樣,希望告訴所有人,他做的已經不僅僅是“賣眼鏡”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了。
技術基因
王智民身上有很多標籤, 20多年前王智民剛來大陸闖天下的時候,他被外界稱為“寶島少帥”,創辦“KDX”時尚品牌時,百變王智民成為各大雜誌封面的“時尚先生”,而今天轉戰智慧醫療賽道,他成為積極擁抱技術變革的戰略大師。
王智民微信的個性簽名寫著:未待風滿樓,山雨已瞬間滂沱,印證著他對效率、時機的在乎,也印證著企業戰略抉擇的至關重要性。而顯然這次大膽進軍醫療賽道又到了企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時刻。
王智民說:“關於未來的5——10年很興奮,也很刺激,但同時也非常的可怕,因為有很多會技術一落地,產業未來變成什麼樣你也不知道,說不定你的第一賽道突然就沒了。” 王智民對於未來發展有些焦慮,對他來說,最大的成本是時間,如果這個事情能夠早一個月上,但是需要多花10萬塊錢我都覺得值得。 這個教訓或許是2010年電商流量爭奪戰教會王智民的。
今天王智民要用AI改造眼鏡行業,2001年他超前給企業適配ERP系統,兩者並非偶然,王智民在眼鏡行業一路貫穿的打法是:用技術改造企業。這種企業技術的基因仍然來源於王智民,赴美留學期間,他輔修的計算機專業常常讓他引以為傲,這樣的技術基因讓王智民在做企業決策時候總比同行看的更深遠。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勢能在產業中不斷被釋放和證明,王智民成為技術的篤定者。 而今天王智民堅定的走AI醫療賽道是同樣來源於他對技術的信仰。
“唯有學習”
善學者年輕。1969年出生的王智民懂得年輕人的主流時尚,熟知企業如何抓住年輕群體的消費能力。 他曾說:“中國的市場環境變化太快,老闆應該不斷的努力,多看書,只有認真學習,自己的底氣足了才能決定企業的何去何從。”
如今,在科技圈“混熟”之後,王智民為自己的企業選擇了大健康的第二賽道。知道的更多,才知道該怎麼做。善學的王智民為了這一新專案,帶領著團隊一起學,他為管理層定製了一個商學院精英班,學習週期100天。 他說:“做企業一定要做到認知升級,團隊不換人就要換腦,公司內部要做到認知同頻。”
作為1.5代的掌門人,他沒有更多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但是培養下一代的管理層已經提上他的日程。他無奈,但也明白,80、90後創業一代更懂社交和媒體,更懂年輕人中的新興的文化,而年輕的消費者對這家已有二三十年曆史的企業品牌是無感的,“作為領導者你必須去理解00後的世界”。
已經四十多歲的王智民告訴鈦媒體,他要挖掘這些年輕人出來,接過上一輩管理者手中的接力棒,讓更多年輕人帶領團隊向前奔跑,王智民只需要負責謀篇佈局、找人學習交流。
王智民早已不是曾經的寶島少帥,但他謀勢而動的準確和長遠,已煉成一個充滿企業家風範的“戰略大師”。
王智民十分討厭“只是一家賣眼鏡的公司”這個標籤。如今,他全身心殺入大健康賽道,講清這個新故事,或許還需要一個艱難的市場說服和接受,接下來的幾年,王智民還要不斷的“跑論壇”,繼續跑下去。 (文章首發鈦媒體,採訪/趙何娟、劉煒心,作者/劉煒心)
————————————————
科技世界的絕對吸引力,AI世界的絕對重塑力,從世界到個人,從健康到生態,技術到底還能改變些什麼?AI落地各個行業濺起了哪些漣漪?
12月15日上午,星創視界(寶島眼鏡)董事長兼創始人王智民將受邀參加鈦媒體 2018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在“技術原力和人類想象”主題板塊下進行演講分析,解密“AI 眼底的密碼”。
2018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即將登陸北京!
2018年12月14日-16日
鈦媒體將攜手國內外頂尖創業者、投資者和思考者
發起一場年度全球科技風暴 ——
【5000+】前沿先鋒探索,引領時代變革
【1000+】潮酷產品,顛覆生活方式
【300+】知名媒體作者,年度集結
【100+】中外頂尖創新領袖,熱議銳利話題
【100+】T-EDGE創新評選獎項,重磅出爐
……
當金錢、科技、理想得以水乳交融,
當華爾街與矽谷跨越時空來重逢,
當中國與世界不再有邊界,
給自己放三天假吧!
我們,
來談一次曠世之戀!
————————————————————
點選連結檢視本次活動【 更多劇透】
3600706.html" rel="n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未來銀行”會是什麼樣子?請你來和傳奇銀行家布萊特·金面對面
賴聲川的幕後推手、胡歌的舞臺貴人,8小時經典話劇《如夢之夢》的製作人,都是他
點選連結或掃描海報二維碼【報名】
http://www.tmtpost.com/event/t-edge/2018winter/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