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巨集:人工智慧公司需要“三維一體”
“20年前以為資訊化就是現代化,但今年現代化的定義需要改一改——現代化就是AI化、人工智慧化。” 百度 執行長李彥巨集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說,人工智慧在技術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對產業升級和經濟變革的價值越來越突出,所以人工智慧化已經是“現代化”的新內涵,“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宣稱與人工智慧沒有任何關係。”
李彥巨集認為,所謂“人工智慧企業”要做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者,要贏在起跑線上。而“人工智慧企業”要實現人工智慧思維、人工智慧能力、人工智慧倫理的“三維一體”。
所謂“人工智慧思維”是指企業必須基於萬物互聯的思維重新思考公司戰略。當下,生活中遍佈感測器,企業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如何與新技術相融合。比如網際網路提升了人與人的溝通效率,而人工智慧可以提升很多行業的效率。比如人工智在金融、醫療應用得已經很多,因為這些行業的企業意識到了通過技術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工作。還有,網際網路時代往往關注企業與軟體層面的結合,但人工智慧時代要關注軟體與硬體的結合。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可以看到它是由鐳射雷達等硬體與各種人工智慧軟體共同“加持”的結果;而且除了車輛本身,還需要城市在基礎設施層面的改造配合,實現車路協同。
所謂“人工智慧能力”是指利用人工智慧的能力,而不是發明人工智慧的能力。李彥巨集指出,目前已經有大量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世界領先的企業都對人工智慧基礎技術進行長期巨大的投入,這就意味著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要進行技術研究,“不用再發明一遍輪子”。但對企業來說,需要在深入場景根據行業特點、競爭環境強化自身的業務,開創出獨特的人工智慧應用。“企業要明白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有什麼以及能獲得什麼。”他建議,企業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優勢上,取得相關資料、相關演算法,並利用這些技術與自己的資源相結合,實現區隔於同行的人工智慧應用能力,在市場上獲得長期的優勢,“企業要具備連線技術和平臺的能力,學會從積累的有效資料中挖掘金礦”。
所謂“人工智慧倫理”是指人工智慧企業不僅在技術層面與技術結合,還要實現企業文化的人工智慧化,即貫穿人工智慧倫理的四大原則: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創新願景是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存在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自由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企業要牢記初衷,把安全倫理和廣泛的社會關懷融入到公司血液中。”
李彥巨集認為,機器不會取代人類,“每次機器革命都有大量人工被機器替代,但總有新的機會產生,包括新的崗位和新的產業。當下技術的發展水平會限制人們對未來的想象,但不會限制新的工作機會的產生。”所以他提醒,人們的工作不會被機器所取代,但不夠人工智慧化的企業會倒閉、被新一代企業所替代。
至於新一代企業什麼樣,他也給出了設想:能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是最有前途的企業,因為“人工智慧能讓社會更美好,能滲透到社會的各方面,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路徑。”
他還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應用“人臉識別”來尋找走失和被拐賣的兒童,可以大大提高匹配率。還有無人駕駛和道路協同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以上海估算,交通擁堵會產生5%的GDP損失,一名司機一年有100個小時處在交通擁堵的環境中,其中大約30%的時間在找停車位。但無人駕駛和道路協同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尤其在找停車位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上,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成熟。目前,人們就可以將車輛駕駛到目的地後離開,再讓車子自動泊車。”
李彥巨集說,人工智慧的願景是必然是讓人們更加幸福、充滿希望,所以社會各界要一起努力 抓住機會,攜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