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一對一教育開始“爆雷”?「上海理優」陷爆資金鍊斷裂風波
近日,有多位學生家長連續在微博上爆料,稱 K12 一對一教培品牌 「上海理優教育」(後簡稱理優)突然停止運營,據相關微博顯示:
“上海理優一對一教育,公司出事全線停課,員工被欠工資,幾十萬學員無法上課,費用無法退還。今天變更了法人。相關部門聯絡不上。”
從其爆料的圖文中可以獲知,理優一對一門口已經張貼了 停課停運的通知 ,內容表示:“上海理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上海淘米網路科技公司的民事起訴, 公司賬戶被司法凍結近1000萬元 , 導致我司現金流斷裂,公司現決定於10月24日起暫停營業,所有學員暫停上課。”
為此,36氪聯絡了事件相關方,嘗試覆盤這次風波的始末、線上一對一教育的模式困境。
「上海理優」風波始末
在聯絡相關家長後,36氪得到一份來自於「上海理優」內部人員釋出的長公告,其中透露的資訊有:
理優從今年 6 月開始與淘米陷入經濟糾紛,近一千萬現金賬戶被凍結,資金鍊接近斷裂,拖欠了全職老師三個月、助教及其他人兩個月的工資。
在原定承諾 10 月 22 日最後期限的放薪日之際,法人代表兼 CEO 葉茜茜失蹤,專案運營陷入癱瘓,後於 23 日法人由葉茜茜變更成李斌,家長已經開始陸續建群維權、上訪、報警、申請勞動仲裁。
相關家長告訴36氪,自己買了 300 節課程,單價 100 元左右,一次性支付了 3 萬元,現在還有 200 多節課沒有上;而據他所知,有些家長則曾 一次性支付了 5 萬元 ,最少的也在 1 萬左右,據家長們聯合估算目前 整體欠 款 在上千萬元 ; 且不少人在購課時是用了現金貸的方式,除了怕仲裁無果,更怕拉進徵信的黑名單,目前富盛分雲已經停止了1對1學員的分期付款,其他公司還未確認。
在微博相關的話題裡,也有自稱是渠道供應商的人,表示也被坑了幾十萬。 此外,在疑似理優維權群的截圖裡,有一名備註是“理優教研員”的人在和家長溝通時說道:“公司倒閉了,確定的(無法挽回)。”
36氪從另一位知情人口中獲悉,本次現金凍結的原因是與淘米科技產生糾紛,同時,上海理優本就是淘米孵化的專案,至於為何產生糾紛,知情人並未透露。但在36氪聯絡理優後,其公關負責人表示: “並不是停止運營,我們也在積極解決內部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需要時間。”
理優曾於 2015 年 12 月獲得 GGV 紀源資本百萬美元 Pre-A 輪融資、在 2017 年 4 月獲得上海中金資本的數千萬元 A 輪融資。
3 6氪聯絡了兩家機構的投資人,截止發稿前沒有迴應。
K12 一對一教育接連“爆雷”,財務模型受質疑
嚴重的是,「上海理優」並不是線上1對1教育的第一次“事故”。
在不久前的 10 月 9 日, ofollow,noindex">線上教育機構「學霸1對1」被曝陷入財務危機 。隨後其公司所處大樓物業在其門口張貼公告,“因經營不善,即日起已停止經營活動”。
同時,有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36氪:“還有一家雷,嗨課堂,可能下個月炸。”
一對一教育的模型能否成立一直還處於質疑之中,雖然由於預收費模式、現金流較好、易規模化擴大的原因,資本曾不斷加持押注一對一,但經濟模型畸形的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在新玩家不斷進入市場的背景下, 線上一對一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獲客成本(買流量、銷售等)已經近乎成交額的二分之一,師資佔三分之一,還有運營等成本居高不下 。
在高額成本外 ,大多品牌只能壓縮教研和師資的份額,出現了宣傳以清北老師為噱頭、實則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一套課程用三年、根本沒有“定製化”的問題,導致的結果教學效果差、退費高、續費低。據知情人透露,絕大多數品牌的退費率在 15% 以上,很難盈利。
但這條賽道上還有已經跑到中後期的輕輕家教、掌門1對1、猿輔導等,依然在正常運轉。 教育作為一個慢熱網際網路化的行業,規模化的速度本就比不上社交等產品,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把控教學質量,用口碑帶來轉化。
教育是個慢行業,賺不了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