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網際網路老兵想要對各位運營同事說的話
所謂特質,其實就是骨子裡面的東西。一部分包含個性、心性、天性的因素,一部分包含個人的心理素質。因為這些“特質”會決定行為,同時還會有助於激發你身上的各種潛能。這些東西需要長時間的磨礪。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經歷和出身都是不同的,比如價值觀,我們形成一個基本的判斷之後,可能一輩子都改不了。
關於運營人員的出身,這個是沒有硬性要求的。沒有所謂“XX專業畢業的,一定比XXX專業的運營做的好”這種說法。目前還沒有一個專業是和運營工作完全對口的,大學裡也沒有這門課程。

下面先給大家推薦兩本不錯的書,筆者感覺對運營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1.《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小白快速入門的不二之選。

2.《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參與感》中信出版社:作者是小米的創始人黎萬強,就小米的快速發展作為研究物件,分析其運營方式,其中如何與粉絲建立情感是核心,還涉及以新媒體運營的相關知識。

運營經驗分享的公眾號:姑婆那些事、小灶計劃、運營喵
如果說產品設計是將小孩生出來,作為父母,那產品運營就是要將小孩撫養長大,讓他成長,得到發展。現如今的營銷渠道越發多樣化,從而也導致運營分為使用者運營、社群運營、產品運營和新媒體運營等,各有特色,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運營二字上。我認為做運營一定要大膽提出你的想法,不論你是公司的新人還是已經混跡職場的老人,不要怕鬧出笑話,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才會讓你進步,一次都沒下過水的人怎麼知道海水是鹹的還是甜的。還有,多看書,任何書,哪怕是沒有營養或者被吐槽到體無完膚的書,也值得你讀一讀,總會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和你忽略的細節。當然,做運營對於資料分析的能力也有要求,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做運營,對於自己工作成果忽略,如何改進,資料中可以顯示很多東西,所以就有資料探勘的必要性,那微信運營來舉例,對於一個月的瀏覽量和所對應的推送進行比較,我們既可以得出我們的受眾人群以及要發展的潛在客戶,也可以對老客戶的喜好做到進一步的明確,從而達到客戶保留的效果。
關於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依賴經驗分享:

1. 首先,據我所知,公眾號的收入最主要大概就是靠廣告以及讚賞。
但是,無論是廣告還是讚賞,這都是需要一定大基數的粉絲量才能夠實現,只有在你的粉絲量上來了,才會有人找你去做廣告,只有當你的粉絲上來了,才會有大量的讚賞。
同時,你的文章必須同時也是要是優質的內容,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去讚賞,或者能夠讓你的放在最下面的廣告能夠讓讀者能夠從頭看到尾,然後一直看到廣告。
2. 但是公眾號畢竟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平臺,你的內容除非是被傳播或者說能夠發廣告,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這個二次傳播的量肯定也不會是很多(除非是需要轉發才能夠得到一些什麼東西的被動轉發內容例如羅一笑事件),公眾號傳播的內容是對內的,是給那些喜歡自己的人看的,這個平臺算是一個在大量粉絲積累之後,能夠給這部分人類似私密交流的環境的平臺,並不是一個全方面交流開放的一個平臺, 所以,事實上若是想要把公眾號作為一個起點去積累粉絲,其實還是一件蠻困難的一件事,因此,通過公眾號來作為起點去賺錢便是更加困難的一件事。
3. 也有例外,就是說, 你的文章的質量的確是特別優質,達到了能夠滿足使用者標榜自己、表明自己的立場、滿足使用者裝逼的需求的話,那麼,這類文章便會很容易得到大量的轉發 ,同樣的,對於熱點文也是一樣的道理。
總的來說,通過公眾號來賺錢其實還蠻困難的,但是隻要你的文章質量好,其實也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