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的命,也是命”
“中國工程師的命也是命。”一位中國工程師匿名在GitHub 996.ICU 專案下面留言。 而這句“Chinese Engineers Lives Matter”是類比美國黑人發聲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寫下的。
996.ICU是由幾個中國工程師在軟體原始碼託管服務GitHub上展開的一場對抗中國科技公司壓榨中國工程師的專案。他們希望這個專案讓全世界都能關注到中國工程師超時超高壓工作的慘狀,並希望團結起來所有中國工程師的力量來改變這樣的現狀。
在GitHub上,這些發起人這樣解釋996.ICU的含義:上班996,生病ICU,而996則指代工作朝九晚九每週工作6天。
專案網頁指出這樣超時加班,卻不支付加班工資,已經違法我國勞動保護法。
996.ICU經過了一個月的發酵,不但沒有任何停止下來的意思,反而這把火越燒越旺————除了獲得了超過15萬次的星量(類似點贊)。目前這個為中國工程師請願的專案已經在國外包括GitHub以及HackerNews上引起了大量的討論以及有了更多的實質性進展。
在HackerNews迴應關於“其他職業的人也超時工作,為什麼只有工程師值得被保護和關注“時,一位支援996.ICU的網友表示:”因為其他職業的狀況更慘,我們就該一直保持這種過度加班的慘狀?我不認為我們應該進入到這種攀比成為犧牲品的狀態。”
為什麼中國工程師總是被欺負?
2016 年開始,58同城實行全員“996”工作制,且週末加班沒有工資。公司解釋,為應對業務量高峰期。
2019年年初,有贊CEO白鴉在年會上公開宣佈996 工作制。說的時候,慷慨激昂,絲毫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帖。
2019 年 3 月,網友曝光京東開始實行分部門的996工作制。而京東管這個叫“全情投入“。而在滴滴早前做過的一個本以為有趣卻讓很多人心酸的各公司上下班時間報告裡,京東平均下班時間晚上11點16分。
除了996,網際網路公司還盛行9106、007和大小周.....
9106——早9點——晚10點,沒有周六
007——每週七天全天工作
大小周——一週上6天一週上5天
事實上,不是說被爆料的公司就比其他公司更嚴重。應該直白一點說,在中國網際網路大環境下,996成為了一種幾近於變態的常態。
年輕的工程師揹負著高額的房貸和養家壓力,敢怒不敢言,甚至最終一些年輕人成為了996墓碑下的過勞死犧牲品。
在GitHub996網頁上,組織者們單獨開闢了996.RIP板塊,用來祭奠那些去世的年輕工程師們——從被華為外派到肯亞的36歲“二胎爸爸”齊智勇,到大疆25歲相機部同事,去世的工程師一個比一個年輕,一個比一個故事讓人催淚。
但剩下的,他們的同事們,卻仍然只能默默在朋友圈祭奠一秒,之後繼續投身到無休無止的996。
“中國工程師大多是三高人群——高學歷、高收入,有些還具有高職位。 但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工程師就無法改變自己被壓榨的命運,就該命比其他國家工程師“賤”嗎?”一位已經從中國公司離職重新回到美國職場的工程師匿名對矽星人表示回想之前國內工作的這三年,感受就一個——身體不是自己的,腦子也不是。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被逼著996,實際上都在工位上玩電腦消磨時間,一點也不高效。
拿起熟悉的武器開始反抗
讓人覺得樂觀,或者說至少看到一線希望的是,一小撮工程師和律師終於看不下去,建立了996.ICU這個專案,從而希望讓工程師們的反對聲音聚在一起,為自己爭取合理的利益——停止996,抑或是退一步,保持996,但獲得依據勞動法應該獲得的加班工資。
在996.ICU的頁面上,組織者們開闢了一個名單,讓每一個超時工作沒有得到合理報酬的工程師寫下目前所在的公司以及工作時長,甚至貼上證據。 點開名單,隨便擷取一段都是耳熟能詳的那些科技公司。
此外,在另外一個表格上,那些沒有被996所壓榨的工程師也可以列上自己的公司,進行表揚。
“如果不能改變這一切,但至少可以更加公開透明,讓工程師們自由選擇。”在GitHub上,一位網友表示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意義。
此外,996.ICU的組織者們正在醞釀撰寫996.ICU開源許可證,使用這個許可證的開源軟體將禁止被996公司使用。一些國內的開源專案非常不錯,這樣下去,很可能對壓榨工程師的科技公司有一些震懾作用。不過更重要的是,得有一些更重量級的開源專案加入。甚至GitHub討論中,有人表示希望聯絡到Google這樣的大公司。
矽谷工程師加班嗎?
矽谷從來都是世界科技的中心,擁有著最快的發展步伐和創新能力。那麼,那裡的工程師也加班嗎?
加班,或者說大部分都加班。不過區別在於主動加班。
“其實回到矽谷,我下班回家也會花不少時間乾和工作相關的事情,但都是主動和自願的,效率也更高。除了加班外,美國工程師還會花大量個人時間,主動去上很多課學習最新技術,進行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而這樣的努力,是可以得到明確回報的——無論升職還是加薪,甚至跳槽的時候,這些新學會的技能都能給自己加分不少。而公司相對比單純鼓勵員工加班加點,也同時鼓勵員工學習新技能——這樣也有利於公司產品的創新和提升,從而形成良性迴圈。”那位從國內回到矽谷工作的工程師表示。
或者換句話說,在美國,工程師是不是加班是個人的職業和人生選擇。你想過普通人的人生,你可以955;你想繼續向上走,想有更多的回報,你也可以自願花費更多的時間——但是以不犧牲自己身體健康的前提進行的。
如果一切加班都成了被迫的,工程師就真的只能是程式設計的機器,超負荷地運轉,失去了更多的創造力。
除了討論通過職場上升空間外,工程師們也把工作生活的平衡作為自己選擇公司的一項指標。而和中國科技公司相反的是,矽谷的科技公司也大多通過標榜自己提倡工作生活平衡來吸引更多精英人才的加入。
不知道為什麼在中國職場文化下講工作生活平衡都覺得是種羞恥。在知乎上關於矽谷工程師為什麼不回國的討論下,矽谷工程師大多表達了這樣的想法。
一位Google位於西雅圖的工程師表示:在美國,work-life balance是一件可以公開說的事,每個軟體工程師都會根據分配的任務計算壓力值,每個人壓力值都不能超過既定閾值。公司根本不鼓勵加班,且入職訓練時就有一項是業餘時間不要給別人發郵件。如果是在八小時之外加班(on call)會獲得三倍工資。
萬里長征第一步
996.ICU已經上線一段時間,除了引發全球大量關注外,也讓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在專案裡被點名的公司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但恐怕,並不是工程師們內心所期望的那種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