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3 DPReview測評結論
X-T3自推出以來就廣受各方好評,一起來看看DPReview怎麼說。
編輯老溼們喜歡的:
·出色的靜態畫質
·10-bit 4K內錄非常棒棒
·主要引數交由轉盤控制,操作性極強
·強悍的自動對焦,自定義化程度高,速度快
·高速連拍快取大
·視訊和照片拍攝是兩組單獨的設定,互不干涉
·不錯的電池續航(並不拔尖)
·還算有效的人眼識別(不過無法與索尼的眼控對焦媲美)
·內建的各種濾鏡是懶人的福音,非常好看,沒有了調色的煩惱
·10-bit Log畫質畫質極佳(在60fps下依舊出色)
·有話筒和耳機介面
·藍芽讓連線手機變得更容易
·清晰的電子 取景器
·兩軸翻轉屏實用性強
·USB充電功能非常方便
編輯老溼們不喜歡的:
·高感控噪能力相比前代產品有所退步
·拍攝60p和50p視訊的時候有一些裁切
·某些XF系統鏡頭不能發揮X-T3對焦系統的全部實力
·在預設模式下實時取景很快就變慢、變暗了(猜測是為了省電)
·如果要拍攝好的視訊素材,腳架和穩定器是必要的(X-T3沒有機身防抖,部分高階XF鏡頭沒有防抖)
·沒辦法快速開啟人臉識別
·在視訊拍攝中沒有人臉追蹤功能
總體結論
富士X-T3幾乎可以說是市面上最好的混合相機(照片/視訊)。更貴的全畫幅相機有更好的照片畫質和機身防抖系統(對於視訊拍攝比較友好),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在畫質和視訊拍攝能力上取得如此出色的平衡。
X-T系列以轉盤為主的操控設計廣受好評,這種設計在拍攝視訊的時候也很好用,但是我們建議拍攝視訊的時候啟用“靜音操作”模式。X-T3可以分別記憶照片和視訊的曝光引數,贊。
歷代的富士機身都有著非常好的直出色彩,X-T3也是如此,直出非常吸引人,而且呢,這次在視訊和對焦上還有著巨大的進步。
缺點還是有的,自動對焦系統並不是那麼傻瓜,還是需要花點時間定製的,人倆識別在畫面中出現多個人物的時候會蒙圈,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而言,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用定焦鏡頭拍攝視訊素材,那X-H1的機身防抖可能對於那部分使用者而言更好。
富士給我們最喜歡的,低於2000美刀的相機帶來了非常強而有力的升級,專注於照片拍攝的X-T2使用者不用方,如果不是那麼在意對焦的話,沒有太大的升級必要。對於不追求全畫幅的潛在買家而言,X-T3無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編輯老溼們的看法
Wenmei Hill:
富士相機給我的優秀體驗是無法量化的,非常舒服。這次的改進直擊痛點,大讚。配合自家的XF 90mm F2鏡頭,可以拍出驚豔的人像照片。面對多個人物的時候,關閉人臉識別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Carey Rose:
X-T3或將成為新一代的APS-C標杆,水桶級的綜合實力在富士家是從來沒有過的。相當有設計感的機身加上強悍的效能,富士向我們證明形式和功能可以和諧共存,互不衝突。
對比別家競品:
索尼A6500:另外一臺效能彪悍的APS-C無反相機,在對焦上可謂是旗鼓相當(不過在人眼追蹤上似乎是索尼的眼控對焦更勝一籌),不過在操作、視訊和人機工學上,富士都要更為優秀。
尼康D500:高階單反相機依舊是運動拍攝的首選,不過對於其他的攝影題材而言,D500似乎都打不過X-T3,富士尺寸更小,解析度更高,直出色彩好,視訊領先了一代。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而言,選擇富士似乎是更為靠譜的選擇。
索尼A7III:凶殘的全畫幅競品,全畫幅的畫質,而且還有機身防抖。富士的使用體驗更佳,10-bit視訊也略勝一籌,然而索尼的對焦可不是吃素的,照片畫質毫無疑問也是索尼更好。雙方各有勝負,具體怎麼選還是得看個人喜好。
松下GH5\GH5S:松下的視訊功能無疑更為強大,在松下這裡,富士佔不到什麼便宜。照片拍攝的話,感測器更大的富士是贏家。
結論:機身防抖的缺席稍微有些遺憾,但是考慮到只有這麼大隻,忍了!除此以外X-T3幾乎能做任何事,前所未有的全能型富士產品,買買買!
適合:幾乎所有的攝影\攝像題材
不適合:極為嚴肅的運動攝影
Via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DPReview
:轉載需註明“出處”和“連結”兩者。出處連結:相機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