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會拯救三星嗎?
對於三星來說,2018年過的並不好。
作為2019年首推的旗艦,三星s9維持了前代的設計,僅做了一些細節更改和常規硬體升級。而在s8的保有量非常大的情況下,不大的變化很難吸引使用者升級。剛剛推出的Note9甚至部分外觀在Note8上有所退步,首發之後銷量寥寥,反而激起了Note8的銷量。
三星也很無奈,雖然市場表現平平,但這是早已決定好的計劃。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近年以來三星都是2年做一次比較大的更新。從s4到s5的全塑料、s6到s7的曲面屏、s8到s9的全視曲面屏,步調分明,對於三星這種巨大銷量的企業,顯然不可能中途變卦。
不過,在一波又一波自s9的銷量低和三星藥丸的轟炸下,三星還是在採訪中被迫“自曝”了一些三星未來的計劃,從採訪內容和一些洩露出的資料中,三星的明年的手機走向漸漸明朗。
摺疊曲面,有產業鏈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作為手機界中唯一一個有完整產業鏈的公司,三星可以說是為所欲為了。
完整的產業鏈,除了讓三星在供貨上不會遇到困難之外,還給了三星更多手機制作的自由,比如曲面屏,比如AMOLED,比如獵戶座。在s9的失敗之後,三星對外界的質疑聲給出的答案是:摺疊屏。
在三星移動部門總裁高東接受CNBC採訪時,透露了這一訊息。三星在深度調研和消費者調查之後,認為摺疊屏會有較大的市場。高東表示,“三星是時候交付”這款可摺疊裝置了,但他並沒有透露這款摺疊裝置的詳細資訊。不過從最近三星的動向來看,三星正在專注研究如何將一款摺疊手機的體驗和平板電腦做區分。
上一次三星做這麼大膽的決定還是在Note7失利之後,s8的突破讓三星重新回到了市場第一。s8的成功靠的是屏佔比的提高,額頭和下巴的縮小,機身的收窄和整體的精緻化。但摺疊屏不同,由於其摺疊性,整個介面和操作邏輯擴充套件至三維,而不僅僅侷限於原有的二維,這對三星的產品經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諷刺的是,三星雖然對硬體有絕對的掌控,軟體和系統體驗卻一塌糊塗。三星在採訪中提到的,“和平板電腦體驗區別開來”的原因在於三星想,“摺疊屏展開之後和平板電腦相比有什麼優勢呢?”,“如果展開之後和平板電腦體驗一致,那麼消費者為什麼會購買這款手機呢?”,“因此,可摺疊螢幕手機的每一個功能,每一項創新,對於消費者而言都要有意義”。但三星能否在系統上帶給使用者不一樣的體驗呢?如同Note和s系列截然不同的體驗一樣呢?這都要打個問號,因為手機最終都會歸結為實用,需要消費者接受,而不是炫技。
除了系統上針對摺疊屏的優化,軟體也需要開發者針對性適配,先不談是否和能不能適配,就算適配好了也有可能像3D Touch一樣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除了軟體系統方面的挑戰,硬體上也很令人擔憂。摺疊屏也是有壽命的,更別提其他的機身元件,如何設計的合理,降低摺疊時的物理損傷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還是一個問號。假如解決了摺疊的損耗,還有成本和量產問題等著三星,並不是有全套產業鏈就一帆風順的。
三星倒是信心滿滿,高東在採訪中表示,三星可能在11月舊金山舉行的“三星開發者”大會上正式釋出這款可摺疊螢幕的手機。
“這款手機的開發過程非常複雜,”高東也承認,“但三星已接近完成。”
蘋果和競爭對手怎麼做?
三星折騰自家的獨門絕技,明顯也不可能外賣給其他廠商,不可能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蘋果有錢,可以讓三星“屈服一部分”。但其他各大廠商只能想辦法,從蘋果和三星的夾擊中解脫出來。
截至本文出稿時,蘋果釋出會並未召開,但從洩露的資訊來看,蘋果統一了新一代iPhone的設計語言。可能釋出的三款iPhone有兩款是繼承iPhone X的硬體,另一款則為”廉價版"。使用LCD降低成本,用雙卡雙待和“更低”的售價網路一些剛需使用者。即使消費者和手機界對iPhone X的設計頗有微詞,但蘋果依舊不為所動的賣機器,還穩紮穩打的推出了下一代。
從蘋果的這個舉動來看,短期內屏下指紋和屏下攝像頭將不能普及,從大規模量產的角度去考慮,缺口屏是“最好”的方案。
其他的廠商都沒有蘋果和三星的整合能力和市場魄力,分流成了機械派和缺口派。
劉海不提,雖然跟隨蘋果設計對一些公司來說是十分不快的,但目前這是一個比較妥協的方案。在經過一年的發展後,潮流逐漸變成了小劉海、水滴屏、美人尖。但由於無法付出成本縮小下巴,外形十分別扭。這些拙劣的模仿者並沒有粘性,一旦有更好解決方案,馬上會被拋棄。
機械是通過某種方式,將螢幕擴大後剔除前面板的元件放置在滑動結構中。由於是機械結構,和一體式機身相比,會多出更多的耐用性、品控問題,三星和蘋果都沒有選擇這樣的方案。和缺口派一樣,也只是權宜之計。
沒有產業鏈,這些公司只能被動挨打。為了少捱打,他們也在發展自己擅長的領域:小米的米家、華為的麒麟、錘子和一加的系統、OV的線下掌控。
和三星摺疊屏的開發目的一樣,只不過主體變成了公司。如果消費者感覺不到你的品牌帶來的意義和價值,自然會被市場拋棄。
除了軟硬體之外的
其實單純討論軟硬體意義不大,第一是因為摺疊屏手機並沒有正式釋出,第二是因為它是一個完全全新的創新,甚至堪比第一代iPhone ,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但有些東西是可以下定論的,比如市場策略還有營銷。
三星在中國的市場策略是失敗的,它已經不懂現在的中國。跟進的太慢讓三星在很多消費者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非常致命,短時間內,三星在中國可能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除非推倒重來,但印度市場不一樣。
印度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在調查機構的調研中,三星和小米並駕齊驅,拿到了60%以上的份額。和小米一樣在印度建立了工廠。
實力差距巨大但能保持相似的份額,小米靠的是其複製在中國的營銷和市場策略,和中國市場類似,印度市場對中端價格的手機需求量非常大。三星也吸取到了中國市場的教訓,適時推出了新款中端手機,配置夠,電池大,也在印度市場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軟硬體是構成手機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銷和市場策略卻決定是否能將自己的優勢傳播給顧客。印度人喜歡板球運動,三星就和板球相關簽訂了贊助協議。他們也學習中國的品牌,針對性網路營銷,瞄準印度青年消費者。三星還準備推出全新的子品牌,改變自己的固有印象。
三星已經在求變,是否能重新挽回敗勢,只有未來幾個季度調研機構的資料才能告訴我們了。對於別的廠商來說,一個甦醒的巨人是恐怖的。更可怕的是,如果在印度成功,三星可能將印度的經驗複製回中國。
即將釋出的A9就是一款這樣的產品,它使用中規格的驍龍710處理器,並首次使用了四攝設計。依靠三星長久的相機優化經驗,雖然比不了自家的旗艦機,但仍然能和中低端價位的手機掰掰手腕。
雖然三星在中國優勢不再,但很多評測機構做旗艦機對比時,三星依然是對比物件。雖然Note9並不驚豔,但它依然代表了Android手機中最高的硬體水準。摺疊屏是次世代的,自從iPhone 1以來,已經很久沒有能改變世代的手機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