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輕鬆破百萬臺的天貓精靈贏面在哪?

天貓精靈,從單品到家族完善,從大眾智慧音箱市場到細分領域的佈局,逐步佔領智慧家居中控和人群。
先看幾組資料:
2017年7月5日,天貓精靈X1正式釋出;
2017年7月預售期間,銷量37秒破萬、5天破30萬;
2017年11月11日,天貓精靈X1銷量達到100萬臺;
2017年第四季度期間,天貓精靈X1銷量突破200萬臺;
2018年5月27日,官方公佈天貓精靈總銷量超過300萬臺;
2018年前6個月,天貓精靈連續兩個季度佔據國內智慧音箱銷量的冠軍寶座;
2018年7月5日,全渠道累計銷量超500萬臺。
且不說500萬臺的銷量,只拿出100萬臺的銷量來說,就已經讓國內一眾智慧音箱廠商望眼欲穿,更不要說500萬+、日均15105臺的銷量了(截止2018年7月5日)。
銷量輕鬆破百萬臺的天貓精靈贏面在哪?
眾所周知,2017年智慧音箱爆發後,除了傳統智慧音箱企業,谷歌、亞馬遜、阿里等國內外網際網路大佬相繼入局,開創了一個智慧音箱百花爭豔的局面。
但是隨著市場的優勝劣汰法則,智慧音箱產品佈局開始逐漸形成,差異化定製、千人千面、語音操控等功能成為各大產商主推的熱點。
那麼,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戰場”中,天貓精靈為何能脫穎而出,撐起了中國智慧音箱市場的銷量?
銷量好並不全因賣的便宜 還因是好產品
不知情的人可能會說,天貓精靈之所以銷量那麼好,就是因為賣的“便宜”!
對於這樣的回答,想反問,不管有用與沒用、不管產品好與壞,只要便宜,大家就會買嗎?
當然不是這樣。
消費升級這個詞放在前幾年很可能是品牌喊出來的口號,而放在現在,已然成為事實;而這個事實說明人們消費水平提高,有財力追求更好更貴的產品。
天貓精靈方糖擁有時尚外觀以及實用功能
這或許意味著,在消費升級後,使用者對於產品選擇會變得更加挑剔,不是好產品,再便宜也不一定會買。
所以說,天貓精靈之所以銷量如此之好,並不說說因為簡單的“便宜”兩個字。反之,百萬量級銷量可以說明天貓精靈是是一款能解決使用者痛點的好產品。
強大產品競爭力讓天貓精靈沒在怕
天貓精靈從出生到現在遇到了很多競爭對手:(因為亞馬遜與谷歌智慧音箱並未在國內上市,所以暫且不放入本次討論中)
2017年6月,Rokid推出Pebble智慧音箱;同月,喜馬拉雅的小雅AI音箱憑藉其豐富的內容連線殺入市場;7月,聯想SmartCast+智慧音箱上市;緊隨其後,小米推出智慧音箱小愛同學......
智慧音箱市場似戰場
除此之外,還有叮咚、渡鴉ravenH、DOSS小度、騰訊智慧音箱、酷狗、小豹等等產品。國內智慧音箱行業儼然成為拼刺刀的戰場,這說明天貓精靈能夠從戰場圍剿中殺出重圍,產品競爭力必須足夠強大。
智慧音箱誕生,是在傳統音箱基礎上增加了智慧化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技術上具備WiFi連線功能,且可進行語音互動;二、功能上可提供音樂、有聲讀物等內容服務、三、提供資訊查詢、外賣等網際網路服務,四、場景化智慧家居控制能力。
天貓精靈方糖擁有出色的功能體驗
而在這些方面,天貓精靈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首先阿里達摩院人工智慧實驗室可以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以及龐大資料庫提供的準確分析。
其次阿里有電商、組織架構上,有自上而下的財力和人力的支援,並且還擁有極其龐大的供應商群體,可以為其“連結”更多智慧家居及周邊產品。
所以說,天貓精靈在智慧音箱的本質功能上,做的全面而又出色。
天貓精靈從後發先至到先發制人
當其他智慧音箱廠商或許還在為生計而愁苦之時,天貓精靈迅速進行它的全面佈局,優化設計自身產品,完善自家產品矩陣。
10月20日,阿里又帶來了全新配色的天貓精靈方糖魔巖灰,方糖魔巖灰是迴歸到了一種貼近自然岩石的灰色,精緻又質樸,能夠無縫融入家居環境,視覺上你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頂部三枚橙色按鍵的點綴下,使其又泛出年輕的時尚元素。
天貓精靈訪談擁有眾多智慧“夥伴”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天貓精靈方糖還帶來了套裝組合,包括天貓精靈方糖、智慧插座和智慧燈泡,在10月20日-11月10日期間預付定金20元,可在11月11日當天翻倍並以89元的價格入手。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 【點選搶購天貓精靈方糖套裝】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阿里先後釋出了天貓精靈M1、AliGenie 2.0、天貓精靈方糖、天貓精靈魔盒、兒童智慧音箱等智慧產品,如此之快的佈局速度,著實讓大家看到了阿里讓AI觸手可及的決心,也讓其佔據先機。
總結
銷量輕鬆破百萬臺的天貓精靈主要贏在三個方面:
好產品用低門檻佔領市場:天貓精靈本身是一款出色的智慧音箱產品,但是卻能以較低的門檻讓智慧音箱輕鬆進入人們的生活。
對使用者全面覆蓋:天貓精靈現擁有完善的產品矩陣以及全面的內容服務,使其覆蓋到了“大眾群體”。
佔領家居中控並保持開放:智慧家居時代已至,天貓精靈實現對更多智慧家居產品的控制,並且始終保持開放。目前已經有300+品牌支援,超過7000萬可連線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