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裡的大智慧 ,雲停創新解決縣域停車難
近幾年,持續上漲的汽車保有量、城市車位缺口日益加大以及泊位利用率低,“停車難”幾乎成了國內多數城市的通病。據公安部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9億輛,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載客汽車和微型載客汽車(私家車)保有量達1.8億輛。而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國內的停車泊位缺口估計超5000萬個。
為解決這一難題,自2014年以來,城市級的智慧道路臨時停車管理系統專案建設、運營數量迅速增長,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持續克服存在的各種問題,充分發揮良好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基礎、停車需求強烈、“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市場活躍度高的區域特點,促使城市智慧道路臨時停車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其中深圳的智慧路邊停車管理資訊系統,首先實現了道路臨時停車的綜合一體化資訊管理,成為全國的標杆。
而對於縣級行政區而言,智慧道路臨時停車能否順利開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一些縣級行政區在解決道路臨時停車這一難題上,也開始學習大城市應用案例,運用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實施智慧停車。
在這些已經運營的縣域智慧道路臨時停車專案中,其智慧化水平實現方面存在著較大差別。從技術層面,大部分地區使用智慧化水平較低的單一手持終端裝置,其在收費精準度方面也不符合時代的發展;一些地區採用地磁+手持終端裝置,這就大大提高了收費精準度問題,最大限度減少了費用異議問題,其中湖南常德市石門縣實施效果已經比較突出。
據瞭解,從2018年4月份,石門縣啟動了2000多個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的智慧管理系統的建設和運營。該智慧管理系統執行以來,道路上的交通狀況和停車秩序有很大的改善,有效緩解了縣城區“停車難、行車難”的問題,也避免了“老賴式”停車,提高了縣城區道路通行能力及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的使用效率,並得到了駕駛員、門店店主以及廣大市民的肯定。
記者通過走訪、分析比較,發現石門縣實施效果突出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各部門聯合保障。城市道路臨時停車涉及發改、規劃、公安、城管等多個部門,由於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業主單位石門城投協調能力較強,規劃、建設、宣傳、運營過程中許多問題都及時解決。二是宣傳到位。為保障專案的順利實施,石門縣創新宣傳模式,打出系列宣傳組合拳,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和媒介渠道,分階段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通過新聞通氣會、官方網站、各大報刊、交通廣播電臺、地方電視臺等宣傳平臺,與媒體聯動,全方位多方式的讓石門縣市民對智慧道路臨時停車收費標準及停車繳費操作流程有了充分的瞭解。同時,在一個月的免費停車體驗期裡,業主單位石門城投組織現場停車體驗、系統操作演示、現場解答疑問、現場接受採訪等,讓社會和市民充分了解石門縣道路停車智慧管理運營專案開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爭取到了新聞媒體和廣大市民對專案的理解支援。
三是因地制宜、量身定製。建設、運營服務商北京雲停作為國內城市級別智慧道路臨時停車運營專案最多的企業,根據石門縣實際情況研發了一套針對性強的智慧道路臨時停車管理系統,同時派出運營指導、保障團隊,配合石門城投實施了創新的後付費收費模式。
據瞭解,目前大部分縣域道路臨時停車運營專案的收費模式,基本上是靠人工預收費,預收現金或通過電子支付平臺預收,這種模式未能充分體現智慧化和高度人性化;同時由於車輛實際停放時間產生的停車費用經常高於駕駛員預繳費用,進而產生了大量欠費記錄,亦會帶來大量欠逃費難追繳的問題。
石門縣則創新實行後付費模式,即駕駛員停進來後,無需預先繳納停車費用;車開走時,駕駛員可以在溜溜停車app上通過輸入車牌號查詢停放時間及費用等資訊,並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如微信、支付寶等進行自助繳費,很大程度地提升了駕駛員的停車體驗。同時,還實現完善的追繳機制,如果駕駛員駛離車位後沒有進行繳費,石門智慧停車系統將記錄在案,駕駛員下次停車時,則需先完成補繳,有效地解決了欠費追繳難題。
因特大型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行政區等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情況不同,要根據其實際情況實施智慧停車專案,不但要求建設、運營服務商具有持續的開發能力,還要有強大運維保障能力;通過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停車,為城市停車帶來全新的管理及模式變革。對城市而言,智慧停車也是城市發展智慧交通的切入點,有助於城市解決發展中面臨的交通擁堵、基礎設施不足、資源緊缺等重大民生問題,加快其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